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齦齦辯證白首中國之不死,乃在汲汲孕育青春中國之再生。”
在那樣一個水深火熱的年代裡,國家動盪不安,人民朝不保夕,無數的愛國戰士湧現出來,甘願為了他們的祖國奉獻一切,甚至是生命也在所不惜。
李大釗先生用他滿腔的熱血創作出的《青春》時至今日再拜讀,都會讓人感到激昂與震撼。
更不要說在當時那個年代裡的青年們了。
原本就心憂祖國的他們,正愁自己壯志不能酬,熱血無處撒,鬱郁不得志,不知能為這個國家做什麼的時候,李大釗先生的這篇《青春》就成為了他們心中的燈塔,為在海上漂泊無定的他們指明瞭方向。
李大釗
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邱清泉,1902年出生在蒲州一個普通的家庭裡,但他並不是一個普通的人。
邱清泉
他從小就表露出過人的才情,他成績優異,熱愛讀書,精通英語、德語等外國語種,所以閱讀了大量的外國書籍,也讓他的思想得到了很大的啟發。
“五四”運動後,中國的青年們愛國情緒空前高漲,國內愛國精神空前團結, 邱清泉也是如此,他迫不及待的希望可以為這個生他養他的國家奉獻自己的一切。
當時,在孫中山先生的組織策劃下,中國的正統軍校黃埔軍校創立了,大批大批的愛國青年都決意參軍,為保護自己的祖國而奮鬥,邱清泉也不例外,他滿懷著熱血,在“到革命的黃埔去”口號的鼓舞下,他毅然決然的投考黃埔,並從黃埔軍校二期工兵科畢業。
從學校畢業後,他順理成章地參加了國民黨的隊伍。
1938 年 10 月,二OO師擴編成了第 5 軍, 是後來國民黨軍隊的五大主力之一,軍長是杜聿明,邱清泉任該軍新 22 師的師長。
這支軍隊裝備精良,紀律嚴明,訓練嚴苛,兵強馬壯。
軍隊信奉“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的鐵訓,邱清泉學習了很多西方軍事理論技巧,用相當嚴格的要求對待他的軍隊,以至於在 次年的軍隊校驗中,軍事委員會校閱評定邱清泉所帶領的第 5 軍居西南各軍第一。
他擅詩詞,好文學,不僅是一位軍事家,更是一位儒士。
這便是中外文化相互學習時最好的狀態,讀外籍,學思想;但卻保留國人本心,只是借鑑,而不獻媚;只是學習,而不崇拜。
喜好軍事研究和詩詞創作的他先後撰寫了《教戰一集》、《教戰二集》等一系列軍事著作,也寫下了不少發人深省的詩句,真可謂是才華橫溢的軍中秀才。
他曾經寫下鬥志昂揚的五律詩作:
“歲暮克崑崙,旌旗凍不翻。 天開交趾地,氣奪大和魂。 烽火連山樹,刀光照彈痕。但憑鐵和血,胡虜安足論。”
字裡行間就能看到一個少年的英氣和勵志保家衛國的決心。
正是有這樣的膽識和魄力,邱清泉也被尊為“黃埔十大名將之一”。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盧溝橋事變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無數的愛國戰士們不畏流血犧牲,只為保護自己的祖國。
邱清泉也帶領著他的軍隊奔赴到抗日戰爭的第一線。
1938年3月,邱清泉任由陸軍裝甲兵團擴編而成的二OO師的副師長。
同年5 月,他又兼任突擊軍第一縱隊司令,奉命率領機械化縱隊去參加蘭封戰役,對抗隴海鐵路進的日本陸軍第 14 師團。
9 月,他又率領機械化縱隊參加信陽戰役,並且身先士卒,親自帶領裝甲兵深入敵後,使得日軍軍心大亂,各個惶惶不安。
但是,男兒們背井離鄉保家衛國,家中的親人們也是很難能顧及到的。
在與日軍冒死拼殺的時候,他家中的父親不幸因病去世了。
聞父親病歿,邱清泉悲痛萬分,卻又無可奈何,不能在父親面前盡孝已是愧疚萬分,父親臨死前都沒有看到他一眼,如今又不能為父親奔喪祈福,邱清泉哀思如潮,只能化悲憤為滿腔的力量,更加奮勇地殺敵,保衛國家,以報答父親的養育之恩。
著名的崑崙關戰役是國民黨為數不多的大獲全勝的戰役之一。
1939年11月24日,南寧失守。
