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和國際製藥先進水平的差距在於新靶點的發現,要實現真正的創新藥研發,必須解決自己‘發現靶點’的問題。”近日,在臨床腫瘤學新進展暨抗腫瘤藥物創新研究論壇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教授黃曉軍指出,堅持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抗腫瘤藥物研發,讓一些優秀的教授、醫生不僅能看病,還可以成立公司,讓他們對疾病的理解最終轉化為對相應靶點的認知。
近年來,我國藥物研發及臨床試驗發展快速,在腫瘤新藥研發方面,我國去年批准上市了抗腫瘤藥物19個,今年上半年又批准了18個。並且在國際創新藥及臨床指南領域,也開始有了中國聲音。
臨床醫生應該學會“跨界”
“以臨床價值、臨床問題為導向,就要更重視臨床醫生、教授的作用,把他們的重要性‘往上提’,而不只是停留在臨床和研究層面。”黃曉軍補充說。
這一觀點,也得到了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教授王潔的贊同。她認為,應該允許和鼓勵醫生、教授“跨界”發展。
“在國外,很多教授可以到藥企工作一段時間,然後回到醫學院或醫院。”王潔說,“新藥研發以及精準診斷和精準治療方面,都應該以臨床價值為導向,閉門永遠造不好車,未來的醫藥創新一定是科學家、臨床醫生和藥企共同合作的結果。”
亞盛醫藥董事長、CEO楊大俊曾是美國一所大學教授,任教期間他還創辦了公司。現在,除在亞盛醫藥任職,他還是中山大學腫瘤醫院兼職教授。他同樣對醫生、教授在企業和研究機構之間自由“流動”充滿憧憬。
“美國鼓勵教授創辦公司,一是鼓勵教授作為公司創始人,把自己的專利或Know-How (專有技術、技術訣竅)轉化為產品。二是教授可以持股、任公司董事或首席科學官。”楊大俊說,“現在中國有政策鼓勵,但還會面臨一些具體的、細節性的問題,比如科學家如何與研究機構簽訂責權方面的協議、如何為專利定價等。”
“我相信,以臨床價值為導向也是國家的政策導向。只要是利於臨床發展的、能讓病人獲益的,就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教授沈琳認為,腫瘤精準治療時代已經到來了,臨床上更需要精準的藥物。同時,聯合化療、聯合靶向、多靶點藥物研發都迫在眉睫,這對藥企和研發機構都是挑戰。
以肺癌為例,和其他癌症相比,肺癌的靶點很多,藥物也很多,但怎樣能精準應用與精細化分層,這是全球肺癌研究者都在思考的問題。在多種藥物可以使用的情況下,更需要臨床醫生提出精細化、全程化的管理方案。
“希望這個過程中有科學家、藥企和醫生參與,把臨床遇到的問題變成科學問題,能夠以最快的時間,在不同的人群、治療階段找到靶點。”王潔說,“這不是單靠藥企就可以做好的,也不是臨床醫生憑空想出來的,需要多方合作,甚至是全球合作。”
期待中國有更大的話語權
利好的訊息是,近5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學者成為全球的PI(藥物臨床研究機構主要負責人),但與國外水平差距依然較大。
“中國的病人有自己的特點和需求,如果我們有國際上沒有的資料,或者資料與國際上其他研究機構有差異性,還是會得到國際認可的。”楊大俊說,“臨床資料非常重要,我們做新藥必須依靠臨床導向和臨床資料。”
“以臨床價值、臨床問題為導向的新藥研發,能讓中國醫生更多地領導這些研究,在全球腫瘤研究領域發出更強的聲音。”王潔說。
但現實問題是,多數醫生或教授沒有強烈的商業意識,這不利於創新藥物的研發。
“醫生、教授要主動成為製藥產業鏈的一環。”黃曉軍補充說,“只有中國醫生的臨床與科研水平上來了,中國才能成為真正的製藥強國。”
立足全球,很多疾病中國病例數量特別多,比如鼻咽癌,針對中國病例的特點和病人的需求研發新藥,未來中國會有較大的話語權。
“不管是跨國企業還是中國企業,都要改變觀念。”沈琳說,“中國貢獻這麼多病例,有這麼大的市場,對這些方面進行挖掘,可能是未來創新的源泉。相信未來幾年,各界人士攜手努力,一定會改善中國腫瘤病人的生活質量,為腫瘤治療帶來革命性的進步。”張雙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