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依
《長津湖》在國慶檔上映,截止10月2日,票房已破7億,豆瓣評分7.6,可以說,是大獲全勝 。
事實上,此前的電影《金剛川》,也是一部反映抗美援朝題材的軍事電影,由管虎等人聯合執導,張譯、吳京等人領銜主演,可是卻被廣為詬病。
為什麼?
都是軍事戰爭片,它怎麼就失敗了?並且口碑極差?
原來啊,它出現了許多與真實歷史相悖,錯誤的常識。
而且,從立項到上映,僅用了2個多月的時間就完成了,於2020年10月在中國內地正式上映。
如果不是為了蹭“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七十週年”這個熱度,應該是不會如此倉促地拍攝和著急上映的。
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這部電影不可能拍得那麼淋漓盡致,肯定存在許多瑕疵和難以解決的問題。
即便是如此,瘋狂的國人們還是貢獻了十多億票房。可見導演管虎和主演吳京,是如何善於把握人心,靠此賺足了噱頭,也成為疫情期極少數上映的電影之一。
作為一個商業導演,管虎等人無疑是成功的,就如電影《八佰》一般。但也隨著不斷的質疑,讓類似的軍事電影產生嚴重的兩極分化情況。
反方認為,既是戰爭電影且有據可依,那就應如實的還原歷史真相,而不是模稜兩可的講述一個模糊的故事。
支持者認為,不要過分地去較真歷史,電影允許有部分的誇張。我們要看的是那種大無畏的捨身精神和戰爭場景。
我認為,戰爭片講述戰爭的部分,必須是嚴謹的。
不但是文學作品,任何題材的表現要儘可能的還原歷史,這是毋庸置疑的,因為歷史不容任何無意義的刪減。
至於額外新增的愛情,青春等題材,純屬有畫蛇添足之嫌。
就如某華一樣,用慢鏡頭來反映戰爭的殘酷,企圖用文藝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審美和價值觀,豈不知本身已是落了下乘。
電影《金剛川》中出現了明顯的幾處錯誤,嚴重的違背了歷史事實,讓這部電影效果大打折扣。
這也是大家對此部電影褒貶不一的緣由之一。
至於哪裡錯了,我們從以下幾點來說明一下,有助於大家更好的理解。
一、對故事表述的時間是錯誤的
首先來交代一下戰爭的背景。
根據旁白可以得到以下資訊:時間是發生在1953年7月中旬,地點是金剛山,事件是“金城戰役”。
可是筆者查遍了所有抗美援朝公開檔案,直接與這個橋有關的事件就是:1953年夏季戰役的第二個階段。
這個階段的一部分任務是奪取南朝鮮軍第5師和第8師的防禦陣地,擔任主攻是志願軍第60軍,時間是5月27日至6月15日。
而到達攻擊位置只能透過金剛山上的一座橋,也就是電影《金剛川》中的那座橋,他的名字叫巖裡大橋。
歷史上的“金城戰役”是在1953年夏季反擊戰役的第三個階段打響的,時間是7月13日至27日。
透過兩者時間一對比,明顯出現了錯誤。
或者換個說法,這個故事張冠李戴了,把第二階段發生的故事強加在第三階段上。
再從地圖上看,第三階段主要的戰事發生在西面而非東面。
實際上“金城戰役”算是志願軍的一個不成功的戰役。
那時聯合國軍已經在準備談判了,然而在俘虜交換問題上達不成一致。南朝鮮的李承晚擔心談判結果對其不利,就主動挑起戰爭。
而志司也希望再透過一場戰役來增加談判的籌碼,擴大戰爭結果,於是就有了“金城戰役”。
雙方的兵力部署是這樣的:
志願軍:20兵團指揮的5個軍和打配合的一個軍,共計6個軍。在1953年,一個軍有4萬人是可以保證的,那麼6個軍至少也有23萬人(少配了一個師)。
南朝鮮:官方說是4個師,按照美軍一個滿編師的編制計算,一個師1.5萬人,合計6萬人。實際上參與防禦的南朝鮮軍有6個師,還有增援的3個師和一個空降團,共計14餘萬人。
用1.6倍的兵力來攻打敵軍,花了半個月的時間,結果僅是打殘了這幾個師。自身傷亡情況,根據官方給出資料是3.3萬餘人,而實際的結果應該是6-7萬餘人,韓國傷亡在5萬餘人,真可謂是得不償失。
戰果就是把戰線向前推進了9公里。
此役結束後,雙方再也無力擴大戰果,於是簽字談判朝鮮戰爭結束了!
倘若有疑問,可以看看這本書。
書裡裡就很詳細地記錄,志願軍在朝鮮的傷亡減員情況。
也就是說,這個故事可講可不講,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
因為歷史對這段事件的描述就是,一個為討好美國人而導演的一場作秀。
為什麼不再拍像“九一八事變”類似的電影?