日軍第五師團主力於12月2日發動對南寧東北門戶崑崙關的強大攻勢,企圖攻下崑崙關,開啟北面的缺口,企圖北上繼續侵佔領土。
崑崙關是日軍自南寧北進的必經之地,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杜聿明率領著第五軍第二○○師、新二十二師等精良軍隊首先發起反攻,與日軍展開激戰,力圖守住崑崙關。
邱清泉也率領新二十二師仿效宋朝將士狄青徵儂智高“微服過關”的方法與杜聿明裡應外合。
出發前,他當著所有戰士的面立下“遺囑”“我若陣亡,由廖耀湘副師長為第一代理人”。
杜聿明
這一仗太過兇險,邱清泉已經抱著必死的決心,誓要將崑崙關守住。
17 日,邱清泉攻佔了崑崙關附近的高地,切斷了敵人後路,並與第二○○師、榮譽第一師形成前後夾擊之勢,將敵人層層圍住。
自 20 日起,他們就不斷髮起攻擊,縮小包圍圈,並且成功佔領了三角山等陣地。
到24 日,崑崙關的這場激烈的戰爭已經持續了七天了。
蔣介石 在回電時也強調說:“崑崙關之得失,影響於南寧作戰極巨。”
於是,自 21 日起的一個星期裡,雙方開始反覆爭奪崑崙關周圍的戰略高地。
在這漫長的戰爭中,日軍也明白,崑崙關的重要性,於是發起了前所未有的攻擊力量,堅持要侵佔崑崙關,不惜代價。
兩方戰事變得相當焦灼,激烈漫長的戰爭讓愛國戰士們損失慘重,但是沒有一個流露出畏懼害怕的神情,他們不畏犧牲,前赴後繼,堅韌不拔,堅持要守住自己的國家。
31 日,邱清泉率領著新編二十二師與餘漢謀部第一五九師進行正面作戰,雙方激戰了四個晝夜,在堅持不懈的努力下,終於攻入崑崙關,並完全了收復崑崙關東西兩側高地。
因為沒有達到他們攻佔崑崙關北上的野心,原來對粵北進攻的日軍也調轉方向向桂南進發,企圖幫助他們的戰敗部隊,以重新奪取崑崙關。
連續持久的戰爭讓戰士們身心俱疲,再加上日軍使用化學武器,施放大量的毒氣,這使得部隊傷亡慘重。
所有人都拿出了赴死的決心,誓要與崑崙關共存亡。
1940年1 月 4 日,邱清泉帶領部隊攻克桂南九塘,並於5 日繼續攻擊八塘,戰至 11 日,攻至六落之線。
12 日,崑崙關戰役結束。
在這一場戰爭中,抗日軍共擊斃了日軍八千餘人,其中還包括了幾個日軍少將軍官,兩個步兵聯隊和一個炮兵大隊。
這場戰爭是我國抗日戰爭開始以來首次轉守為攻的戰爭,充分展現出了中華名族不屈不撓艱苦奮鬥的精神,史稱崑崙關大捷。
邱清泉也因在此戰中的勇猛表現,獲得“邱瘋子”的綽號。
然而,可能正是那個“邱瘋子”的綽號應了驗,邱清泉後來的生活也變得並不那麼如意了。
作為一名軍人,他時刻牢記著服從上司命令,遵守軍規的誓言,卻也因此落得了個慘死的下場。
在當時時局人事種種都極不調和的情況下, 上層迂腐愚昧,精於算計,貪慕權力,盡失人心,邱清泉等能征善戰的猛將最後也不免落得失人失信失心的囹圄之中,不能自拔。
多年征戰沙場的他又怎會招架這些?他只一味地聽從上級的指揮,服從命令,繼續戰鬥。
可是那時,他已不是意氣風發的少年郎了,常年的征戰使他的性格更加執拗瘋狂。
在被困後,他依然固執己見,頑固不靈,不願投降。
在邱清泉死時,他的精神已經錯亂了,胡言亂語,不知所謂。
誰又能想到呢?曾經那樣一個躊躇滿志作下“但憑鐵和血,胡虜安足論。”的一個戰士,到死了卻是那樣悲慘的光景。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解放戰爭勝利後,很多國民黨要員及家屬都跟隨蔣介石前往臺灣。
邱清泉的家人也不例外。
但是在前往臺灣的過程中,他的兒子邱國渭卻不願意前往臺灣。
他父親死時,邱國渭正是上海聖約翰大學外語系學生。
1949 年解放軍渡江解放南京時,邱國渭跟他的母親和弟妹跟隨國民黨軍隊一起南逃,前往臺灣。
在福建時因誤會被解放軍包圍,當了俘虜。
當解放軍知道他們是邱清泉的家屬後,便給予了優待,表示會釋放他們,他們要去哪裡都可以,並且還會提供路費,開具通行證。
邱國渭看到解放軍如此地優待他們,很是感動。
