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飽”又要不餓,該怎麼做?
進食“七分飽”目的是控制熱量攝入,每天攝入的總熱量控制到70%。為控制進食過多,一旦達到“七分飽”,你應該及時離開餐桌,以抵抗美食的誘惑。
“七分飽”時很多人覺得還沒吃飽,飢餓難受。那麼,如何做既能覺得飽又能控制總熱量呢?
1、細嚼慢嚥
飢餓和飽腹感主要是由大腦控制的。血液中葡萄糖濃度增高到一定時候,飽腹中樞就會受到刺激而興奮,人就產生了飽腹感,不會再想吃了。
進食過快,食物來不及消化,血糖上升過後,在血糖上升到飽腹高度時就已經進食了過多食物。減慢進食速度,細嚼慢嚥,邊進食邊消化,可使血糖提前上升,更快達到飽腹感,就會減少進食了。
2、增加食物體積
胃的脹力會影響人體對食物攝取,而食物體積的大小會影響胃脹力,從而影響到飽腹和飢餓感。
多進食蔬菜、粗糧,在相同熱量的情況下以增加食物體積,可增加飽腹感;吃飯時喝些湯水可使胃內食物體積膨脹,可增加胃脹力以增加飽腹感。
3、降低飽腹閾值
飽腹是一個複雜的身體感知過程,不僅受胃部食物多少的影響,與心理暗示有一定的關係,更受到頭部下丘腦神經的影響,這個部位會向你傳送飽腹訊號。
飽腹閾值,可以理解為身體對飽脹感的判斷,如果經常吃得很飽,閾值會上升,經常吃得少,閾值就會下降,也就是說飽腹感受一定程度的心理影響。
如果一個人為了控制飲食一下子減少進食量,由原來的2碗飯減到1碗,你肯定會感到餓,難受。但如果每餐少吃一點,你不會感到特別餓,一段時間後身體就會慢慢適應,過段時間再少吃一點,由此可以逐漸下調飽腹閾值。
有一段時間只吃半碗飯,於是在吃了半碗飯後,身體就會自然告訴你「飽了」的訊號,這半碗飯就是你的飽腹閾值。飽腹閾值的下降,使你在控制熱量的同時就不會被飢餓折磨了。
說說你的7分飽,是什麼感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