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筆者寫了一篇農村俗語“一戶開兩門,人財都難存”解說的文字。有很多讀者朋友在評論區留言探討說,這條俗語不對,如果一家人住一個院子,通常說來有兩道門,即前門和後門,比較大的多進院子,甚至有三四道門,怎麼說只能開一道門呢?
提出這種疑問沒有錯,客觀事實也是如此,但是,過去俗語的產生,有當時的歷史背景和語言環境。過去民間語言之中的一些字詞,到現在已發生了很大變化。比如,本文要解釋的是一句農村老話:“門要常開啟,戶要常關閉”,就是如此。這句老話中的“門”和“戶”,在過去是指不同型別的“門”,而現在把“門”和“戶”統稱為“門”。這也就是現在人在解讀過去俗語時容易產生的疑惑。讀了這篇文字後,相信讀者在上面提出的那此疑惑就可解開了。
1、民居之中“門”和“戶”的區別
一、漢字中的區別和演變
“門”和“戶”兩字在我國古代,最初的含義都是指門,但是,兩字各有所指。東漢文字學家許慎撰寫《說文解字》:“戶,半門曰戶。”“門,聞也。從二戶,象形。”南宋顧野王撰的《玉篇》:“門,人所出入也。在堂房曰戸,在區域曰門。”《字書》(作者王左中右,2016年6月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一扇曰戶,兩扇曰門。又在於堂室東曰戶,在於宅區域曰門。”後來,“戶”字在漢字的演變過程中,被擴充套件為多種含義,如,人家;門第;戶籍;屋室;洞穴;會計賬冊上有業務關係的團體或個人(戶頭等);姓等。
二、古代風水中的說法
我國古代風水書籍中,“戶”和“門”指不同的門。院子的前門(院子大門),或無院子房屋的前門(堂屋門),都叫門;院子的後門,或者無院子房屋的後門稱戶。按古代民居選址要“負陰抱陽”的說法,門在院子前面,朝陽屬陽,戶在院子後面,負陰屬陰。古代風水學稱之為“天門”和“地戶”,前門為天門,後門為地戶。前面的大門必須要兩扇,後門的戶只能是一扇。這與古代“一扇曰戶,兩扇曰門”的含義是相符合的。
這樣的解釋,相信有疑惑的讀者更加理解了“一戶開兩門,人財都難存”這條農村俗語。一戶不能開兩門,指的是不能在前面開兩道有兩扇門的大門,至於後面的後門,兩邊的側後門,可以根據生活方便的需要,是可以開的,但是,舊時,後門和側後門稱為“戶”,且只能開單扇門,不能開雙扇門。如果一個院子開兩道以上的大門,風水學上認為是“爭權”,造成家人不和,家業難興,人財兩散。
2、過去農村“前門後戶”出入的講究
過去農村,通常有三種院子。第一種,院子有前門和後門,有的人家還有側後門;第二種這種院子只有前門,沒有後門和側後門;第三種,有院子,沒有圍牆,為開放式庭院,也就沒有前門和後門之說。這三種類型的農家院子,因庭院存在差別,在進出院子的講究上也就有很大差別。這裡以封閉型、有前後門的農村庭院(通常為四合院或三合院)來舉例介紹。
過去農村,家居四合院或三合院人家,家境肯定不太差,生活質量來說比較好了,各種講究也就多了。農村人通常喜歡用“愛講究的人家”和“不愛講究的人家”來區分。過去,一些“愛講究的人家”,在院門的進出方面有很多講究。這種講究通常說就是禁忌,有的稱為規矩。下面例舉一些農村日常生活中前門和後門(包括側後門)進出的例項。
一、生產工具進前門的講究
從外面收工回家時,家裡人帶著鋤頭、耙、成擔的空桶、空籮筐之類的生產工具,不管從前門進屋,還是從後門、側後門進屋,不能扛(挑)在肩上,而是要用手提著進門。
