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基本實現解放後,國民黨反動派已經難以在解放區內掀起風浪,全國範圍內基本沒有大規模戰事發生。不過,滯留在解放區的國民黨殘部和當地的惡霸土匪互相勾結,在新解放區內大肆燒殺搶掠、破壞基層。
為此,中國人民解放軍又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了三年的剿匪鬥爭,徹底將殘留的匪患從中國大地上清除乾淨。
今天要講到的陳渠珍正是其中的一個土匪頭子,只是他的身份有些特殊,曾是賀龍的老上司。他和賀龍將軍有著怎樣的過往,為何會淪為土匪頭子呢?而當有人提議將他槍決時,毛主席又是如何批示的?陳渠珍的結局如何呢?
今天博覽歷史就帶大家來一探究竟,新來的朋友別忘了點點關注,既能回顧往期文章,有不錯過之後的精彩內容。
年輕時已是戰場老將
在解放前,由於中央政權的影響力難以深入影響到一些地方,所以在邊遠山區、多民族雜居的地方容易出現土匪流寇。
湖南湘西的鳳凰縣正是這樣的一個地方。數百年間的移民和接連不斷的戰爭,讓鳳凰的社會和民族問題十分複雜和尖銳。在這數百年裡,漢人與周邊的少數民族不斷髮生著衝突以及小規模的戰爭。
在這大環境影響之下,這裡常年駐紮著一隻軍隊,軍隊裡屯田到戶,平日耕田為生,戰時披甲上陣。在鳳凰縣,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人在軍隊裡當兵服役,以至於讓當兵吃軍餉成了歷代流傳的社會風氣。因為軍隊助教的主要地方在一個叫鎮竿的地方,故而這支軍隊也被稱作“竿軍”。當地人從小到大就受軍旅的粗獷氣質所影響,習武之風久盛不衰。在清朝後期以及民國年間,竿軍在多場戰爭中大顯身手,成為了一支不可小視的地方力量。
在這樣獨特的地域民風影響下,自然會有一些地方強人出現,影響著其周圍的各種形式以及走向,而我們今天所要講到陳渠珍也是這樣一位地方強人。
1882年9月22日,陳渠珍出生在鳳凰鎮竿城。他原名叫陳開瓊,青年時期懷有抱負天下之心,但苦於無路施展,因此將自己名字改為“渠珍”,又受古書上的字句啟發,自號“玉鍪”。
1906年,時年24歲的陳渠珍從湖南武備學堂畢業,被分配到湖南新軍下的第四十九標擔任一個底層軍官。受到當年革命風潮的影響,陳渠珍加入了同盟會,成為了同盟會的一份子。不久,同盟會活動漸漸被清朝政府所警惕,為了不讓人對自己產生懷疑,陳渠珍帶著自己的同鄉兼同學林修梅來到四川,投靠當時的川邊大臣趙爾豐,成為其旗下一員。
1909年,英國人率軍從印度侵入西藏,西藏地方政府一時難以應對,遂向清政府上書求援。清政府命令在成都的四川新軍整理物資,準備前往西藏。然而,西藏地方政府害怕清軍進藏之後威脅其統治,令藏軍在與內地的交界處阻截清軍。
得知情況後,陳渠珍向自己的上級提交了一份《西征計劃》,簡潔明瞭的內容讓他的上級大為讚賞,提拔他為督隊官。清軍進藏後在多地征戰,取得不少戰果,陳渠珍也在戰鬥中嶄露頭角。有一天,他的上級林修梅讓他外出進行對藏軍的偵查活動,但不幸被藏軍打傷,之後被俘。不過藏軍佩服於陳渠珍的機智與勇猛,不久之後將其送回清軍駐地。之後,趙爾豐來到昌都的清軍後方駐地,讚賞陳渠珍在戰場上的表現,提拔他頂替林修梅的管帶職務。
