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危機面前,國共在張學良等人的努力下結束了內戰,最終形成了統一戰線,大家的目標只有一個:將日本侵略者從中國的土地上趕出去。
由於名義上需要統一的番號,所以紅軍在接受改編後,誕生了一支名為“八路軍”的部隊,他們在作戰時敢打敢衝,沉痛地打擊了日軍侵略者,為抗戰地勝利做出巨大貢獻。
而八路軍中最悲壯的主力團,團長和營長全戰死,副團長成為了二野的頭號虎將。
活躍在太行山上的勇猛部隊
1937年9月,根據中共中央的部署,八路軍決定在太行山一帶建立起抗日根據地。
七七二團在團長葉成煥的帶領下,跟隨三八六旅開始行動,部隊先是渡過了黃河,再向太行山地區挺進。
葉成煥
值得一提的是,這位團長葉成煥是於1914年出生的,參加革命是在1929年,從鄂豫皖中奮鬥開始,他從連隊指導員一路升到師政委的職務。
別看他年齡小,很多老紅軍戰士都覺得他的身上有一種勇敢和剛毅的性格,而且在過去的紅軍期間,他不僅能果斷指揮部隊戰鬥,還表現出異於常人的冷靜,正是這種能力,讓組織上把他看得非常重要。
在葉成煥的帶領下,部隊剛剛出發不久,便打了一場硬仗。
在山西和河北的交界處,有一地名為“井陘”,這個看似不起眼的鎮子,在抗日戰爭年間可謂是軍事重鎮,而且在它的不遠處,有一個“長生口”。
日寇也知道,這裡正是晉冀來往的“兵家必爭之地”,所以,日軍二十師團和一零九師團從井陘向西進發,準備夾擊娘子關的國民黨部隊。
指戰員很快便從日寇部隊的行動軌跡中看出了端倪,大家也斷定他們就是要去攻擊國民黨曾萬鐘的部隊。
國共已經合作,看到曾萬鍾難逃一劫,娘子關即將告急,從全面抗戰的角度,八路軍也應該將曾部保下來。
為此,陳賡親自命令葉成煥帶領七七二團集結在距離井陘不遠處的於家溝,伺機而動。
陳賡
由於紅軍時期,葉成煥就非常善於打夜戰,所以有一天天黑以後,他命令副團長率領兩個連的兵力,去長生口設伏,如果敵人來犯,那裡是必經之地。
在戰士們準備登上西邊山坡的時候,就看到一箇中隊兵力的日軍已經從井陘出發,向西前進,這對於伏擊隊來說,是一次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於是,一場對日寇而言突如其來的襲擊開始瞭然,日寇被打得暈頭轉向,他們一邊盲目還擊,一邊四散撤退,伏擊隊的戰士們馬上衝了出來,緊緊追著日寇,將他們打到了長生口旁的一處打穀場上。
這次戰鬥總共持續了半個多小時,由於天黑,一些日本敗兵還是伺機逃回了板橋,其他人基本都被當場擊斃。
七七二團也順利繳獲了大量武器彈藥,用了四匹馬車,才終於將全部物資運回。
首戰告捷,無異於大大增強了戰士們的戰鬥決心。
接下來,七七二團一鼓作氣,相繼在石門、馬山村等地繼續伏擊日軍,此時的日軍也被徹底搞蒙了,不知道什麼樣的部隊能打出這種出其不意的仗。
陳賡也沒有看走眼,這支葉成煥帶領的七七二團就是他眼中的主力團。
經過多次激戰,葉成煥的軍事才能也被充分發揮出來,他已經徹底明白了日軍的活動軌跡。
太原失守以後,日軍將主要精力集中在山東這邊,而且,延安方面已經來了報告:華北的國民黨主體正規戰爭已經結束,接下來游擊戰會成為主體。
此時的太行山,已經跟戰士們剛來的時候有了巨大變化,四處都是烽火狼煙。
而且日寇的胃口已經時越來越大了,他們調集來四個師團,數量加起來甚至超過了3萬人,他們想繼續攻佔臨汾、運城等重要地區。
雖說是游擊戰為主,可日軍步步緊逼,這種局面若是繼續下去,勢必會造成非常被動的局面,所以徐向前決定,讓手上的部隊集中兵力,共同消滅還停留在井陘的守敵,這樣可以限制日軍的繼續行動。
徐向前
三八五旅和三八六旅兩個旅在領取了任務以後,馬上召開了幹部會議,決定“攻城打援”。
作為八路軍的主力團,七七二團很快接受了任務,他們負責重新回到長生口一帶,再打一場伏擊戰。
戰士們頂著凌冽的寒風,匍匐在前沿陣地上,當敵軍援軍200多人乘坐8輛汽車從東邊急速駛來的時候,葉成煥雙眼放光,大聲喊道:“打!”
