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師亦友》時代人物訪談節目於2021年3月28日在北京廣播電視臺科教頻道開播,這是一檔兼具思想性和開拓性的訪談節目。節目以“師”和“友”為關鍵詞,將鏡頭對準頂級教科文領域領軍者,由北京廣播電視臺主持人聶一菁擔任主持,呈現具有時代溫度和思想高度的高階對話,與時代人物探討成長、分享智慧,從而形成弘揚文化、激勵創新、崇尚奮鬥的媒體導向,傳遞正能量。節目已播出18期,平均到達人數19.4萬,累計到達171.3萬人。其中與四位“大國重器”總設計師、總指揮的巔峰對話,是節目選題厚重、策劃精緻、形態創新、傳播價值較高的經典案例。
圖:對話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
厚重:與時代同行的重量級嘉賓
與時代同頻共振的重量級嘉賓成就內容的稀缺性。《一師亦友》將訪談人物鎖定為頂級教科文領域領軍者,透過講述不同的人生智慧,展現真實的人生態度,尋找每個人生命中的有溫度、有力量的價值核心。
近年來,我國科技事業蓬勃發展,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湧現,正在從世界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大國邁向世界科技強國。圍繞首都北京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定位,《一師亦友》鎖定科技創新領域領軍人物,短時間內集中訪談四位“大國重器”的總設計師、總指揮,分別是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北斗三號衛星系統總指揮遲軍、“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總設計師葉聰。節目解析“大國重器”的創新成就,走近創新團隊的領軍者,講述他們不為人知的奮鬥攻關、艱苦執著的不懈追求。節目播出後,獲得各方肯定,不僅在BRTV科教頻道獲得較好的收視成績,在BRTN北京時間上也收穫好評。
精緻:精心策劃和用心打磨
人物訪談節目是講好中國故事、抒寫偉大時代、弘揚主旋律的重要手段,《一師亦友》精心策劃、用心打磨每期節目,挖掘時代人物背後不為人知的動人故事。
中國“探月工程”受到了全世界矚目,那麼它的總設計師吳偉仁是一個怎樣的科學家,有著怎樣的奮鬥歷程呢?《一師亦友》展現了一位總設計師的成長之路,以“三段距離”書寫他的成長故事。第一段距離是從地球到月球的距離,講述吳仁偉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如何克服重重難關,最終完成了“探月工程”的偉大壯舉。第二段距離是從四川到北京的距離。吳仁偉的出生地四川省平昌縣曾是國家級貧困縣,他本來只是個大山裡的砍柴娃,但是透過不懈的努力,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這段經歷著實讓人動容。第三段距離是從夢想到現實的距離,講述了他從有志青年到頂尖科學家的成才之路。吳院士在節目最後表示,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從“知道”到“做到”的距離,以此鼓勵大家要努力奮鬥、排除萬難,才能實現終極夢想。節目透過內涵、跨度、多個維度講故事,讓觀眾從故事細節中得到更多的激勵和營養。
圖:火星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左)在火星試驗場實地介紹“祝融號”火星車
深刻:紀實影像和沉浸式訪談
創新是一檔節目成就非凡品格、實現破圈引發話題熱度的關鍵所在,作為一檔新節目,《一師亦友》模式的多樣化賦予訪談節目又一次關於創新的深度探索。節目將紀實鏡頭深入到嘉賓成長、生活、工作的環境中,用鏡頭語言記錄嘉賓成長軌跡,紀實影像與訪談場景交織。
沉浸式訪談走入真實場景,主持人走出演播室,和嘉賓一起回到他們社會角色所對應的環境中進行訪談,透過多角度立體觀察,與嘉賓展開思想的激盪和情感的交流,從而喚起與觀眾的情感共鳴。例如與“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總設計師葉聰的對話,主持人聶一菁登上“奮鬥者”號及母船“探索一號”,在總設計師葉聰的帶領下,一邊參觀交談,一邊體驗深潛裝備,所到之處向觀眾一一進行介紹和解讀。沉浸式訪談讓觀眾身臨其境,一睹大國重器的真容,這種身臨其境的沉浸式訪談使節目在傳播形態上更具價值與深度。
圖:與“奮鬥者”號總設計師葉聰實地探訪“奮鬥者”號載人深潛器
價值:媒體融合創造傳播效果最大化
根據央視索福瑞收視資料顯示,《一師亦友》目前共播出18期節目,平均到達人數19.4萬,累計到達171.3萬人,在電視端已積累起初具規模的受眾群。新媒體端也有不俗的表現,每期節目在新媒體端分別有文字和影片的雙重呈現,實現優質內容的二次傳播,拓寬節目的傳播渠道,放大節目的影響力。下一步,節目將力爭在新媒體上有所突破,已陸續入住抖音、快手、影片號等新媒體平臺。
《一師亦友》具有很強的新媒體傳播價值亮點,其中的“嘉賓金句”較為典型。在節目中每位嘉賓會與觀眾分享一句“金句”,第一期節目中,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分享了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知道’到‘做到’的距離”,而當期節目也是以這句話為核心延展開來。嘉賓的金句不僅是人生的總結,更是思想的昇華,放大了節目內容的深度和價值,更符合短影片平臺碎片化傳播的特點。匯聚每位時代人物的思想光芒和精神力量,廣泛傳播兼具時代溫度和思想深度的優質內容,傳播自信與正能量,這正是《一師亦友》的價值所在。
(作者:李玥 北京電視臺新聞中心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