1911年10月,陳渠珍聽聞革命黨人在武昌成功舉行了起義,決心回到內地。在此時,川軍中的哥老會成員也已聽聞武昌起義的訊息,在清軍內部積極響應,甚至還處決了協統羅長琦。
川軍內部的混亂讓陳渠珍認為不宜久留,於是組織自己統領的115名同地區官兵返回內地。不過,由於陳渠珍一行人對沿途路線估計錯誤,致使一行人誤入歧途,在青藏的荒漠中艱難前行。在一行人出發七個月後,1912年6月,他們才終於抵達西寧。
此時117人的隊伍只剩下了7人。
迴歸湘西,成為“湘西王”
從西寧回到湘西后不久,陳渠珍被人誣告為涉及羅長琦被殺一案的主謀,隨即被人押往北京聽候發落。
陳渠珍力證自己的清白,再加上傅良佐為其擔保,不久之後政府宣佈陳渠珍無罪,至此從案中脫身。回到湘西后,地方長官仍然對陳渠珍十分賞識,繼續讓他在軍中任職。在此後的幾年裡,他從團級幹部一路攀升,很快就成為了當地一方軍隊的軍長,1921年,陳渠珍兼任湘西巡防軍統領,並將治所移到了保靖。從此,陳渠珍拉開了自己的“湘西王”生涯的序幕。
在移駐保靖後,陳渠珍很快將湘西各方平定,把湘西納入自己的管理之下。為了讓湘西地區更好收歸自己的治下,陳渠珍大力培植自身勢力和親信,先後建立學校、武術訓練館、軍官教導團。同時,他也向當地百姓增收各種稅款並掌握湘西地區所有屯田的地租,並興辦銀行發行地方流通券。
在基本掌控湘西地區的軍政大權後,陳渠珍將多餘資金用於建設各種工廠和兵工廠,並大力發展當地的工商業和教育事業。由於湘西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湘西地區在民國前期沒有被戰火過多波及,當地百姓基本上還算過著相對平靜的生活。
為了使湘西地區的“自治”水平進一步提升,陳渠珍一方面派人前往山西考察閻錫山的“模範區”,另一方面陳渠珍從外地購入印刷機用以開辦報館,在報紙上宣揚自己的思想和主張。
陳渠珍對於湘西地區的建設使得當地一度出現了多年以來的良好社會局面,在“湘西自治”旗號下興辦的民生、教育、經濟等各項基礎事業也讓湘西地區逐步走向近代化。不過,陳渠珍這一系列看似開明的舉動實質上還是為了維護自己在當地的統治,在具體的行政方面仍舊體現了其保守的方面。
對於當地的治理,陳渠珍採用保甲制度,將當地的基層百姓分為若干連坐制的小單位,然後再這些小單位按照一定的編排進行歸屬劃分並組合為行政鄉,而鄉長的任命自然後陳渠珍指定的人員擔任。在這樣層層設計下,陳渠珍進一步將整個湘西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陳渠珍與賀龍
陳渠珍與賀龍的認識和來往,就是發生在陳渠珍回到湘西到成為“湘西王”的期間。
1914年,孫中山發出征討袁世凱的號召,各地接連響應,迅速拉起一支聲勢浩大的討袁軍隊。響應號召的賀龍,先是和他人在湘西發起並領導暴動,後來又拉起了一支農民武裝,打出了討袁護國的旗幟。不久,賀龍加入了田應詔的部隊並擔任了營長一職,而他又歸屬於林德軒的馬吉祥部。
此時的陳渠珍剛從西藏回來沒幾年,但已深受田應詔的賞識。為了組建自己的派別,陳渠珍以替田應詔訓練精英成員為名,在軍內主辦了一個軍官訓練團。沒幾年,陳渠珍所在的第一軍大部分軍官皆由他所培育的親信充任。沒過幾年,陳渠珍很快便將田應詔取代,成為了新一任的湘西鎮守使。
不過,要想真正將整個湘西納入自己的掌控,攔在陳渠珍眼前的障礙便只有當初同屬於一個部隊的林德軒部。很快,陳渠珍的軍隊便將林德軒重重包圍,實力不如陳渠珍的林德軒很快便被迫離開湘西。不過,林德軒旗下的賀龍仍舊率兵駐紮在桑植一帶。