日軍一心想著支援前方,完全沒有預料到半路上還能殺出伏軍,竟然還是在長生口這個位置上,所謂兵不厭詐,看來並不適用於日寇。
這次戰鬥,總共持續了半個多小時,日軍一名少佐都當場斃命,戰士們在清點戰利品後發現,這裡面除了常規武器,還有3門迫擊炮和2挺重機槍。
後來,七七二團宛若“夜老虎”般,又打下了多場漂亮的伏擊戰。
到了這個時候,日軍已經不得不去思考後方的事情了,在他們眼裡,這幾股部隊規模不大,採用的大多還是游擊戰術,可出其不意的打擊確實讓他們過於難受,因此,在1938年4月初,日軍集結在一起,準備圍攻抗日根據地。
在這期間,“長樂村”一戰可謂最為慘烈。
在雙方遭遇後,七七二團馬上衝上敵人陣地,在七七一團的配合下,兩軍南北夾擊,圍住了一千五百多名敵人,最終分隔圍殲。
不過,這場戰役打到後期,雙方都已經開始了白刃戰,死傷都不小。
對於七七二團的戰士們來說,最初的任務已經完成,而且還有上千名敵人正從遼縣方向增援而來,想要全殲日寇已經是沒有把握了。
為了不讓戰士們白白流血最終陷入困境,時任師長劉伯承下令讓部隊向後撤退,並且派出了一支部隊在前方迷惑敵人。
劉伯承
葉成煥很快接到了來自劉伯承的命令,他下令部隊立刻打掃現有戰場,裝運一些戰利品,然後迅速撤離。
為了能保障部隊能夠順利後撤,葉成煥不顧危險,親自登上了一處高坡,拿出望遠鏡檢視遠方敵人的增援情況。
在看到敵人已經非常接近的時候,通訊員看到葉團長遲遲沒有下來的意思,便連忙上去勸說道:“葉團長,高坡上太危險了,趕緊下來!”
葉成煥並沒有把通訊員的話聽進去,他反而還在焦灼地注視著前方,只是動嘴說:“你們趕緊撤,我在這裡也能看得比較清楚。”
考慮到部隊已經能夠全部撤離的情況下,葉成煥這才快速走下山坡,朝著隊伍的方向趕去。
怎料,剛往下走了兩步,一顆子彈從他的衣服旁邊穿過,葉成煥立馬感覺到了危險來臨,不過還來不及反應,另一顆子彈直接擊中了他的頭部,他當即倒了下來。
戰士們看到葉團長倒下了,紛紛衝了上去,將團長趕緊往山下抬。
大家聽到葉成煥唯一的遺言便是:“隊伍呢?隊伍呢?”
他犧牲了,終年24歲。
要知道,正是由於葉成煥的帶領,七七二團成為八路軍中最“悲壯”的團,他們執行的任務大多是極度危險的伏擊戰,要打敵人個出其不意,無異於虎口拔牙。
而剎那之間,多次在生死邊緣打轉都大難不死的葉成煥,就這麼倒下了。
師長劉伯承聽說了這個訊息,趕緊一路跑到擔架面前,看著鮮血直流的葉成煥,劉師長再也忍不住了,他將自己最愛的戰士死死抱在懷裡,流著淚呼喊著英雄的名字。
朱德總司令聽說葉成煥犧牲後,也專程來到郝北村,向遺體告別。
七七二團的靈魂人物,就這樣離開了他的戰友們,太行山上多了一處新墳。
除了團長之外,七七二團有三位營長也犧牲了,他們分別是一營營長丁思林,犧牲在雲族鎮與日軍的戰鬥中;二營營長郭國言,在武鄉縣太有鎮反擊日寇“掃蕩”時戰死;三營營長易良品,於河北西高莊一帶壯烈犧牲。
不過,這支勇猛的團隊並沒有因為葉成煥的離開而消沉,他們迎來了自己的新團長:王近山。
朱德
二野頭號虎將,正是從七七二團中走出來的
當年長生口首捷,正是因為葉成煥命令副團長帶著兩個營前去伏擊,最終副團長抓準了戰機,才拿下了這場戰役的勝利。
而這位副團長,就是王近山,他在七七二團中也有著很高的威望。
王近山
其實,王近山和葉成煥是有相似之處的,他們都非常“敢打敢拼”,戰鬥時始終衝在前頭,讓這支隊伍富有極強的戰鬥力。
根據老戰士的回憶,葉成煥是一位有勇有謀的領導,由於多次負傷,所以身體看上去比較弱,因此在人們的心目當中,他更像是一個文弱書生,可實際上,每次戰爭期間,他總是衝鋒在前,撤退在後,正是因為他的存在,讓七七二團的戰士們個個都鬥志旺盛。
王近山在接手七七二團以後,也讓這支部隊保持了很高的戰鬥力。
那會,由於經常能聽到“日軍的軍事實力極強”這樣的話語,王近山直接表示:我根本不信日軍不可戰勝這個邪!
