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黃土高原“變綠”對黃河中游的生態效應開始凸顯出來,區域性河段變清的現象逐漸引發關注。在黃河水質好轉的背後,陝西、甘肅、寧夏等省區上下幾代人灑下了無數汗水。
黃河為什麼會變清?
時間回到80年代,當時黃土高坡的水土流失還非常嚴重。以陝西省宜川縣為例,該縣位於黃河壺口瀑布之濱,每年輸入到黃河中的泥沙有950萬噸,水土隨著養分一同流失,莊稼收成不見好轉,嚴重製約著當地經濟的發展。
為擺脫“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的局面,宜川縣林業局開始指導當地農戶上山種樹。陝晉大峽谷山體陡峭,平均坡度在35°左右,土層中有機物含量少,種樹條件不佳。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當地農戶在20年間種植了150萬畝的防護林,水土保持面積累積達到1519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也從2015年的56.8%提高到了2021年的59.6%。
如今,宜川縣流失的泥沙量已經大大減少,治理效果顯著。就在不久前,中新網等媒體還發布了一組黃河變綠的照片,地點正是在壺口瀑布河段。在人們印象中,壺口瀑布濁浪滔天,泥沙滾滾,但是在這組官方釋出的照片中,壺口瀑布卻綠波直瀉,讓人眼前一亮。
據瞭解,此次黃河水變綠主要是因為上游受到了持續乾旱的影響,陝晉大峽谷來水量減小,河床水位出現季節性下降,水流因此變淺變清。進入壺口瀑布段後,映入眼簾的就成了綠色的黃河水,格外引人注目。
黃河水變清了,但也變少了
2020年的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黃河流域的水質整體穩中向好。在137個水質監測斷面中,1~3類的水質斷面達到了84.7%,同比上升11.7個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黃河干流基本清除了劣5類水體,比2019年的監測結果減少了8.8%。
由此可見,黃河的水質確實在好轉。不過,在黃河水質好轉的同時,水量卻在持續減少——這一結論有科學依據作為支撐。
根據1956~2000年的《黃河水資源綜合規劃》以及2001~2015年的《黃河水資源公報》,我們可以對黃河的實際徑流量變化有個大致的瞭解。在這60年中,黃河花園口水文站所測得的實際流量總體呈下降趨勢,且減幅明顯(參見下表)。
《中國科學院院刊》也曾在2020年刊文稱,預計在未來10~30年內,“黃河流域仍將面臨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嚴峻挑戰”。文中同樣明確指出:從1961~2016年,黃河流域的實測流量和天然流量都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見下表)。
黃河水量減少,有什麼危害?
我們都知道,當河道水位降低,沿岸的水生植被將脫離於河岸線(水陸交界線)。而河邊淺灘、溼地中的水草只有處於淹沒狀態時,才能為魚類、蝦蟹類提供產卵和棲息場所,鯽魚、鯉魚等所產的卵粒均是粘附在草葉才得以孵化。一旦黃河水位下降,植被消沉帶就隨之消退,溼地也將因供水不足而失去生機。
另一方面,黃河流域的徑流量只佔全國的2.2%,但卻供養著全國12%的人口以及15%的耕地,用水十分緊張。再加上黃河中游大部分地區都屬於乾旱、半乾旱地區,降水量不足500mm,蒸發嚴重,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將會越來越突出。
要想從根本上黃河的缺水問題,目前最大的希望就是南水北調西線工程。
南北水調西線工程,其目的是把金沙江、大渡河、雅礱江等相對充裕的水資源調到黃河上游。黃河水利委員會在2017~2019年對各項調水方案進行了比選論證,2020年開始展開實地綜合勘察,在2025年前有望開工。對此,我們拭目以待!
外來魚水下騷動,黃河或已“失守”?
通過了解黃河魚類的群落變化,我們同樣可以窺探黃河背後的生態問題。
首先是土著魚的危機。據資料記載,1998年時黃河上游只有3種魚類瀕危,2004年增加到9種,2016年進一步增加到14種。到了2020年,存在生存危機的黃河魚類已經發展到了29種。這一連串的數字意味著,“黃河生態”已經到了關鍵的轉折時期。
再看看外來魚類。外來魚類大多在上世紀70年代後進入中國,黃河沿岸九個省份全部都有引種記錄,先後引入的魚類多達34種。其中,從國外引進的魚類有20種,從國內其他水域引入的魚類有14種。要命的是,有17種外來魚類已經在黃河流域自然繁殖,土著魚明顯處於競爭劣勢,黃河雅羅魚、黃河裸裂尻、擬鯰高原鰍等土著魚或已區域性消亡。
除了黃河,我國其他水域也曾上演過類似慘劇。我國的新疆大頭鯉、滇池金線䰾和銀白魚、中華青鱂、唐魚(白雲金絲魚)等物種都曾因外來物種的入侵而瀕臨滅絕,如果沒有人工繁殖,這些魚類有可能已經徹底消失了。
那麼,外來魚類是如何進入黃河的呢?
第一,是作為養殖品種引進的。這類魚通常個體小、生長週期短、繁殖力強,很容易在湖泊、水庫等大水面實現增殖漁業,池沼公魚、大銀魚都屬於此類。其中,池沼公魚在龍羊峽、劉家峽以及陝西汾河等水域已經成為優勢種群,在龍羊峽水庫資源量曾達到600~1000噸。
第二,在引入經濟魚類時無意間摻雜帶入了其他雜魚的魚卵,比如麥穗魚、青鱂、黃黝魚。
第三,在養殖階段意外逃逸並與本土魚發生雜交,引發基因汙染。1984年,我國從德國的巴伐利亞州引入了德國鏡鯉。沒想到,德國鏡鯉和野生黃河鯉魚發生了雜交,其後代已遍佈黃河的幹流和支流,嚴重威脅到了正宗黃河鯉魚的種質存續。
第四就是人為放生。民間的放生現象並不少見,往往以宗教信仰或者慈善活動為由。若是本土物種,放生行為有助於恢復種群資源,應當給予鼓勵,但若是外來入侵物種,放生不僅沒有必要,反而會加大物種入侵和氾濫的風險。
和本土魚相比,很多外來物種都經過了人為選育,在生長速度、繁殖能力等方面都“技高一籌”。從繁殖力、適合度(後代存活能力)等角度來看,外來物種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很容易搶佔生態位,掠奪生存空間和食物資源,把本土魚排擠在外,最終引發生存危機。
總之,相比於黃河的水、沙問題,外來魚類更容易被忽視,也更難被“制服”。對於那些瀕危的土著魚,有必要建立專門的水產種質資源庫,設立原種場和良種場,透過人工繁育的手段增加一道“防護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