為了將林德軒徹底排除,陳渠珍派他的部下進攻桑植,結果被賀龍大敗。見武力攻打拿不下,陳渠珍又派出親信對賀龍進行遊說,希望他能加入自己。賀龍想到自己與陳渠珍並沒有過多往來,再加上之前的進攻行動讓自己心生疑慮,於是他最終決定接受了王子豳的邀約,轉投王子豳旗下。
1920年,湘西地區再度發生兵變。王子豳在趕赴慈利時,澧州副鎮守使卿衡趁機襲擊了王子豳的隊伍,王子豳遇害身亡,卿衡則迅速掌握了澧州大權。襲擊事件之後,賀龍響應王子豳的兒子王育寅的號召,從桑植派兵與王育寅在慈利的東嶽觀匯合。
一開始戰事很順暢,聯軍接連攻下了數個重要據點,取得了幾場戰鬥的勝利。然而,譚延闓很快派兵對聯軍發起猛烈進攻,聯軍在鏖戰數月後不敵譚延闓,被迫解散。失敗後的賀龍帶領自己的人馬回到了桑植。這時候,基本上已經掌握了湘西大權的陳渠珍再次向賀龍發起邀約,實力受損的賀龍這次答應了陳渠珍,加入了陳渠珍麾下。不久之後,兩人一同進駐常德。
來到常州後不久,陳渠珍邀賀龍前往梁山觀賞山景。兩人沒有帶多少隨從,一邊沿著山路,一邊就著山間美景談論自己早年經歷和當今形勢。陳渠珍說:“我早些年從四川出發前往康藏,又從青海歷經千辛萬苦經甘肅、陝西一路回到湖南。一路上,百姓都是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生活在水深火熱。作為一個革命黨人,我原以為大清國倒下,民國建立,國家也該振興了,結果呢,依舊和當初一樣,沒有什麼變化。”
賀龍聽聞,也感慨到世事無常:“之前我也以為,只要把袁世凱扳倒,這個國家就能走上正軌。然而袁世凱的屍骨早已腐朽,國家依舊戰亂頻起。此種世道什麼時候才會結束,現在的我也只能祈願孫先生的主張能夠早日實現。”
兩人在山間感慨一番之後,帶著一絲遺憾下山而去。
1921年,孫中山派石青陽前往川東和湘西一帶聯絡舊部,重新組織軍隊開展第二次護國運動。
當石青陽來到湘西后,陳渠珍便向石青陽推薦起了賀龍。至於陳渠珍推薦賀龍的原因,一來是以最小的代價,將在湘西地區頗有聲望的賀龍禮送出境,從而更好地控制湘西;二來避免賀龍在湘西持續坐大,威脅到自己在湘西的統治。而賀龍自己一向追隨孫中山先生,石青陽奉孫中山先生的命令組織革命力量,自己也並不反對。
不久,賀龍接受了石青陽的邀請,擔任川東邊防軍獨立團團長的職務。不過,陳渠珍在賀龍離開湖南後使了一招險計。賀龍在之後的回憶錄裡面提到:“陳渠珍認為我對他威脅很大,所以想辦法讓我離開湘西。我去向他要命令,他不給,只是讓我早日收拾東西出發。入川之後沒幾天,陳渠珍就向趙恆惕發了封電報,說我叛變了。自此之後,我就離開了湖南,在外邊鬧革命。”
賀龍在離開湖南後參加了北伐戰爭,隨著大革命的失敗以及蔣介石的轉變,賀龍逐漸向共產黨靠近,並最終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
1929年,賀龍回到湖南老家建立革命根據地。對於這位老鄉,陳渠珍也不想和他有過多衝突,採取了“剿共不剿賀”的策略。但迫於蔣介石的壓力,他又不得不派兵向賀龍所屬的紅軍發起進攻。不過,接連幾次的進攻讓陳渠珍損失不小,而他本人也因此被調離湘西,前往長沙擔任一個虛職。
晚年促成湘西和平解放
