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州窯系即是龍泉窯系(今浙江龍泉)古代屬處州管轄故名處州窯,為方便敘述後均以龍泉窯相稱,說到龍泉窯就一定要提越窯,在宋之前的唐和五代越窯一直都是南方青瓷的制瓷中心,進人北宋以後越窯漸走向衰落至停燒,主要原因是唐五代的過分擴張導致瓷土與燃料漸漸枯竭,於是部分工匠轉移到龍泉地區燒造瓷器,因此早期的龍泉窯青瓷帶有強烈的越窯風格,無論是工藝,釉色還是器型都極相似,只看外表與越窯很難區分。
北宋時期的龍泉窯施石灰釉,胎體厚胎質稍粗,裝飾紋飾多用蓖劃紋與越窯相同,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釉色灰黃,玻璃質感強,釉面稍厚,胎質漸精細,南宋中期開始使用石灰鹼釉代替石灰釉,石灰鹼具有釉耐高溫,燒製時不易流動的特點,燒製的釉層厚且不透,北宋時期的平面刻花,劃花裝飾已不用,而改為以器型與釉色取勝,為追求瓷器釉面的玉質感,採用了多次上釉的方法施釉,多以堆塑和浮雕作裝飾手法,產生了獨具特色的龍鳳,雙魚,蓮瓣,人物等紋樣,進一步加強了裝飾藝術的美感,南宋中晚期生產出了玉質感極強的青瓷,其中以粉青釉和梅子青釉色最受時人喜愛,遠銷海內外,歐洲人驚呼世界上竟有如此美麗的青釉瓷器,有記載當時歐洲貴族用龍泉青瓷招呼客人時,得找專人看這些瓷器,不然客人有可能就會把用過的瓷器揣著走了。
南宋晚期至元初龍泉窯制瓷工藝達到頂峰,產量大質量精,胎色白淨,有灰白,黃白,白胎三種,此時龍泉窯有生產一種類似官窯的青瓷,現在一般稱為龍泉官,特點是紫口鐵足,釉面開片,薄胎厚釉,修胎工整,傳說當時有章姓兄弟二人,為兄章生一所燒製,而弟章生二燒製的則稱為龍泉瓷。
明代龍泉窯生產仍興旺,是除景德鎮外較大的窯場,明初龍泉窯瓷器與元代相似,通常胎體厚重,造型雄渾粗獷,釉色不及宋代粉青梅青般青翠,卻也依舊保持了龍泉窯淡青明豔,沉著內斂的特色,明代中晚期開始龍泉窯瓷器質量下降,窯口減少日漸衰弱,清代僅剩下極少窯場仍在燒製青瓷,所燒青瓷,胎骨粗硬,釉層薄透,呈青灰或青黃,到了民國時期龍泉窯主要燒製日常生活使用的青花瓷為主,同時依然堅持少量燒造龍泉青瓷,並保持師徒傳承,正是由於民國時期對龍泉青瓷燒製技藝的保護與傳承,為解放後一直到現在的龍泉窯青瓷恢復和生產做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