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悶、氣短、憋氣、抑鬱、頭暈耳鳴、眼睛紅赤、外眼角疼痛、面部腫痛、喉嚨痛、嗓子幹、腹脹、食慾不振、反酸噯氣、胸脅脹痛、肢體麻木、肩頸腰腿痠痛、偏頭痛、肩周炎、甲狀腺結節、乳腺增生、乳房脹痛、更年期綜合徵、痛經、月經不調、子宮肌瘤、卵巢囊腫、過早閉經、慢性盆腔炎、慢支、哮喘、心絞痛、肝病、胃炎、胃食管返流……
有以上症狀和疾病的患者注意了,上述問題的產生,都屬於機體氣機不暢、痰凝血瘀所致,這些可能都與你的三焦不通有很大關係!三焦不通,百病叢生。如果能及時找對原因,對症調理,這些症狀和疾病就會一消百消,通通走開!
一、三焦是什麼?
三焦是上、中、下三焦的統稱,是人體五臟六腑中六腑的一個。臟腑中三焦最大,名副其實,按部位可分為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腎)。
三焦的作用是由“空”而產生的,五臟之間需要相互聯絡,並不斷運轉養分、水液以及氣等。三焦恰恰就承擔著這些作用,透過維持臟腑各氣的平衡、水液的執行和陰陽的平衡,使得機體上下疏通、寒熱互動、陰陽調和。
二、三焦有哪些功能?
1、三焦功能之通行元氣
元氣是人體最根本的氣,根源於腎,由先天之精所化,賴後天之精以養,為人體臟腑陰陽之本,生命活動的原動力。
元氣透過三焦而輸布到五臟六腑,充沛於全身,以激發、推動各個臟腑組織的功能活動。
所以說,三焦是元氣執行的通道。氣化運動是生命的基本特徵。三焦能夠通行元氣,元氣為臟腑氣化活動的動力。因此,三焦通行元氣的功能,關係到整個人體的氣化作用。
故曰:“三焦者,人之三元氣也,……總領五臟六腑營衛經絡,內外上下左右之氣也。三焦通,則內外上下皆通也。其於周身灌體,和調內外,營左養右,導上宣下,莫大於此者也”(《中藏經》)。
2、三焦功能之疏通水道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三焦能“通調水道”(《醫學三字經》),調控體內整個水液代謝過程,在水液代謝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人體水液代謝是由多個臟腑參與,共同完成的一個複雜生理過程。其中,上焦之肺,為水之上源,以宣發肅降而通調水道。中焦之脾胃,運化並輸布津液於肺;下焦之腎、膀胱,蒸騰氣化,使水液上歸於脾肺,再參與體內代謝,下形成尿液排出體外。
三焦為水液的生成敷布、升降出入的道路。三焦氣治,則脈絡通而水道利。三焦在水液代謝過程中的協調平衡作用,稱之為“三焦氣化”。
三焦通行水液的功能,實際上是對肺、脾、腎等臟腑參與水液代謝功能的總括。
3、三焦功能之執行水谷
“三焦者,水谷之道”(《難經.三十一難》)。三焦具有執行水谷,協助輸布精微,排洩廢物的作用。
其中,“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燻膚,充肌,澤毛”(《靈樞.決氣》),有輸布精微之功;中焦“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靈樞.營衛生會》),有消化吸收和轉輸之用;下焦則“成糟粕而俱下人大腸,循下焦而滲入膀胱”(《靈樞.營衛生會》),有排洩糞便、尿液和毒素的作用。
三、三焦不通會對人體造成什麼危害?
中焦是脾胃所在,脾胃互為表裡,又相互作用。中焦不通也就意味著脾胃不和,或是胃強脾弱,或是脾強胃弱。總之,脾胃出了毛病,氣血無法向上輸送到心肺,代謝物也無法向下抵達腎、膀胱等。
三焦上下不通,寒熱無法互動,氣機無法交換,水谷精微無法舒布,從而導致溼停於內凝而為痰、或氣滯於內經脈阻滯、或血行不暢瘀滯於內,致使人體出現內熱外寒、上熱下寒、怕冷又怕熱、耳鳴、咽喉腫脹、大汗淋漓、手指麻木、心情煩躁等症狀,甚至會造成體內毒素積累過多,形成各種增生腫瘤。
人體是一個完整的個體,各臟器緊密相關,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當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需要及時調理,否則拖延日久,不僅該臟器會受累,相鄰臟器也會受累,從而導致問題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給身體造成的傷害也越來越大。
正確認識三焦,才能根據自身症狀發現自身問題,才能透過日常保養和調理,改善身體各種不良狀態,避免更嚴重的問題產生和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