1949年8月,人民解放軍攻佔湖南多地,省會長沙也在程潛、陳明仁宣佈起義後和平解放。一時之間,湖南大部已經解放,就剩下湘西地區尚在國民黨控制之內,形勢對於我黨而言十分明朗。
為了堅守在大陸的最後控制區域,白崇禧、宋希濂等人希望以湘西作為屏障,建立起一個在西南地區的防禦陣線。這個時候,陳渠珍一下子成了國民黨方面必須要重視的地方人物,不僅是各路說客登門遊說,絡繹不絕,連蔣介石也親自寫信,希望陳渠珍能夠“為黨國迎來轉機”。
不過,老謀深算的陳渠珍不想過早地介入國共雙方之中,想再對局勢進一步觀望之後再做打算。9月初,陳渠珍帶領家人回到了鳳凰縣,前往黃絲橋城暫避風頭。
在沅陵解放後,國共雙方都加大了對陳渠珍的勸告力度,雙方都試圖在最短的時間內搶佔先機,爭取把湘西納入自己的控制之下。對於雙方的誠意,陳渠珍一直模稜兩可,兩邊都不想過度得罪。見陳渠珍態度搖擺不定,解放軍方面開始轉變策略,派出共產黨員陳採夫爭取陳渠珍進行起義。
陳採夫很快就制定好了針對陳渠珍的談判方案,派出陳渠珍曾經的部下王尚質先生前往黃絲橋與陳渠珍見面。王尚質和陳渠珍見面先是寒暄一番,回憶曾經共事的時光,之後,王尚質跟陳渠珍說:“先生,當前國民黨在大陸已是強弩之末,共產黨不忍心再讓湘西的人民受戰火之苦,還請先生早日曉明大義,這樣百姓也能早日過上好日子。”
陳渠珍在房間踱了幾步,說:“暴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我也並非頑固之人,不過你也知道起義的事情攸關重大,我一時之間難以完全答應。這樣吧,如果解放軍答應保護我這地界設施不受破壞,我就通知我手下的部隊不對解放軍進行攻擊。”
1949年11月,解放軍致函陳渠珍,讓他前往沅陵協商湘西和平解放的相關工作事宜。收到信件後,陳渠珍召集部下開會,商討與解放軍的交接事項。在會上,他的一眾部下都表示願意聽從陳渠珍的一切安排。於是,陳渠珍在會後通知解放軍在他的駐地對和平解放以及管理交接等事宜的協商。
在前往乾城的駐地前,陳渠珍叫來了自己的部下龍雲飛,跟他交代在自己走後的相關安排和善後事項。
當時,陳渠珍說:“共產黨的軍隊從北向南一路打來,蔣介石的中央軍潰不成軍、損失殆盡,我們這些殘將弱兵哪裡會是共產黨的對手?我們兩個也在這鳳凰經營了這麼多年,就算我們兩個不得善終,但我們也不能把這鳳凰打爛,總得要兒孫百姓少受戰火之苦方可,免得揹負一世罵名。交出軍政大權之後,我估計我倆也跑不掉,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北上去找張文白(張治中)和賀雲卿(賀龍)幫忙說情,應該會有一個好歸宿。”
“你要記住,你在鳳凰城裡要好好守住,千萬千萬不要出什麼差錯。”臨走前,陳渠珍又向龍雲飛叮囑一番,希望龍雲飛能夠作為後手,爭取到足夠的時間為最壞的情況準備好出路。
龍雲飛心領神會,當場答應不負陳渠珍的希望,完成好陳渠珍給他的交代。
陳渠珍和解放軍的談判十分順利,不久就完成了各項交接工作,鳳凰縣和湘西地區宣告和平解放。
突生變節,毛主席保下陳渠珍
1950年6月,陳渠珍受邀前往北京參加全國政協會議。
在會議期間,毛主席親自邀請陳渠珍參加宴席。宴席期間,周恩來總理向毛主席一一介紹參加宴席的來賓,當介紹到陳渠珍的時候,周恩來總理對毛主席說:“這位便是湖南湘西的陳渠珍老先生。”
毛主席走上前握住陳渠珍的手,說:“久聞先生大名,幸會,幸會!”
