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出門趕集,會看到路邊有不少老鄉,三五成群,圪蹴(陝西方言:蹲的意思)在路兩旁,面前擺著大大小小的竹簍,裡面放著板栗、核桃等山貨,等待路過的遊客購買。
其中有一樣兒東西,呈黑褐色,曲裡拐彎的,看起來像是樹枝或細柴火棍兒,可能大多數人都沒見過,更別說叫出名兒來了。
問老鄉這是什麼物件?
老鄉說:拐棗啊!好吃,能解酒護肝,買點兒帶回去嚐嚐吧!說著,掰下一段,就往你手裡塞。
輕輕地掰下一段果柄,放在嘴裡咬破,汁不多,略甜;果炳一頭長著果實,呈圓球狀,內含三粒紅褐色種子,而能解酒的,主要是這仁兒。
拐棗,學名枳椇子,在中國栽培利用的歷史久遠。
早在《詩經·小雅》中就有:“南山有枸”的詩句。據《辭源》解釋:“枸即枳椇,南山謂之秦嶺”。
另據《陝西通志》記述:“華州(即今華縣)有萬壽果,葉如楸,實稍細於箸頭,兩頭橫拐,一名拐棗,紫紅色,九月成熟,蓋枳棋也”。
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都對拐棗有濃厚的興趣;
前蘇聯一位學者,對拐棗作過不少研究。他認為拐棗在地球上已有500~1000萬年的歷史,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果樹之一。
在《蘇東坡集》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
蘇東坡的一個同鄉揭穎臣得了一種飲食倍增、小便頻數的病,許多人說是消渴。"揭穎臣聽從了一些醫生的意見,服了很多治消渴的藥,病非但不見好轉,反而日漸加重。
後來蘇東坡向他推薦了一個名叫張肱的醫生,張肱診後認為此病不是消渴,而是慢性酒精中毒。
酒性辛熱,因此病人喜飲水,飲水多,故小便亦多,症狀極似消渴卻不是消渴。
於是張肱用醒酒藥為他治療,多年痛疾就此痊癒。
張肱所用的一味主藥就是“枳椇子”,蘇東坡不僅記錄了這個小醫案,還常以枳椇子作為醒酒藥向友人推薦。
詳解中藥枳椇子
枳椇子主治:酒醉不醒,口乾煩渴。
枳椇子又名拐棗、雞距子、木蜜、萬壽果等,為鼠李科植物枳椇子的帶有肉質果柄的果實,是紅棗家庭的兄弟。
藥用部分為帶有肉質果柄的果實或種子,果柄梗呈凹字形、肉質膨大,成熟時紅褐色,光滑無毛,甜香可口。果實圓球形內含三粒紅褐色種子。
枳椇子味甘、平、入脾、胃經,有解酒止渴之功。
歷代醫家一直用作解酒止渴要藥,適用於飲酒過量,酒醉不醒,口乾煩渴,以及消渴等。
研究表明,枳椇子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果糖鈣,有較強的利尿作用能促進乙醉的分解和排出,顯著降低乙醇在血液中的濃度,並能消除乙醇在體內產生的自由基,阻止過氧化酯質的形成,從而減輕乙醇對肝組織的損傷,避免酒精中毒導致各種代謝異常。
此外,枳模子還是消化人體過多脂肪的保健果品,常吃可以減肥健美。
枳椇子還能止渴除煩辛熱,潤五臟,利小便,功用同蜂蜜。歷代醫學家也常把它用在解酒方中作為主藥,療效很好。
民間和古代官宦人家都收存一些,作年節宴會後解酒之用。
關注@中醫非遺傳承人買建修,我就是你身邊的中醫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