這種禁忌的說法,農村有一種“財不走空路”之說,成擔的空桶、空籮筐之類進門,意味挑著空擔進門,會讓家裡不吉利;扛著鋤頭、耙進大門,是對門神不敬。有意思的是,後一種講究,後來演變為一種大門出入的普遍禮節,曾經在城市中流行過一段時間。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腳踏車還是城裡人主要交通工具時,人們進出單位、工廠的大門時,不管是否有門衛,都要從腳踏車上下來推著走(也有站在踏板上滑行的),過了大門後才上車,表示對大門的尊重,也是對單位和工廠的尊重。
二、柴火與挑水進門的講究
從山上砍柴回家,必須從前門進,不可從後門進;從水井裡挑水回家,也必須從前站進,不能從後站進。“柴”的諧音“財”,柴火從前門進去,寓意家裡“進財”。在我國古代風水學中,水主財,挑著水從前門進,也寓意家裡招財進寶。古人有“財不入髒門”、“福不入偏門”,後門和側門均是人們心中的“偏門”、“髒門”(退灰出糞之門,下文有詳細介紹),因此,這兩物不可從後門和側門進來。
有一些人家對地裡的收穫很有儀式感,比如,收穫的第一擔稻穀、麥子、紅薯等糧食,必須從前門進,有向門神和祖先報喜的味道,也是與門神和祖先分享收穫的喜悅。
三、迎客和喜事走前門的講究
過去農村通常來說,普通人家的大門,進了大門也就進了院子,沒有過多複雜的進門儀式了。而一些比較講究人家的,比如,長江流域的一些農村古民,前大門之中門中有門,分為中門和側門。進了大門後,正中通往院子的門為兩扇門,通常情況下中門是關閉的。中門兩側(以一側居多,一般為進門後的左側)為沒有門扇的通道,稱為前門側門,也就是進了大門後,向左或向右拐就進入了庭院內。
普通客人從大門進入後,走出側門。當家裡有貴客上門時,開啟中門迎接,這也是過去農村這些人家待客的最高禮儀了,類似於古代官庭中的傳統禮儀。
農村娶親,接初婚的新娘子進門,必須走前大門,有中門的人家必須開中門迎接新娘。舊時,有一些農村娶妻時,如果是迎娶再嫁女,或者小妾,通常不能開中門,而是走前門側門,而有的地方則走後門,或側後門。
四、出門的講究
農家院子,生活的不僅只有人,還有家禽家畜。人生活就要吃喝拉撒,吃飯要燒柴火,殘留草木灰,拉撒積起來做農家肥,家禽家畜生活的排洩物也要積在一起,是農家之寶,用來肥田肥地。這些農家肥,過去農稱為“退灰出糞”,通常來說不能從前門走,要走後門或側後門。沒有後門和側後門的人家,那就沒辦法了,只能走前門。
過去農家,有“牛是半個家”之說,意思是說,牛既是主要的生產工具,也是產生的主要“勞動力”,因此,牛是家裡財產的一半。通常農家院子都有牛欄,用來關牛。農家每天都要放牛出去吃草,春夏秋三季早晚放一次,冬天則要放一整天。因此,家裡的牛每天都要從院子出入。過去,很多農村規矩,牛不走前門。過去,農村忌諱牛闖進堂屋,認為很不吉利。牛又喜歡喝人尿,特別是黃牛更是如此,喜歡闖入放尿桶的地方。因上,牛有牛路,牛有牛門。為防止牛進入天井,一些農家要開一側後門,專門給牛通行,通常也是“退灰出糞”行走之門。
客人到家裡來,來的時候走的是前門,去的時候也是走前門,迎客的時候是怎麼樣的接待規格,走的時候也是怎麼樣的送客規格。比如,來的時候開中門相迎,走的時候同樣開中門相送。
家裡兒子娶親,去接親時,接親的隊伍要從前門的中門出門;家裡的女兒出嫁時,要開前門的中門送親。家裡老人去世後,出殯時,要開前門的中門送行。
總之,以上只是例舉了部分農家院子前門後門出入的講究,而不同的地方,講究又有所不同。而現在農村民居院落的結構和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地方習俗也發生了變化,有一些前門後門的出入講究也發生了很變化,過去農村的一些講究已經消失了,只有部分儲存下來。
3、為什麼說“門要常開啟,戶要常關閉”呢?