陳渠珍說:“主席言重了,不敢,不敢。”
在政協會議結束後,毛主席向陳渠珍贈與了一批生產機械和器具,鼓勵他為湘西的開發建設再添一份力。
當陳渠珍回到入住的飯店後,賀龍專程前來和這位曾經的老上級見面。時隔多年相見,兩人無不感慨萬千,一時之間竟沉默了一小段時間。
賀龍說:“我參加革命這麼多年,一直在這條路上走了下去,從沒有走過回頭路。如果你當初和我一樣選擇走出來的話,不知道湘西能出多少好乾部,而你就是甩不掉你這些陳年包袱,一直被他束縛著,唉。”
陳渠珍說:“可惜我沒有你那份膽量和魄力。不過,湘西也是我長大的地方,她守護了我那麼多年,就像我的老母親一般,我捨不得離他而去,也怕別人在我走之後把這湘西搞得一團亂,使得父老鄉親遭受苦難。好幾次我也想派人來跟你一塊乾的,總因各種各樣的緣由沒能實現,其中的各種滋味,我是一言難盡。過去的已經過去,現在再來暢想也沒有什麼意義了。”
北京之行讓陳渠珍很是滿意,但他回到鳳凰後卻收到了一個極其嚴重的訊息:龍雲飛和他的子侄在鳳凰發動了暴動。
原來在開會期間,龍雲飛沒有聽從陳渠珍的安排,而是暗中進行了大量暴動的準備。另外他還受潛藏在當地的特務蠱惑,說陳渠珍拋他而去,蔣介石很快就會回到大陸,不如趁此良機舉兵亮旗,日後必有榮華富貴可享。等到陳渠珍回到鳳凰的時候,龍雲飛的隊伍早已進入了湘西的深山之中。
駐紮在當地的解放軍部隊當然不會放任龍雲飛在山上為非作歹,危害地方百姓的安全,於是調集周邊部隊,對龍雲飛所在的深山進行了長達幾個月的拉網式圍剿。不久之後,龍雲飛藏身的洞口便被舟山的民兵發現。見自己年事已高,行動不便,龍雲飛讓自己的保鏢各自逃命,而自己則躲在一堆稻草後邊,對著自己的肚子連開六槍,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幾天後他的大兒子也被當地的5名農民發現並當場生擒。
在對龍雲飛的清繳任務告一段落後,有部分人認為龍雲飛的暴動是陳渠珍私下要求他所致,於是向中央建議把陳渠珍就地逮捕槍決。不過毛主席並非如此認為,在給地方的回電當中,毛主席這樣指示:“對於陳渠珍的處理,我們應該慎之又慎,不能草率從之。一時的魯莽將會讓我們陷入長久的被動。”之後湖南省委仔細研究,做出了不對陳渠珍進行處理的決定,陳渠珍對此感激涕零。
1952年,重病纏身的陳渠珍在家中去世。臨走前,陳渠珍告誡自己的子女要審時度勢,不要再做危害人民的舉動,要為湘西的發展儘自己的一份努力。
有時候,我們不能用非正即負的觀念粗暴地對一個人下定論,要多方考慮、謹慎思考之後才能得出一個公允的評價。毛主席沒有簡單對待陳渠珍的過往,讓他得以為新中國做出屬於自己的貢獻,也算是給這位曾經的“湘西王”一個最大的慰藉。
創作不易,覺得文章還不錯的朋友不妨點點關注支援一下,關注博覽歷史,重溫過往故事。感謝您的閱讀,咱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