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中印衝突是必然的,這樣說肯定會有人心裡有疑問。
畢竟除了中國在62年與印度的切磋中給印度留下了巨大的生理和心理陰影而導致兩國之間這麼多年來一直不對付,時不時都要出點小衝突外。在一般人的認識中,歷史上這兩個大國(地區)之間並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啊?!而且,以前不是還有我們唐朝大和尚不遠萬里去天竺做友好交流的事兒嗎?
能這麼說,有三個必然性,我們來看看第一個必然性【地理原因】。
不用開啟亞洲地圖,我們就知道中印之間地理上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喜馬拉雅山。
對的,它特點就是:從北向南就是高聳入雲的喜馬拉雅山脈(橙紅色)=>一馬平川的印度平原。我們再來看另一個地形圖,大家會不會覺得上面這個地形和下面這個有點相似?
北宋和北方政權之間也是從北向南就是高聳的山脈(橙紅色)=>一馬平川的華北平原!
所以,從地理上印度就面臨著北宋一樣的尷尬境地,北方勢力一旦從北向南進突破一線天險後就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的平原地區,而且要命的是這個平原地區不僅是本國經濟發達的地區,還是首都所在地,政治上不可失的地區!
要化解這樣糟糕的地緣態勢,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那條地理屏障搶下來,如果順帶把後面的那一片都搶過來最好。這就是北宋多次北伐總想收復燕雲十六州,而印度總是想在西藏搞事不停找我們麻煩的地緣原因。
另一個必然性是【文化原因】。各位看官請看下圖,胡煥庸線。
中華文化圈的主要人口都居住在胡煥庸線右側的平原丘陵地帶,崎嶇貧瘠的青藏高原和西北荒漠即便到了現在都是人丁不興,中原大國之於西北和青藏高原之間有事實上的文化隔閡,實際上,中原大國也是在元之後才真正穩固的控制了青藏高原和西北的廣大地區。
而反觀印度因為距離近,他們與這兩個地區的交流相對容易,特別是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而且實際上直到1940年代,不管是清王朝還是南京國民政府派駐西藏的欽差都是走海路。由廣州或者泉州南下、穿越南海,繞過馬六甲,經由印度洋,到達加爾各答,再陸路到達拉薩!
這樣的文化狀況給成為統一國家時間不長的印度一個錯覺:明明是我和西藏更親的嘛。。。
必然性之三【政治原因】。
現在中國版圖中的西藏青海這一片在經常被稱為大藏區,這一帶一直以來因為地理和文化的原因基本都是遊離於中原主流文化和政治勢力之外,直到元蒙時期,元與吐蕃開了個“涼州會盟”會議,這涼州就是現在的甘肅武威,是霍去病北擊匈奴後設置的河西四郡之一,歷來是軍事要衝。
會議的參與方是:蒙古王闊端(成吉思汗之孫、窩闊臺之子)和吐蕃宗教界領袖 薩迦·班智達(藏傳佛教薩迦派活佛)。
兩人是一見如故,賓主一番杯盞交錯之後達成一個合作協議:班智達引闊端入藏區並運作整個吐蕃歸附元帝國,闊端推班智達和薩迦派為藏區指定宗教正統。
從此藏區政教合一、治權和教權融合成為正式政治治理標準,這是一次完美的雙贏合作,藏區正式納入中國政治版圖。
而元之後的清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清透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打贏了準噶爾戰爭,一舉消滅了準噶爾汗國,兵鋒直達現在的尼泊爾,差點兒就下山去了印度平原!有了這麼大的優勢,當然清就不滿足簡單的政教合一啦。
元、明時期大藏區的高度自治就走到了盡頭,清直接接管了喇嘛教的教權,此後又有藏區內亂,清政府順勢將活佛身份認定都拿了過來。透過正規管理,冊立了達賴、班禪、哲布尊丹巴等各教派的活佛,建立了“金瓶擎籤”轉世認證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至此,清政府的皇帝也就成為類似唐李世民那樣的“天可汗”:集滿蒙大汗、中原皇帝、佛教文殊菩薩、朝鮮越南琉球等藩屬國宗主,稱之為“天下共主”。
看官要問,那這和印度有啥關係呢?
這裡的關係就是,那時的印度作為一個國家還不存在,而統治印度這片區域的是大英帝國,可巧它們也有一個天下共主“維多利亞女王”,女王也兼任“英屬印度帝國”的皇帝。
這女王一看你北邊的天下共主可以這麼玩兒,我這“英屬印度帝國”的皇帝難道就不可以這麼玩兒嗎?
而此時的印度,因為物產豐富,當地人又聽話,這搜刮起來那個爽啊!這麼好一片地那是一定要看好的,我怎麼看北邊的這片都應該搞它一塊下來給我這個皇帝加點buffer!
於是女王就開始動起了歪腦筋,中印之間的百年過節正式拉開了序幕。
----- 本節完 -----
下一節:【中印衝突的前世今生(2)世紀攪屎棍和它的南亞鬼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