那幾場漂亮的伏擊戰,全部都有王近山的參與,軍事能力也被充分體現出來。
隨著戰局的不斷變化,抗日戰爭也漸漸進入相持階段,王近山於1942年接手了386旅旅長的職務,第二年就順利當上了太嶽軍區第二分割槽司令員,而他的直接領導人,正是陳賡。
王近山率領部隊很快打到了豫北地區和冀南平原,殲滅了一大批日軍精銳,這些重大勝利也讓日軍怒不可遏,更是直接指出:“專打386旅!”
王近山不僅會打硬仗、伏擊,還會經常打出來一些出其不意的勝仗。
比如在1943年的時候,王近山接到上級指令,讓他的16團趕緊回到延安去保衛黨中央,王近山知道事關重大,也一刻都不敢耽擱,立馬踏上了行程,結果在知道臨屯公路有日軍透過的時候,他決定打一場。
經過勘察,王近山得知附近有一處韓略村,是打伏擊最為理想的地段,不過這場仗也是有難度的,如果打久了,附近縣城的敵人很快就會包夾過來,那麼局勢就相當不利了。
在他的指揮下,16團戰士們很快進入了預設的伏擊區域,等了四五個小時,才終於等到了一排日軍車隊,他也意識到,時機已到。
隨著一聲槍響,部隊很快就衝了出去,前方的日軍負隅頑抗,王近山採取了“分割包圍”的戰術,很快讓日軍陷入了迷茫:到底是顧頭還是顧腚?
崗村寧次後來得知自己被“順手牽羊”了,勃然大怒,對手下表示:無論如何,都要把這支參與打伏擊的部隊徹底消滅掉。
崗村寧次
還好是打贏了,延安的《解放日報》還專門寫下了一篇文章,稱讚了這件事,王近山的大名也算徹底打響了。
後來,在解放戰爭開始後,王近山擔任了第六縱隊的司令員。
當時蔣介石已經下了死手,三十八萬大軍壓境,企圖佔領魯西。
如果不應戰,那麼解放軍很有可能要回大別山去了。
在整個中原戰局即將發生變化的時候,王近山站了出來,擲地有聲地說:“我們縱隊打,王近山在這立下軍令狀,6縱是最年輕的,拿我們去拼!”
當時鄧小平聽到這樣的發言後,萬分激動,說:“我支援你!”
在戰鬥中,王近山也確實拿出了本事,將敵人的防禦體系誰年間瓦解,緊接著,劉鄧大軍對殘部進行追擊,很快對方的整3師全軍覆沒,而且趙錫田本人也被活捉。
這場戰鬥的勝利,是以鮮血換來的,隨後,一篇名為《蔣軍必敗》的社論指出:定陶戰役的勝利,是繼中原突圍和蘇中大捷後的另一次重大勝利,起到了扭轉局面的重要作用。
在戰略反攻階段,王近山又表現出了“謀”的一面,當時白崇禧認為王近山應該會從東南面進攻,抓緊修築工事,並且集中了所有的注意力。
可沒想到,王近山的部隊竟然從堅固的西門闖了進來,當部隊一進來,襄陽城內的守軍頓時亂作一團,這場戰役,也成功剿滅了兩萬多敵人。
白崇禧
在淮海戰役中,王近山帶領6縱的戰士們合圍了黃維兵團,奠定了淮海戰役的勝利。
後來,晉冀魯豫野戰軍改稱為中原野戰軍,並且編入第二野戰軍,下轄三個兵團,王近山擔任二野第三兵團副司令員的職務,最終參加了渡江戰役和西南解放戰役。
到了這裡,這位從七七二團走出來的王近山,最終成長為二野頭號虎將。
而他本人,也在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被授予了中將軍銜,可以說,他的個人成長,和老團長葉成煥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