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幅生活在4500萬年前至4000萬年前的靈長類動物藝術想象圖。圖片來源:CLAUS LUNAU/SCIENCE PHOTO LIBRARY
隨著時間推移,人們很可能患上蛀牙,因為富含碳水化合物飲食中的糖會幫助口腔細菌釋放脫礦酸。現在有證據表明,蛀牙問題可以追溯到靈長類動物進化的早期。Microsyops latidens是一種生活在大約5400萬年前始新世早期的史前靈長類動物,它也會為蛀牙問題煩惱。近日,相關研究發表於《科學報告》。
“我在研究(化石)樣本時,注意到它們牙齒上的這些洞,我想知道這是什麼。”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斯卡伯勒分校的Keegan Selig說,“在這些生物中看到蛀洞令人驚訝,它們如此頻繁地出現同樣令人非常驚訝。和現存的靈長類動物相比,我們沒有想到這種情況如此普遍。”
Selig和同事Mary Silcox對從美國懷俄明州南部比格霍恩盆地收集的1030個個體的牙齒化石進行了研究,發現7.48%的個體有蛀牙,這比大多數現存靈長類動物的蛀牙率還要高——除了一些捲尾猴和絹毛猴。
在Selig和Silcox看來,Microsyops latidens的牙洞是已知哺乳動物最古老的證據。它們或許喜歡水果這樣的高糖食物,但如果吃得太多,可能會導致蛀牙。
“顯然,這些動物沒有牙線或牙刷,所以你可能會認為蛀牙到處都是。然而,它們只在牙齒主要咀嚼面形成,這很令人驚訝。我們還不知道原因。”Selig說。
這些化石來自古代岩石序列中稍有不同的年代,因此提供了Microsyops latidens種群很長一段時間內(也許是數千年)的證據。在序列的某些樣本中,蛀牙的發生率更高,比如在某一層樣本中,17%的個體受到影響。研究人員說,這種波動可以用飲食的變化來解釋。
儘管研究結果很有趣,但英國倫敦南岸大學的 Ian Towle 指出,牙齒受損也可能是因為飲食中富含酸性食物,而不是含糖食物。“研究使用的方法不能區分這兩種型別的組織損失,因為兩者都是由酸導致的牙齒組織脫礦引起的。”他說。(文樂樂)
來源: 《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