是因為沒有可以表現的大劇情。
倘若敢講述,因為不抵抗政策導致的東北淪陷長達14年之久的故事,就要得罪很多人了。
二、高射炮數量及佈局的錯誤
到1953年的時候,志願軍共有4個高炮師在朝作戰。
除卻正常的城市佈防之外,共計有5個高炮團、32個高炮營在一線作戰。
一個軍高炮平均的配置是每公里為13門。在金城戰役期間,高炮63師的607團是配屬給20兵團協同作戰的。
一個高炮團至少配置有36門37高炮,12-16挺高射機槍。
要掩護一個師過江,尤其是擔任戰略縱深作戰的橋樑,不可能僅有2門高炮來拱衛。
實際上,就在大橋的兩岸,是有一個高炮營在守衛的,至少有16門37高炮和12挺12.7毫米高射機槍。
編劇企圖用極少的數量對比,來講述主線人物的悲壯故事,非但毫無意義,且對歷史的不瞭解,則顯得稚嫩無比。
三、飛機特效的錯誤
就影片中出現的美軍飛機外形來看,是有著明顯的倒海鷗型機翼。這一點非常好辨認,它就是—F4U艦載戰鬥機。
F4U戰鬥機是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在二戰期間裝備的一種螺旋槳戰鬥機,該機效能優良,火力兇猛,完勝日軍“零”式戰鬥機。
到了朝鮮戰爭時期,雖被更加先進的噴氣式戰鬥機所取代,不過美軍仍然將其作為近距離支援用的攻擊機來使用。
在影片中炸橋出現螺旋槳飛機,這個沒有毛病。
但美軍飛行員竟然戴了牛仔帽,這就有點過分了。因為飛行員頭盔最重要的功能是通訊,及保護頭部。
夜間出現了戰鬥機轟炸和偵察的場景,也屬於錯誤百出。雖然美軍有夜間戰鬥機,但是主要的攻擊物件是攔截轟炸機。
而夜間我們的重要設施是要進行燈火管制的,就是為了避免燈火引起的轟炸。
沒有燈火引導,戰鬥機就是瞎子,所以夜間戰鬥機,在夜間一般不執行戰鬥轟炸任務。
另一個,能在夜間執行任務的戰鬥機在航母起降,是需要多麼高的技術和意識。
第三個,能在夜間被高炮擊落,則是有多麼大的黴運。
四、高射炮的射擊表達錯誤
志願軍所用的高射炮,是購自蘇制M1939式37毫米單管高射炮。採用5聯裝彈夾供彈,單炮攜彈量200發,初速880米/秒。
一門炮為一個炮班,編制8人,缺一不可。
作為增加談判籌碼的一次重要戰役,607團配給的每門高炮的炮彈,不可能不夠一個基數!
通常高射炮一定會以數量組成交叉火力網,以數量優勢來彌補機動性、空間上的劣勢。
也就是說,用兩門炮來守衛一座橋,又沒有火力交叉配合,這簡直是不可思議。
更離譜的是,在夜間既無探照燈,又是單炮打擊,肉眼能發現飛機已屬不易,何況還要打中?
要知道,官方給出的資料,一門37高炮要用905發炮彈才能擊落一架飛機。
這個資料是用一個連,組成的火力網得來的。你一個人在夜間操作一門炮,用僅剩的一發炮彈就能打下飛機,這是何等的神編劇。
五、有關於橋的表述是錯誤的
金剛川河上的那座橋的確存在,因在一個叫巖裡的渡口處,所以叫巖裡大橋。
大橋不是在金城戰役前才開始修建的,而是在整個夏季反擊戰役就已經在修建了。
大橋的作用,是確保第60軍在夏季攻勢作戰時的彈藥物資等補給,能夠順利運輸到一線。
並非像電影裡講述的那樣,架橋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大部隊順利趕到前線。
既是補給大橋,肯定就不是浮橋之類的,而是載重橋。
下面的兩張圖就很清晰地說明,這個橋是要透過汽車的。
這個橋承擔的任務就是輸送補給,提供一個軍的補給,單靠人力是遠遠不夠用的。
這座橋的確是木質的,但非電影中表現的那樣,類似浮橋一般,中間是有孔洞的,單靠人力來做基樁根本不可能。
不要為了表現所謂的大無畏和捨身精神,而隨意的編纂故事。
六、故事劇情拖沓無比
一個故事需要反覆講述三遍,我都直接搞蒙了,也看不懂了。
能如此的講述一件事,足以說明這個戰爭的主線很是單薄,經不起時間的推敲。
劇情已經沒有餘力再講述下去的時候,只能透過不斷的切換視角來拼湊時間。
製作時間的緊張和專業知識的缺乏,讓整部電影情節顯得蒼白無力,也讓導演無法把電影格局做大,只能將鏡頭侷限在兩點之中。
而劇情的先天不足,也限制了大場面上的展現,這讓觀眾失望不少,同時也有不小的心理落差。
這也是票房無法再升的主要原因所在。
作為一部商業電影,能有十億的票房已屬不易,但三星及以下評分佔比到了59%,已經說明這部電影的確是投機取巧了。
憑藉著前期的鼓動宣傳賺足了無數眼球,也讓幾天的票房大賣,等觀眾回過味來了,便被打入地獄了。
倘若再有這樣的電影,大家肯定會三思而行了。
我是紫依,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