桿秤收藏者施明理先生的木杆秤博物館藏品
“秤”,在華夏古文字中是形聲字,禾為形、平為聲。“秤”由“稱”字變化而來,其本意是稱量物體的器具。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古人就運用槓桿原理髮明瞭木杆秤,當時的秤一斤約為現在半市斤。
傳說秤的計量單位是魯班根據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制定的,十三顆星為十三兩(229克)為一斤。秦統一華夏後,在十三顆星一斤的基礎上,又加上人間的“福”“祿”“壽”三星,提醒人們買賣公平,不可缺斤少兩,少一兩要“損福”,少二兩“傷祿”,少三兩“折壽”。此後,秦代將十六兩(256克)定為一斤,並頒佈了詔書,統一度量衡,秤則由官府負責監製,不許民間私造。桿秤,是人類發明的各種衡器中歷史最悠久的一種。
古代時期,各朝代斤的量值有所不同。《漢書·律曆志》顏師古注:“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並以一方寸黃金重量為一斤(240克至260克)。魏晉南北朝時,一斤的重量為漢代的兩倍多,到隋朝一斤為700克左右。唐朝秤又有了細化,“兩”以下定為“錢”“分”“釐”等,十錢為一兩,十分為一錢,一錢又等於二銖四絫,即一枚開元天寶銅錢的重量。這個量制沿用將近一千多年。至元代一斤定為637.5克,明代一斤約582克,清代一斤是597克,民國時期有些地區民間還沿用十八兩或二十四兩一斤。以前都是一斤折十六兩制,所以有“半斤八兩”的俗語。
過去的商賈都備有小秤,小秤,也叫手秤,稱重1斤至3斤,有盤有鉤,鐵砣,雙毫,一人操作。中型秤,俗稱二桿子秤,1斤至200斤,稱重時需二人。掌秤者一手抬物,一手把砣,另一個人在一邊抬物。稱重200斤以上的叫大秤,俗稱抬桿秤,需三人操作:二人抬秤,一人把砣。秤的關鍵在於秤砣,俗話說:“秤砣雖小壓千斤。”
別看秤雖小,但製作一杆秤是有說頭的。首先,桿秤一般採用木質堅硬、不易吸水、不易彎曲開裂的黃檀、慄樹、棗樹等雜木,經自然乾燥,刨成圓直光滑的秤桿,繫上銅秤扭與鐵秤鉤,再將其包嵌銅套頭。開始製作木杆秤,要先用砝碼定出兩與斤的位置,再以弓步(圓規)計算秤星,然後依次鑽出眼孔,用銅絲釘秤星,隨後將秤星磨光,秤桿塗刷硫酸亞鐵或黑礬加石灰等染成黑色。然後配上鑄鐵的秤砣,才製成了一支完整的木杆秤。
魯西北地區的臨清鍋市街過去有一個制秤門鋪,我出於對秤的好奇,經常去鋪子裡觀光。門鋪只有五六個人,他們都有一套絕技,不然的話,在這個行當裡是混不下去的。
製作秤桿極為繁複,制秤手藝人先將木杆粗頭鑽上兩隻通透的眼,穿上繩子,配上金屬鉤子,再挑一穿上繩子的秤砣。一手拎著繩子,另一手將秤砣掛在木杆上,不斷撥動拴秤砣的細繩,當木杆豎水平線時,就在秤砣繩的位置做上一個記號。而後拿出另一個鑽子,開始鑽眼。
這個鑽子也是一根木杆,木杆的下方是金屬的,上方是一個小圓盤,圓盤下垂著對稱的兩根細繩,細繩分別綁在一根橫杆兩頭。制秤人將木杆和橫杆握住,轉了轉木杆,繩子螺旋狀地纏繞在木杆上,將金屬頭對準記號,催動橫杆,木杆轉起圈來。隨著制秤人握橫杆的一催一鬆,再移位一催一鬆,幾個好看的眼出現了。這就是定盤星。定盤星也稱準星,有不少的寓意,告誡用秤的人要心居中正,不可在稱秤時偏斜而妄貪錢財,否則會折壽少祿損福。
準星定好後,接下來就是計算桿秤的刻度了。所有的刻度都定好後,依舊像此前那樣一催一鬆地鑽眼。鑽好眼後從箱子裡拿出一根軟軟的金屬絲來,左手將金屬絲往剛鑽好的眼裡一送,右手拿著一根方方的鐵塊貼著秤桿將金屬絲掃斷,又在眼上輕拍一下,金屬絲再去堵下一個眼。這樣的動作遠沒有鑽眼那樣好看,然後,制秤人又開始拿一把刷子,從小罐裡蘸水刷在秤桿上,就這樣,一杆秤制好了。
那時,家用小秤有鉤秤和盤秤兩種,時間久了就會損壞,或是秤星模糊,或是秤砣磨損,或是秤桿折斷,或是稱量不準,需要及時修理。修秤需要技術權威完成,才能使人放心。如果自己動手修理的話,就會被人懷疑在弄虛作假。接秤桿較複雜,因原料是貴重的紅木,斷杆捨不得丟棄,先用膠水粘,後用銅皮包,再用細鑽打眼,然後用金屬絲插入,各種斤兩花就立即顯現。最後用修秤人的定量砝碼校秤,如有出入,調整秤砣重量,或焊錫加重,或削鐵減量,準確無誤後,修秤人貼上信用憑證,以示可以放心使用。現在,濟南市區的小巷子裡,還能見到收廢品人使用的鉤子秤。
俗話說“人生好比一杆秤”,秤講究的是公平,人生講究的是良心。做事若泯滅良心、缺失公平,就要用自身的“砝碼”去“填平”,甚至用一生的幸福、健康、自由,乃至生命。為人處世,無論大小、高低貴賤,心中總須有一杆公平秤、良心秤,時時用良知去稱量自己的事功與人生。
來源:檢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