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行各業的巨頭對保險市場的熱情是有增無減。在這之中,除了在業務鏈上與保險為上下游的養老、醫療等產業外,內至貝因美,外至寧德時代,保險市場與世界的“交集”越來越廣。
但實際上,保險卻並不是誰都能做好的一門生意,甚至有很多直接被攔在了城外。以貝因美為例,歷時四年半,其釋出公告宣佈將退出參與發起設立註冊資本15億元的華大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在城外,審批時間長、監管日趨嚴格等成為了各巨頭退出的主要原因,但城裡的生活,也並非如想象般風光無限。跨界佈局保險者眾多,這裡我們暫且以科技賦能為及格線,以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為切入點,看看在移動通訊領域佔盡風頭的巨頭如何深層次佈局保險市場,是否也能呼風喚雨呢?
技術賦能,通訊“老大哥”當仁不讓
實際上,由於移動通訊領域本身具有的科技屬性,保險行業與三大運營商很早就開始了跨界合作。
2010年,中國人壽就與中國聯通達成了合作,表示雙方將在移動展業、營銷、客戶資源共享、增值服務等環節進行深度融合,為使用者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務。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人壽與聯通的淵源不止於業務層面。2017年8月,中國聯通公佈了混改方案,中國人壽以217億元認購中國聯通超10%的股權,成為單一出資金額最大的機構投資者。彼時中國人壽董事長楊明在2017年中期業績釋出會時表示,未來在“科技國壽”領域,兩者將有更多合作的機會。
而隨著近兩年保險行業對科技轉型的強調,更高效的雲支撐也成為險企業務拓展的必選項。根據聯通雲披露的資訊,2020年,中國聯通江西省分公司中標太平洋保險理賠雲專案,為其提供智慧終端裝置、資料傳輸網路支撐、雲端儲存等服務,以實現太保在理賠環節中勘驗材料採集、傳輸、雲端儲存同步等需求。同時,聯通沃雲還為多地險企提供企業理賠雲系統服務。
與中國聯通相似,中國移動也很早開始了與險企的跨界合作。2014年,據青島新聞網報道,中國太平保險集團與中國移動合作,在發揮中國移動通訊技術優勢的基礎上,推動線上線下銷售渠道、保險移動支付、0元購機信用保險等領域的合作。
與保險市場在技術上需要合作伙伴一樣,保險同樣是中國聯通合作的重點方向。2020年,據運營商財經網的資訊,中國聯通將擴大平臺型異業合作,聚焦金融、物流、保險等重點合作伙伴,打造深度融合的產品,實現新突破。
這一跨界合作,站在保險市場角度,是資訊化建設、數字化轉型的內在科技需求,也是為使用者搭建更完善的保障體系的市場競爭需求。而站在三大運營商的角度,一方面由於保險行業的數字化程序相對落後,且行業門檻較高,實際上對於想要透過科技賦能的“甲方”在創新、實力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通訊三巨頭在這方面當仁不讓。
另一方面,除去純粹的科技賦能,三巨頭擁有的龐大使用者量以及遍佈全國的營業網點,在銷售這一最關鍵的業務環節有著獨特的優勢。根據各家公佈的運營資料,截至7月,中國聯通移動出賬使用者達3.1161億戶,固網寬頻使用者累計達9060萬戶;中國電信移動使用者數累計3.6462億戶,固定電話累計使用者數1.0712億戶;中國移動移動客戶總數達9.47465億戶,有線寬頻客戶總數為2.28254億戶。
可以說,若是論覆蓋使用者範圍,三大運營商拿出的實打實的資料確實“所向披靡”。另外在這一龐大使用者量的基礎上,隨著時間的推移,運營商在積累了海量資料的同時,也能夠透過資料分析等手段建立起不同的使用者畫像。這些應用到與險企的合作專案中,可以幫助險企更深層分析使用者特徵,以便實現更精準的目標使用者定位,後續營銷策略也能夠有效開展,降低營銷費用的同時,也觸達到了潛在客戶群體。
實際上,運營商也深知自身在精準營銷上的發展空間巨大。2020年,中國聯通啟動了2020-2021年總部資料域對內應用精準營銷應用創新孵化新增迭代開發工程,拿出1763.3萬元(含稅)的採購預算,意在打造統一客戶運營平臺,加強資料支撐和能力建設。
拿牌照、持股險企,通訊巨頭的進一步試探
如果說科技賦能還停留在三大運營商入局保險的初級階段,那麼持股保險公司、拿下保險牌照就可以看做是更深層次的佈局。
