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穀和雜糧是大家熟知的養生食物。日常生活中,如果長期只吃精白米麵,不但不利於控制體重,還會誘發高血脂、高血糖和便秘等問題的發生。
但是對於五穀雜糧的種類和分別並非人人都瞭解。那麼,五穀雜糧指的是什麼呢?如何吃才正確呢?
01
五穀到底是啥?
“五穀”,古代有多種不同說法,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指稻、黍、稷、麥、菽;另一種指麻、黍、稷、麥、菽。兩者的區別是:前者有稻無麻,後者有麻無稻。
後世一般認可《孟子•滕文公上》趙岐注的說法,即“稻、黍、稷、麥、菽”為五穀。
- 稻(dào):一般指水稻,去殼後稱大米,是米粉、米線等的主料。
- 黍(shǔ):果實稱黍子,去皮後北方稱黃米。
- 稷(jì):又稱粟,脫皮後稱小米;稷是我國古代最重要的糧食作物。
- 麥(mài):北方旱作農業的主體農作物。
- 菽(shū):豆類的總稱,也特指“大豆”。
02
吃五穀的好處
一顆標準的全穀物含有的營養
1、維生素Bl的含量高
維生素Bl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它的重要作用就是能作為輔酶參加碳水化合物代謝。另外,維生素Bl還能增進食慾,促進消化,維護神經系統正常功能。本來水稻、麥子的維生素B1含量並不比粗雜糧少,但是加工成精米後維生素B1就有大量損失。
2、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被稱為人體的第七營養素(前六種營養素是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和水)。它的的主要作用有降糖、降脂、減肥、通便、解毒防癌和增強抗病能力。
3、中和人體酸鹼度
雜糧食物偏鹼性,可中和人體酸性環境,緩解疲勞,增加體能。
4、滿足每日食物多樣化
有助實現食物多樣化,並且不同顏色所含的活性物質不同,如表皮紅色、紫色、黑色的穀物是花青素的好來源,而黃色的含有類胡蘿蔔素,大麥和燕麥中有豐富的β葡聚糖。
這些物質各有健康益處,有助預防癌症、冠心病,幫助控制血脂,延緩眼睛衰老等。
03
五穀雜糧如何融入一日三餐?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核心推薦第一條內容是食物多樣,穀類為主: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g,其中全穀物和雜豆類50-150g,相對於一天穀物的1/4~1/3,薯類50-100g。
1、循序漸進的新增過程
經常吃細糧的人,在新增粗糧時要注意循序漸進,給自己的消化系統一個適應的過程。剛開始白米和粗雜糧可以按照4:1的比例進行搭配,適應之後再慢慢增加粗糧的比例
2、粗糧種類多樣化
不同的粗糧,含有的營養素不同,比如黑米里含有的花青素會比其他糧食多;小米含有的胡蘿蔔素會相對多一些。攝入種類多樣化的粗糧,營養素來源會更豐富。
3、選擇天然健康的烹飪方式
少放油、糖,蒸著吃或煮豆漿都是不錯的選擇。可以將穀類和豆類等粗糧按照3:1或2:1的比例混合浸泡一晚後打成漿,還可以加上堅果,增加其口感和營養。
4、吃粗糧同時多喝水
吃粗糧時要增加飲水量,這樣粗糧中的膳食纖維才能吸水膨脹,利於緩解便秘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