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滄州舊城中,有一個名震天下的大型金屬文物“鎮海吼”,它也被國人親切地叫做“滄州鐵獅子”。鐵獅子傲立華北一千多年,飽經風雪依舊長達6.3米,寬近3米,通高5.4米,殘重竟達32噸。
這樣一個大傢伙,常常是伴隨一代又一代滄州人一生的記憶。許多滄州人哪怕少小離家,定居遠地,忘卻了許多人和事,但這頭大獅子卻會始終銘刻在他心間。這隻威武雄壯的大鐵獅子,揹負蓮花座,昂首怒目,張開巨口,彷彿聽得見這穿透千年的巨吼......
然而,在近代地方官府1次維修和現代專家4次維修後,千歲高齡的滄州鐵獅子,卻四肢鏽蝕開裂,周身存在崩解的風險。談及此事,關心鐵獅子命運的滄州人,大多扼腕嘆息,感慨為何幾次維修下來,竟讓鐵獅子變成了一隻“病獅子”、“鏽獅子”?
滄州鐵獅子何人所鑄?迄今1068年
這樣的一個龐然巨物,傲立滄州千餘年,究竟是誰人的“大手筆”?明朝萬曆年間的滄州縣誌這樣記載道:
“周世宗北征契丹駐蹕滄州,有罪人善治,輸金鑄獅,鎮城贖罪。高一丈七尺,長一丈六尺。”
按照這一說法,是後周世宗柴榮率兵北伐的時候,在滄州歇營,有罪之人出錢鑄造了這尊巨形鐵獅,以示悔罪。
此後清朝地方文獻也對這尊大鐵獅子有記載,不過語焉不詳,反倒是1933年版本的民國滄州縣誌,給出了更多詳細的資訊。
這一版的縣誌記載,鐵獅位於滄州舊城內開元寺門前,高一丈七尺,長一丈六尺,揹負巨盆。還記載獅頭和脖子處有銘文曰“獅子王”。
在鐵獅的脖子右邊,還刻有“大周廣順三年鑄”字樣。在鐵獅的左腹還有銘文“山東李雲造”。爬到獅背上的“大盆”裡面,還有一處銘文“竇田 郭寶玉”。
大周即是我們通稱的後周政權,廣順三年即是公元953年。據此算來鐵獅子距今已經1068年了。那位山東李雲可能是捐資之人,也可能是獅身的鑄造者,而竇田和郭寶玉,則可能是鐵獅背部巨盆的鑄造者。
民國還有考據家反駁了周世宗柴榮時期罪人鑄造的說法。因為按照鐵獅身上的銘文,953年的時候還是後周開國皇帝郭威在朝,即便是柴榮在外帶兵,他本身並不崇佛,不大可能讓犯罪之人出錢造這樣一個巨物。更何況,周世宗柴榮北伐是959年的事情,和獅身銘文所刻的鑄造時間不相符。
滄州鐵獅子位於滄州舊城區,最早立在開元寺門前,而開元寺現在早已不知蹤跡。民國考據家認為,按照獅子最初被鑄成所立之地分析,很可能是那位山東李雲,捐資為開元寺所鑄,和周世宗柴榮沒什麼關係。
到了清朝初年,有史料記載,康熙年間忽起狂風,將滄州鐵獅子吹倒。直到晚清光緒年間,才被人扶起來。此時的鐵獅子獅頭、口部和腹部以及尾部都有損毀。
1893年的這一次維修,是有史記載以來,對滄州鐵獅子的第一次官方維修。當地官府將倒地多年的鐵獅子扶起來後,壘砌磚塊墊在獅子腹部,而後在獅身內再壘砌條石,將獅頭和蓮花座狀的巨盆撐起。這一次的維修之後,半個多世紀無人再過問鐵獅子。
1957年,專家組第1次維修:蓋涼亭擋雨
1957年,對於這尊千年鐵獅子的保護工作被提上了議事日程。當時的鐵獅子,雖然依舊傲立華北,但鏽蝕狀況頗為嚴重。為了延長這個珍貴文物的壽命,讓我們的子孫後代也能一睹風采,必須對文物進行保護性修繕。
有專家分析以後認為,鐵獅子周身鏽蝕嚴重,主要是因為毫無遮擋,被雨淋日曬所致。針對這一專家建議,滄州方面決定修造一座亭子,給鐵獅子避雨。
1957年,當時的維修工程負責人羅秀峰同志回憶:施工隊首先用磚牆鐵獅子腹部墊起來,用以承重。而後分別將鐵獅子四足之下的土挖空,澆築混凝土。最終滄州鐵獅子就變為立在了一大塊混泥土層上,為鐵獅子專門設計的八角亭也就在混凝土地面拔地而起了。
除此之外,施工隊伍還聯絡了附近有名的鋼鐵廠老師傅,為滄州鐵獅子鑄造了一些部件用來修補缺口。
這一次的保護工程,後來卻飽受爭議,因為亭子的修造不但沒有減緩水汽對鐵獅子的腐蝕速度,反而大大加快的這一程序。為什麼這麼說呢?