2018年,中國電信全資子公司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甜橙金融)透過重組收購陝西中和恆泰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的方式斬獲了一張全國性保險代理牌照。在2018年保險科技論壇上,中國電信旗下的甜橙保險首次亮相,也宣告著中國電信正式進軍保險業。
彼時,甜橙金融旗下已然擁有翼支付、甜橙理財、甜橙技術等幾大業務板塊,涉及支付、徵信等金融細分領域。同時,背靠中國電信,根據金融界給出的資料,截至2018年7月底,甜橙金融交易額已過7985億,月活躍使用者數達3814萬,累計使用者數超5億。
可以說,在這一背景下將保險納入業務版圖,是一件十分順理成章的事情,更何況保險行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論壇上,彼時甜橙保險總經理高揚表示,甜橙保險已圍繞人工智慧、大資料、雲計算等前沿科技與保險業務的結合進行深度預研和儲備,旨在打造創新保險科技平臺。
目前,甜橙保險在北京、上海、江蘇、廣東、福建、安徽6地設有分公司,主要從事網際網路保險及屬地線下保險銷售業務,涵蓋了財產險、意外險、車險、重疾險、醫療險等保險品種。
另一邊,2017年7月,招商仁和人壽獲批開業,註冊資本為50億元,股東包括招商局集團、中國移動、中國航信等央企,其中中國移動出資10億元,持股比例為20%。註冊資本高、股東陣容豪華,招商仁和人壽也算是含著金鑰匙出生。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4月,招商仁和人壽釋出關於增加註冊資本的資訊披露公告,其註冊資本由50億元增至65.99億元。其中,中國移動增資3.2億元,增資後持股比例仍為20%,為招商仁和人壽第二大股東。
招商局仁和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股權結構表 圖片來源:招商仁和人壽官網
但目前,招商仁和人壽仍處於發展初期,與很多初設立的險企一樣,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2017年到2020年,招商仁和人壽分別實現保險業務收入3.71億元、27.55億元、104.83億元、117.49億元,同時淨虧損分別為1.38億元、4.07億元、5.06億元、2.96億元。邁入2021年,據其釋出的2021年第2 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其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38.51%,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89.75%。
總結來看,雖然招商仁和人壽的保險業務收入已突破百億,但仍未走出虧損旋渦。細究原因,一方面由於線下個人代理、線上網際網路渠道的搭建都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和較多的精力,因此目前招商仁和人壽主要依賴於銀保渠道,且分紅險、年金險這類的投資型保險產品為主要業務收入來源。
背靠招商局集團,招商銀行為其銀保渠道的發展貢獻了很大一份力量。據悉,2018年,招商銀行及其他關聯方合計產生的保險業務和保險代理業務費用達14.35億元,超過當年保險業務總收入的一半。到了2020年2月,招商仁和人壽與招商銀行簽訂2021年-2023年度關聯交易協議。據其2020年年報披露的資訊,招商仁和人壽原保險保費收入居前五位的保險產品,仍是以銀保銷售渠道為主。另外,其與關聯方發生關聯交易累計總金額達到27.35億元。
是不是覺得這一“劇本”似曾相識?
沒錯,與之前我們介紹恆大在保險領域佈局的恆大人壽發展路徑相似,保險業務收入與淨虧損齊飛的同時,對於銀保渠道的過分依賴,以及投資收益類產品需要面臨的集中退保期等門檻,都切切實實擺在兩家公司眼前。體現在資料上,2019年,招商仁和人壽壽險業務板塊退保金達6.29億元,相比上一年翻了七十多倍。
據每日經濟新聞的報道,在開業之初,招商仁和人壽曾表示,充分發揮股東優勢和後發優勢,力爭3至5年盈利。如今,五年之約快到,今年招商仁和人壽又能拿出一份怎樣的答卷呢?
目前,保險尋求與各領域的融合、發展已然成為一大趨勢。在陸陸續續的入局者中,有因監管等因素被攔在門外的,也有進了門,但還是做不好保險這門生意的。或許,在業務契合這一層面上,落子的步驟等更長遠的因素,也該納入入局者的考慮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