有了解放軍的保護,自己的母親和弟妹就都會很安全,再加上自己的學業還沒有完成,邱國渭便決定一個人回到上海繼續讀書,完成學業。
他的母親也很尊重他的決定,便同意他留在上海繼續學習。
於是,他母親和弟妹便去了臺灣,後來又定居了美國。
邱國渭則在1952 年從聖約翰大學畢業後被國家分配到了上海圖書館做外文書籍的採編工作。
他工作勤懇認真,為人平和,並且還順利結婚,娶了一位美麗能幹的妻子。
但是,受到自己父親的影響,即使國家依舊對他十分優待,但是卻管不了人心。
很多人都會因為他特殊的身份辱罵嘲諷他,但是,不同於父親的粗狂豪放,邱國渭始終保持和善謙卑的態度。
很多與他實際接觸一起共事的人都說他工作認真,學習努力,待人親和。
他平時都不大愛說話,只埋頭幹活,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因為他有多年編目的實際經驗,而且外語又好,課上得很好很多學生都非常喜歡他。
有一次,武重年帶學生到中科院圖書館去實習,圖書館負責人在安排學生崗位時,尋問學生他們的西文編目是誰教的,學生都回答說是邱國渭,中科院圖書館負責人聽後直接爽快地說 :“原來你們是邱國渭教的,那你們就直接上崗吧。”
武重年
這足以看出外界對邱國渭學術工作上的認可。
後來,因為他工作認真,上海政協委員武重年對他十分賞識,又加上武重年是上海大學的教授,於是武重年便引薦邱國渭去擔任上海大學的西文編目的老師。
當武重年向黨委書記李慶雲引薦邱國渭時,講了他的家庭情況和個人遭遇,而李慶雲聽後便很乾脆地表示 :“這個人我們要了。”
並且在武重年表示邱國渭住房困難,可能需要一套房子時,李書記又是一句話 :“沒問題。”
武重年趕緊把這個好訊息告訴了邱國渭,邱國渭也十分感動,並且對武重年說 :“我保證,如果調到學校,我退休後再去美國。”
由此可見,他是真的很愛學問,一向穩重的他只有在學問面前才會流露出幾分熱愛和激情。
說來也巧,當時文化局負責社會文化的副局長方行也突然在上圖宣佈,要提拔邱國渭為外文采編部副主任,祖國統一工作委員會委員,不久後又安排他為市政協委員等要職,所以邱國渭去上海大學擔任教師的事只能擱置。
雖然這是黨和政府對他的關懷和政策,但他本人對這些政治一點都不感興趣,只想安安靜靜的做學問。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邱國渭擔任了市政委員等要職後,熟悉邱國渭的武重年還曾對上圖的人表示說:“你們看吧,邱國渭待不長的,遲早要走。”
可能是對於文學太過痴迷,他也不願意再分精力在其他的事情上。
又加上他的妻子在帶學生下鄉學習的過程中突然感冒,又因為醫治不當而去世,只剩他獨自一人撫養他們的三個女兒,心中不免更加落寞。
人到中年,最期盼的不過就是闔家團圓,現如今,妻子已經不在了,牽掛的母親和弟妹又遠在美國,邱國渭心中更加沉悶不安。
於是,他申請去美國探親,很快就得到了批准。
接著他便將自己的一個女兒也一同帶到了美國,讓孩子也見一見奶奶。
在他回來後,說參觀了美國的圖書館,並向美國家人宣傳了偉大祖國欣欣向榮的景象。
他希望可以將中國文化的魅力帶給美國,讓世界人民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此期間,邱國渭還被評為文化系統勞動模範。
在他第二次赴美國探親時,又帶了一個女兒過去,並將女兒留在了美國母親的家裡。
此時,他的身邊人已經大多明白他的意思了,正應驗了武重年的話,邱國渭待不久的,遲早要走。
但是國家和他的朋友們也很尊重他的選擇,畢竟他的母親還在美國期盼著他。
母子已經分離了那麼久了,是時候該團聚了。
果然,在他第三次帶女兒赴美探親後,就再也沒有回來。
現如今,他依舊是在美國與他的母親弟妹一起生活,一家人也可以團團圓圓的了。
雖然他自出國後就斷了與朋友們的聯絡,但是以他對於中華文化的熱愛程度,就不難想到他依舊會在美國堅持他的熱愛,並依舊為此不斷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