原來鐵獅所在的地方比較低窪,八角亭子建好以後,在滄州鐵獅子底部不斷蒸騰的水汽,反倒被亭子阻滯,遲遲無法揮發。原本沒有亭子,不管是是風吹還是日曬,獅子身上的水汽都能很快揮散,但是因為這座亭子,反倒使得獅子長期處於潮溼環境中,大大加速了鏽蝕程序。
除了帶來水汽積聚的問題,亭子其實還會影響文物本身的美觀。因為當時經費所限,亭子幾乎和滄州鐵獅子等高,亭柱緊貼獅身,不像是亭子裡站著只獅子,倒像是獅子頭上扣著一座窄小的亭子。
慕名而來的遊客,既不能看到鐵獅子的完整姿態,也不覺得鐵獅子外面附屬的建築看著協調。
到了七十年代時,滄州鐵獅子身上的許多銘文都已經無法辨認。1975年,人們不得不將亭子拆除,文管所的專家總結經驗教訓時,坦承道:
“自1957年開始的保護工程,我們是好心辦了壞事。”
1982年,專家組第2次維修:吊裝至高處
雖然亭子被拆了,但是鐵獅子所處的地方潮溼,卻是一個事實。狂降暴雨的時節,洪水水位一度淹沒了鐵獅子的腹部。因此,將I鐵獅子轉移到高處安置,勢在必行。
1979年,滄州方面向河北省文物局提交了有關計劃,決心將鐵獅子從原址吊裝至旁邊8米遠的一處臺基之上。此處地勢更高,可以保證發大水時,鐵獅子不再被水淹沒。
吊裝工作前夕,專家組首先對滄州鐵獅子周邊方圓300多平方米進行了發掘,出土了120多件與之相關的文物。有了兩個意外的發現:
- 在鐵獅子現在的位置不遠處,發現了一處堅硬的夯土層,極有可能是鐵獅子鑄造好以後最初屹立的地方。附近還有大量鐵渣和火燒痕跡,有可能是當初鑄造或者焊接部件時的施工現場。
- 出土了一些佛頭殘件和磚瓦,可以判定滄州鐵獅子的確是建造在一座寺廟附近,但暫不能斷定就是史料記載中的開元寺。
1982年,吊裝工作正式開展。滄州鐵獅子的蓮花座和獅子頭首先被取下,隨後兩臺30噸級別起吊能力的工程機械開進現場,準備吊裝。
因為擔心鐵獅子的四肢在吊裝過程中受力而變形,專家們研究之後,在鐵獅子的四肢灌注了硫磺錨固混合液,這種混合液凝固以後,有著很強的抗壓能力。
最終鐵獅子被順利吊運到後方8米遠處高達2.2米的新基座上,隨後將獅子頭和蓮花座重新安裝上。這一次的修復中,專家們得到了滄州鐵獅子更加精確的資料:
獅頭殘重3.5噸,蓮花座式樣的巨盆重達3噸,獅身重達25噸,合計重量近32噸。專家估計,滄州鐵獅子最初鑄造完畢時,完整無缺的重量預計在40噸上下。鐵獅子周身破損42處,最大的孔隙在腹部,因為從古至今的長期鏽蝕,裂開了一個2.5米乘以2.5米大小的洞。
1994年,專家組第3次維修:上支架綁鋼筋
針對上一次維修後,滄州鐵獅子四肢發生的開裂現象,河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制定了修復計劃,報批國家文物局得到透過。1994年,滄州鐵獅子迎來了建國後的第三次修復工程。
專家組論證後得出結論,導致鐵獅子四肢開裂的原因,是上一次修復工程中使用的硫磺錨固混合液。吊裝完畢之後,沒有及時將鐵獅子四肢內部的硫磺錨固混合液清理乾淨,導致了四肢膨脹開裂。
工作人員用鋼刷清除鐵獅子四肢內壁的鏽蝕物,挖出當年遺留的硫磺錨固混合液殘留,並用化學制劑耐心沖洗。從鐵獅子四肢剝離的腐蝕物,足足有六十多公斤重。
這一次的維修工程,除了清除硫磺錨固混合液外,主要是關於滄州鐵獅子的加固工作。專家組首先進行了鐵獅子內部的加固工作,利用特種不鏽鋼管和橡膠墊等材料,搭建內部支架對鐵獅子進行內部加固。
針對開裂比較嚴重的後腿,專家們用4號鋼筋將其箍了起來。還準備了一些部件,為鐵獅子修補殘缺之處。
1995年春天,保護工作暫告一段落,修復完成的鐵獅子,彷彿又恢復了往日神采。
可是半年以後,市民們反映:壞了!鐵獅子四肢的開裂不但沒有停止,反倒越來越大了。於是二期修復工作立即上馬,專家組又給滄州鐵獅子搭建了一組外部支架。
滄州鐵獅子恐有崩塌之虞,到了上外部支架的地步,誰也顧不上講求文物的美觀度問題了。
內外支架都用上了,可滄州鐵獅子的四肢裂縫卻依舊在擴張,針對市民的憂慮,專家組研討後認為原因有二:
