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被後世之人評價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就是這麼一位“完人”,他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領兵定太平。更重要的是,他一生閱人無數,在“識人察人”方面有著獨特的建樹。
門生李鴻章跟了曾國藩多年,他有一天向曾國藩求教,問他未來該怎麼為人處世。曾國藩只說了這麼四個字——一直做官。
後來,李鴻章真的為官一生,在名利場上混得風生水起。
不過,最讓李鴻章敬佩的,是曾國藩跟他說的一番話。
有一天,李鴻章問曾國藩,該如何做到“識人”呢?
曾國藩回應道:“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風波看腳筋。若要看條理,全在語言中。”
李鴻章聽到這番話後,大喜,便背了下來,可還是不理解當中的含義。而曾國藩也沒說什麼,只讓他好好去領悟。
其實,一個人的福氣如何,人品怎樣,全都體現在他的言語和外貌當中。所謂“相由心生,言由心表”就是這個道理。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
西方哲學家西塞羅曾說,面容是心之肖像,眼睛是其傳導者。
在觀察一個人之前,我們首先要看他的“眼睛”。一個人的眼睛,往往是一扇通往人之內心世界的大門。
你到學校去觀察學生,他們的眼神很單純,就像是沒有受過沾染的黑水晶一般。而你在職場中觀察身邊人,你會發現,他們的眼睛特別複雜,令人捉摸不透。
一般來說,眼睛透著光亮,炯炯有神的人,他們的精神氣概很不錯,也有著一定的威嚴。像這樣的人,終究不是池中之物。
而那些眼神飄忽不定的人,他們要不就是自卑之人 ,要不就是動壞念頭的小人。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眼神飄忽,證明他會說謊。
談到“鼻子”,我們要有這麼一個觀念,這是“五官”的中心,等同於五嶽的中嶽,唯有高聳入雲,才能聚天地之靈氣。因此,鼻樑高挺,鼻子較大的人,一般都是有福之人。
鼻子下面的嘴唇,這沒什麼好說,對於男人來說,嘴巴要大,嘴唇要厚,這才能鯨吞四方。男兒有志闖南北,男兒嘴大吃四方,就是這個道理。
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
古時候,儒家亞聖孟子曾有言:“吾善養吾之浩然之氣。”
浩然之氣,是孟子所崇尚的天道之氣。何為浩然之氣呢?那就是一個人的正氣。也就是說,唯有剛正不阿,內心光明的人,才有浩然之氣。
在三國時期,關羽一出場,便給人一種壓迫感和剛正感。他一生光明磊落,從不做任何違背忠義之事兒。可以說,他的“浩然之氣”是十足的。
諸葛亮一生為了蜀漢而奮鬥,一生為了復興漢室而嘔心瀝血。可以說,他就是“正氣”的化身。
因此,關羽和諸葛亮才會被後人一直流傳,甚至關羽被尊稱為“武聖人”,孔明被稱之為歷代賢臣的榜樣。
可以說,一個人的精神氣,一個人的氣概,將決定了他一生的上限。
有些人一生斤斤計較,而且還做一些“見不得人”的事兒。那這樣宵小之人,他們根本無法擁有功名和富貴。
而有些人一生堅守正義,堅守做人的品德,就像是玻璃大王曹德旺一般。那這樣的人,終究會被後人銘記,同時也成就了自己的事業。
做人,不能心存任何的歪心思,也不能有任何的不軌念頭。要知道,正氣才能長存,而邪氣,只能讓人疾病纏身。
若要看條理,全在語言中
有一位當HR的朋友說過,在面試新人的時候,不僅要看他的學歷和經歷,還需要看他的整體形象,更需要聽他的語言邏輯。
也就是說,面試官在考察一個人的時候,只看三點,首先是檔案上的資料,其次是現場的整體形象,最後是這個人的言行舉止。
言語,往往能夠反映出這個人的心境和邏輯。
一個人邏輯縝密,隨時可以引經據典,那他絕對是文化修養不錯,內心不緊張,而且能談笑自若的人。
一個人驚慌失措,而且毫無邏輯,說話吞吞吐吐,那他絕對是沒有自信,也不能駕馭場面,缺乏一定能力的新人,還需要好好地歷練。
參加過商業會議,或者經常去談生意的人,應該會特別清楚,對方對你的態度,往往體現在言語當中。也許別人一個“嗯”字,就足以否決了你的全部。
對此,相信很多人會說,自己不懂得說話,也不懂得為人處世,那該怎麼辦呢?最好的做法,就是“沉默”。
無論在什麼時候,要想躲避別人的觀察,只需要做到沉默就好。因為沉默,往往是對別人最好的偽裝和反擊。
看透一個人,終究需要結合多方面來觀察。這一點,唯有多去社會磨練,才能明白當中的真諦。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