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電影《長津湖》上映,首日票房就突破了2個億,第二日突破6個億,其宏大的戰鬥場面、表演出色的演員、細節到位的道具和置景,做到了國產戰爭電影又一個高峰。不過,很多人對裡面出現的志願軍密集衝鋒鏡頭感到很不滿,並認為導演太菜了,歷史上真實的戰鬥中,我軍進攻應該是三、四個人組成一個戰鬥小組,交替掩護前進的。
其實,無論“三三制”,還是“密集衝鋒”,都是一種戰術。俗話說“兵無常勢”,在戰爭中什麼事都不是絕對的,在有必勝把握的前提下發動集團衝鋒,更加有利於提早結束戰鬥,此所謂“兵貴神速”。在電影《大決戰》裡,就有很多集團衝鋒的畫面,要知道,《大決戰》可是經典電影,有3名開國將軍擔任了軍事顧問。
所謂的“密集衝鋒”、“集團衝鋒”,在軍事上叫做“窄正面突擊”,最早使用者是二戰中的德軍。具體的做法就是在選定的突破口集中大量兵力,尤其是火器要對防禦方形成絕對火力優勢,德軍甚至拿坦克排成密集陣型,形成衝擊箭頭,但是後期雙方反坦克工事體系完善之後,坦克當箭頭基本也衝不動了。比如在庫爾斯克大會戰中,德軍的黑豹坦克第一天就因此報銷得差不多了。
而蘇軍在後期反攻中,也學會了這一戰術並且依照自己部隊的特點加以改進。和德軍坦克部隊衝擊不同,蘇軍後期執行突破任務的幾乎全是步兵部隊,甚至出現了整連整營全配衝鋒槍的衝鋒部隊,步兵撕開口子後,坦克部隊再沿突破口魚貫而入。蘇軍這麼打一個特點就是在突破口方向集中大量火炮,為撕口子的步兵壓制對方縱深火炮和兩翼的火力點,避免衝擊的步兵遭遇交叉火力射擊。
而我軍的集團衝鋒與德軍、蘇軍比,突破口方向正面選得最窄,因為咱們“鋼少氣多”。雖然無法像蘇軍那樣超量堆火炮,但在突破口兩翼實行佯攻吸引正面火力,也能起到防止在選定突破口方向對方形成交叉火力,避免我方人員被大量殺傷。
而紀律性強的部隊甚至可以貼到選定突破口極近距離,大大壓縮衝擊行程,雖然沒法像蘇軍那樣整建制配置衝鋒槍,但也儘量做到輕武器前重後輕,集中到突破口方向使用,配合大量手榴彈也足夠在火力上壓垮對方了。
而在長津湖戰役中,三野第9兵團最擅長的,就是集團衝鋒了。當時使用“三三制”戰術的,是四野部隊,因此在電影中出現志願軍集團衝鋒,其實是符合歷史史實的。具體來說,在殲滅“北極熊團”的時候,第9兵團第27軍,就採用過集團衝鋒。
當然,咱們也有集團衝鋒失敗的例子,關鍵點就在於能否成功壓制對方縱深火炮和兩翼的火力點。當雙方火力密度相差太大,甚至存在武器代差的時候,就不能進行集團衝鋒了,而在現代優勢空軍、無人機和精確制導武器面前,也不可能再重演集團衝鋒的畫面了。
當然,在電影中,有時候集團衝鋒密度明顯誇張了,這可以理解為一種藝術表現的需要,電影畢竟不是戰爭教學片,需要考慮畫面的衝擊感,在這種情況下進行適當誇張,也不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