- 鐵獅子重心偏移,導致四肢受力不均,產生了形變和開裂,依靠已有的內外支架可以解決。
- 當前的開裂仍在持續,屬於正常現象,是“鐵獅子和外部支架結構的磨合期”。
得到專家信心滿滿地答覆,關注鐵獅子維修工程的人們總算是鬆了口氣。
2000年,專家組第4次維修:上一次有瑕疵
距離建國後第三次維修過去不足五年,滄州鐵獅子身上的狀況讓人越發擔憂起來。按照滄州市民和遊客們的肉眼觀察來講,鐵獅子的狀況是“一年不如一年”。
按照文物保護部門的監測資料,1996年時獅身共有縱、橫裂縫總計8條,到了1999年時發展為14條。專家們給鐵獅子後腿箍上的4號鋼筋,也都崩斷,許多灰白色的粉末從縫隙中流出。
2000年,專家們趕來檢視滄州鐵獅子的近況,認為鐵獅子地方儲存情況持續惡化,一方面是歷史上長期以來外界自然因素和文物自身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1994年的那次加固中,往鐵獅子內外搭建了支架,並且在獅腿內灌注了爐渣、砂子和石灰等混合物。這些材料本來可以加強鐵獅子四肢的強度,且是密封起來的。然而天長日久,密閉層鏽蝕破損,雨水不斷滲透進去,爐渣、砂子這些材料降雨後吸水膨脹,又引起了開裂......
於是建國後針對滄州鐵獅子的第四次維修工作就開始了。這一次,專家們只是清理了上一次維修工程中關注的貼充物,並且進行了防鏽除鏽處理,便再無任何“大動作”。
2001年,國際上的金屬器物保護專家一行4人來到滄州鐵獅子面前。無一例外,這幾位國際專家都驚歎於千年以前中國人的鑄造工藝之先進,但對於滄州鐵獅子的保護都沒有更高明的解決之法。
這幾位國際專家認為,唯一的辦法就是建造一個博物館,將鐵獅子由室外儲存改為室內儲存,並且維持恆溫恆溼的環境。這一建議最終沒有被採納。
從這之後,滄州鐵獅子彷彿已經到了彌留之際,束手無策的人們,只能看著他進入生命的倒計時。
滄州鐵獅子、景縣景州塔、正定興隆寺和趙縣趙州橋一道,是河北古代四寶。可是一提起滄州鐵獅子的近況,人們不免後悔:“假如當初不去碰它,現在可能情況還沒有這麼糟!”
小結
時過境遷,歷次修復工程中更加具體的細節已經無從考據。維修效果如何,眾說紛紜。或許真的是這尊千年鐵獅已經到了生命週期的末端,包括文物專家在內的人們也是急於挽救文物才最終導致了這樣的結果。
第一次維修,本著為鐵獅子爭風擋雨的好心,給它建了一座亭子,卻導致水汽久久鬱結,加速了腐蝕。
第二次維修,本著為鐵獅子轉移到高處的好心,將其吊裝至更高處,卻在這一過程中用了錨固劑沒有及時清除,使得鐵獅子進一步受損。
第三次維修,本著為文物加固的好心,內外都增加了不鏽鋼支架,最終卻使得鐵獅子本身強度大受影響。
第四次維修,面對再也經不起任何折騰的滄州鐵獅子,人們終於束手無策。
誰也不知道,面臨著崩解風險的滄州鐵獅子,還能“拄著拐”站立多久。曾經雄風不再,老獅子成了讓人揪心的“病獅子”、“鏽獅子”。
雖然鐵獅子的毛病和鏽蝕問題在此之前就已十分嚴重,但4次維修客觀上的確沒能帶來預期的良好效果,對於其他文物的保護工作而言是一種警示。
對於文物保護專家而言,開展對滄州鐵獅子的修復工作,也是壓力巨大的事情。他們並無可循的先例,只能摸索著前進,是對文物的一片真誠愛心,使得他們不能坐視滄州鐵獅子一天天鏽蝕下去,直至轟然崩塌。而今鐵獅子維護狀況不容樂觀,歷次負責修繕工作的專家也揹負了不小的負擔,這便是叫人棘手的難解之處了。
2011年3月28日,重達120噸的新滄州鐵獅子在滄州市獅城公園內建成。或許老獅子已經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下一個千年的光彩,要交棒給這頭新獅子了。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評論區探討您對文物修繕的看法或者您與滄州鐵獅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