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以後,日本人全面進入了東北。在我的家鄉黑龍江省北安市,留下了一些日本人的遺蹟,流傳著日本人做的很多壞事,今天就給大家講一講。
日本開拓團進入北安
1932年6月,日軍侵佔北安地區。作為兵站基地的北安省,在大東亞戰爭時期擔負著最緊要的農、副、林產物的補給,也因此受禍最重。
1936年5月,日本關東軍制定了所謂的"滿洲農業移民百萬戶移住計劃"。大批日本農業貧民源源不斷地湧入中國東北,成為"日本開拓團"。北安地區日本開拓團類別有自警村、集團開拓團、義勇隊開拓團、滿鐵訓練所、勤勞奉仕隊等多種類別,根據偽滿開拓總局統計,1941年底,北安省入植開拓團73個,是偽滿洲國各省入植團數最多的省,尤其是北安、通北二縣,開拓團入值率居各縣之首。 到1945年,日本組織了共計14批次、總數為7萬戶、20萬人的集團式開拓移民團侵略中國東北。
二龍山訓練場是青少年義勇隊在偽北安省(今黑龍江北安)的一個重要實務訓練場所。
二龍山訓練場實行機械化作業,用拖拉機耕地,坐在後面的駕駛員是白俄羅斯人。
播種時節,使用中國的"耬"點種
青少年義勇隊員前往作業場的路上
青少年義勇隊員在烈日下除草
青少年義勇隊員正在收穫馬鈴薯
在青少年義勇隊員的居住地,哨兵端著捷克產的槍在站崗放哨
青少年義勇隊員在屠宰牲畜
青少年義勇隊員在用餐
井臺邊兒,是青少年義勇隊員經常聚會的地方
青少年義勇隊員在戶外理髮
雨天在宿舍內的床上讀書
修建北安火車站
北安站位於今黑龍江省黑河市北安市站前街22號,是濱北線、齊北線、北黑線三條鐵路的交叉點。1933年1月1日建成,時稱“北安驛”,站舍為一棟磚瓦結構、土黃色的平房和一個小樓,現儲存完好。北安火車站承載著上至大興安嶺地區、黑河地區所有縣區通往省城和外地的交通重任,是邊城重鎮黑河通向外界的重要樞紐。
我從小在北安長大,北安火車站站前廣場是我最熟悉的地方,火車站還有一個橫跨所有鐵軌的露天天橋,乘客們坐火時就走到天橋上,然後再分流到各個站臺。長大以後,包括我上大學寒暑假坐車以及後來到部隊後回家探親,仍然是走這個小小的但很古老的火車站。
日軍在北安抓勞工
日軍在北安抓過很多勞工給他們幹活。克東縣的一位普通農民劉芝君,已經80歲了,在日軍佔領東北時,他曾被抓做勞工過著非人的生活。為了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他讓自己的長孫將那段難忘的經歷記錄了下來。
劉芝君被抓去做勞工的那一年才21歲,被抓以後就在北安北邊二井子鎮挖大坑。幹活非常苦累,後來他們又被逼著到車站幹活,裝卸成捆的槍支彈藥和炸彈等。一顆炸彈得好幾個人抬,日本人在那裡看著,不停地說:“慢慢地,慢慢地,小心!”每天早晚日本人只給吃兩遍玉米麵粥,一頓只給一碗,根本吃不飽。晌午給一個半玉米麵窩窩頭,外加一碗菜湯。窩窩頭有拳頭那麼大,卻只有手指頭那麼厚。菜湯是白菜湯、土豆湯,稀稀的,一滴油也沒有。湯麵上浮著一層小飛蟲,每吹一下才能喝一口。
住的就更沒法說了,勞工們兩個隊120人就住一個棚子裡,棚子就是中間搭一個橫樑兩邊用草蓆搭成斜坡的窩棚,裡面是勞工挖的大坑,挖出來的土翻在坑兩旁,踩實了鋪上草就當炕用。鋪子裡躺下後能冰死人。下雨天雨棚子漏,被褥被雨泡溼了,用手一攥直出水。
日本人管得很嚴,平時勞工表現不好就打嘴巴、用扁擔打;要是誰敢逃跑,抓回來就狠狠地打,有的人被活活地打死了。他們還把勞工集中起來看屍首,警告不準逃。
有一個勞工逃跑了,日本人派人去他家找了兩次沒找著,就把他60多歲的父親抓來頂替兒子,還讓他和勞工一起上操,上不好就打,幹活幹不動還打,把老頭兒差點沒折磨死。日本人還把抓回來的逃跑的人頭朝下高高地吊起來,對準大鐵臺扔下去摔成肉餅,無比的暴虐。
北安站轉運了60萬日本戰俘
1945年,蘇聯對日宣戰,150多萬蘇聯紅軍進軍東北,與駐守在東北的日本關東軍展開了殊死戰鬥。戰鬥的結果是關東軍8萬餘人被擊斃,近60萬人成為俘虜。不久,這些俘虜被蘇軍押往西伯利亞從事強制性勞動。很多人都不知道,當時,這60萬戰俘運往西伯利亞的時候,就是在北安火站轉運的。
剛開始時,蘇聯人並沒有告訴日本人真相,而是以送他們回家的名義將大批戰俘從奉天裝上貨車車廂。日本戰俘信以為真,路上還積極幫助蘇方裝卸物資。但當火車開到了一個重要地點———就是我們黑龍江北安火車站以北時,蘇聯人感覺離蘇聯邊境已經很近了,就突然行動,把火車車門全部關死了。直到這時,日本人才意識到事情有異,並猜測出要到西伯利亞做苦役,但那時為時已晚,再想採取什麼行動也沒有機會了。
所以說,正是到了北安站以後,這批日本人在蘇聯的嚴密押送下,真正踏上了黑暗之路。這些戰俘一到蘇聯便被分割到267個戰俘營、2112個戰俘所裡。這樣做能有效阻斷戰俘間的溝通交流,最大限度地預防戰俘集體暴動。同時,蘇聯派出了2萬名精銳部隊看押這些戰俘。在西伯利亞,日本戰俘在槍口下從事採礦石、修鐵路、伐木、挖河道等勞役,每天必須幹活12小時以上。
幹活慢的,偷懶耍滑的,完不成任務的,統統遭到毒打,飯菜也不給吃飽。西伯利亞天寒地凍,蘇聯那時又缺乏物資,自己人都穿不暖,那些戰俘更沒禦寒衣物穿,所以體質弱的不被毒打致死,也會受不了飢寒交迫的生活而死。
部分懂技術的日軍戰俘被強迫從事技術工作以恢復蘇聯的生產裝置。還有大量的戰俘被用於蘇聯的原子彈研製工作,由於缺少防護工具,很多戰俘被輻射而死去。
此外,蘇聯還對所有日本戰俘進行“思想再教育”,在戰俘中秘密發展“眼線”,讓他們監控戰俘,有越獄的、想造反的,一經發現,打不死也會被打殘,這些“眼線”後來回國有部分成為蘇聯的情報員。
這批數量龐大的日軍戰俘直到1956年才被前蘇聯分批遣返回日本,他們中只有40萬左右的人回國,有近20萬戰俘消失在前蘇聯的西伯利亞地區。回國後的日本戰俘有很多人神經錯亂,很長時間內都無法過正常人的生活。由此可見,前蘇聯對待日本戰俘非常狠厲,完全是以牙還牙的態度。雖然狠了點,但是也算替咱們中國人的血海深仇,出了一口惡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