這句老話的意思是說,院子前面的大門要經常開啟,院子後面的後門要經常關閉。
在農村,通常來說,被稱為大門的有兩道,一道是院子大門,另一道是堂屋大門,均為兩扇門對開。按照過去農村規矩,堂屋的大門,每天天亮時要開啟,天黑時要關閉。即便全家人在外面走親訪友,需要在外面住幾晚,也要委託其他人每天關門和開門。其中的民俗說法,白天關閉堂屋門(包括半掩堂屋門),只有遇到家裡老人去世時,因為要為老人沐浴、換衣服,才把堂屋門關閉。因此,農家人認為,白天無故關堂屋門就很不吉利。如果長期關堂屋門,就更不吉利,民間有“關門絕戶”的說法,指的就是堂屋門。
院子的前大門與堂屋門不同,人出門時,隨手關門前大門,外出的時間較長,比較下地幹活、外出有事,不僅要關前大門,還要落鎖。舊時,農村男人外出後,只留女人和小孩在家裡,通常也要把大門關上。保護庭院安全本來就是前大門的功能之一,因此,白天把門大門關上也是沒有什麼民俗忌諱的。
“門要常開啟,戶要常關閉”的民俗含義,過去農村風水學上認為,前門屬陽,後門屬陰,前門為進氣之口,後門為出氣之口。一是說,進院子的人不能從前門入,從後門出,這叫“陰陽相通”,“必主孤寡”。二是說,一座庭院能“藏風聚氣”為佳,前門常開,會時時進入新鮮空氣,保證庭院之氣的活力。而後門常開,庭院就會漏氣,家運很難好起來,甚至會敗落。
這種說法當然是用來嚇唬人的。事實上,這還是一家庭院的安全問題。開後門的目的是為了方便自家人的生產和生活方面的出入。如果外人從前門進,後門出,整個庭院的情況一覽無餘,沒有家庭隱私可言。農村有一句老話“家窮有三擔”, 意思是說,一個家庭再窮,家裡總有一些值錢的東西,更何況庭院有前門和後門的家庭,並不是條件很差的家庭,家裡值錢的東西就更多。如果後門開著,就為那樣小偷小摸的人提供了方便之門,是家裡最大的安全隱患。
另外,“門要常開啟,戶要常關閉”這句老話,還含有農村家庭與村鄰交往的一種技巧,是過去農村人們的一種經驗之談。
前門常開啟。居住在村裡,不可能與鄰里之間“老死不相往來”,要經常與村裡人正常來往,家裡才有人氣。在農村,如果一個家庭,村裡人有公益之事不參與,村裡人家的紅白喜事也不理睬,萬事不求人。老話說“人情像拉鋸,你來我去”,通常來說,農村的人情是做出來的,你不去做,人家也不會上門來。平時什麼人情也不去做,等到自家有紅白喜事的時候,人家自然不會上門,這樣就會門庭落冷,誰也不會白白地來捧場。
戶要常關閉。家庭成員與人交往時,要多與走正道的人交往,不要與人走歪門邪道。同時,也要紮緊自家的籬笆,緊鎖後門,讓人乘虛而入,主要是防止自家後院出問題。
現在的農村,正經歷著一場歷史鉅變,人們紛紛離開農村,長年到經濟發達的城市去謀生。過去農村的一些傳統習俗正在嬗變、消失。比如,一些人家因長年在外打工,有的一年之中,只有過年時才回來幾天,有的幾年都不回家一趟。以前不能關的堂屋門,現在長期緊閉,前門和後門也大門緊閉,由鐵將軍把門,門前已是芳草萋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