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38年日本佔領武漢,便逐漸改變了侵華的策略,將很大一部分力量用來對付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
國民黨雖然表面上打著抗日統一戰線的旗號,但是行為上卻一直是消極抗日,包圍和封鎖陝甘寧地區和其他革命根據地,還經常給共產黨使絆子,想要藉機削弱共產黨的力量。
不僅如此,國民黨完全沒有將八路軍和新四軍,看作是一起反抗日軍的同志,經常停發八路軍和新四軍的軍費,導致八路軍和新四軍生活十分困難,軍事裝備上也十分落後。
日本人意識到共產黨給他們造成了許多幹擾和損失之後,也對延安地區採取了一系列的打擊政策。我們所熟知的“三光政策”,就是日本人專門為了打擊我黨的革命根據地,而想出來的。除此之外,日本人幾乎對延安施行了全方位的封鎖,極大地阻礙了我黨的建設和發展。
再加上當時整個華北地區幾乎年年天災不斷,整個抗日根據無法自給自足,陷入了巨大的財政危機。軍隊的後勤補給幾乎接近斷絕,整個根據地都陷入了沒有糧食果腹,沒有衣服穿,更沒有經費來開展工作的窘境。
1942年,面對當時延安所面對的困境,毛澤東也萬分感慨道:
“我們曾經弄到幾乎沒有衣服穿,沒有紙、沒有油、沒有鞋襪,在冬天沒有被子蓋……延安真是困難極了!”
在那個艱難的年代,共產黨形成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聽聞延安遇到了困難,各個地區的黨組織都開始想辦法支援延安。其中不得不說的人,就是劉少奇。
當時的劉少奇正在山東視察工作,他在鐵道游擊隊的護送下,歷經了重重困難與阻礙,將1萬兩黃金送到了延安根據地,這對於當時的根據地來說完全就是雪中送炭。不僅如此,膠東地區更是先後為延安運送了高達13萬兩的黃金!
雖然途中有著重重的困難,但也沒有丟過哪怕一兩的黃金,從中可以看出共產黨人不懼困難、高度自律的精神。說到這裡你可能要問,這些黃金是從哪裡來的?又是怎麼突破層層封鎖,才被安全送到延安呢?
艱難地籌集黃金
自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來,日本人的野心不斷膨脹。在華北地區,日本人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就是佔領山東。其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日本人就曾經佔領過山東,等到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對山東的垂涎更是進一步地加劇了。
可守衛山東的國民黨軍隊看到日本人來犯時,居然嚇破了膽子,棄城而逃。在生死存亡之際,是共產黨力挽狂瀾,組織帶領山東人民齊心抗日,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日軍的攻擊,創造出了許多奇蹟。
更為難得的是,山東是當時唯一的全省性的敵後根據地,是十分重要的抗日力量,即使到了後來的解放戰爭時期,山東敵後根據地也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
那為什麼日本人要揪著山東不放呢?答案很簡單,因為在山東的招遠縣城,有著一座長達2000多年曆史的金礦——玲瓏金礦。日本在侵華戰爭時期採用了“以戰養戰”的方針,對於黃金這種“硬通貨”,日本人肯定做夢都想搶。
在1939年日本侵略招遠縣城時,就喊出了“寧失招遠城,勿失玲瓏礦”的口號,絲毫不掩飾對玲瓏金礦的野心,還宣稱玲瓏金礦是“東洋第一優良礦”。就這樣,玲瓏金礦被日本人強行佔領了。
日本人在佔領金礦之後,對金礦開啟了瘋狂的掠奪模式,不僅毫無節制地組織礦工進行開採,還嚴格把控著玲瓏金礦,禁止民間私自買買黃金。為了防止抗日力量對金礦的滲透,還糾集了許多偽軍,成立了黃金稽管大隊,一旦他們發現有親共傾向的人,就將其直接殺掉。
但日本人這般血腥高壓的政策,嚇不倒堅貞不屈的中國人。在這樣的境地下,中國人反而愈加堅韌。為了阻止日本人這種毫無底線的掠奪,同時也為了支援抗日根據地的建設,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之初就成立了“膠東黃金工作委員會”,同敵人展開了艱難的“奪金”鬥爭。
為了能夠籌集到更多的黃金,許多同志必須要偽裝成普通的礦工,才有機會接觸到黃金。但是日本人對礦工的管理同樣十分嚴格,出礦時必須要經過嚴格的搜身,一旦被發現藏有金子,生命安全就會受到威脅。為了能夠籌集到黃金,偽裝成礦工的同志們絞盡腦汁想了許多的辦法。
因為稍微大一點的黃金顆粒都帶不出去,所以有人便將金粉藏在頭髮裡面帶出來;天冷的時候,還有人把小金粒藏進衣服的夾層裡、或是將金子藏進食物中,然後帶出來。
不僅如此,我黨的同志還積極組織策反工作,為了打擊一些偽軍和漢奸的氣焰,會經常組織鋤奸行動。同時,打進礦工內部的同志還肩負著刺探敵人情報的工作,他們要為在礦場外的同志提供日本人運金車輛的時間和路線,方便我黨在外組織武裝力量,直接伏擊敵人的運金車輛,奪回本來就屬於我們的黃金。
除了這些,我黨還秘密修復在戰亂中被炸燬的礦洞,在暗中開採金礦。裝作礦工的同志還會故意破壞各種開採的器械,拖慢開採的進度,弄得日本人焦頭爛額。後來,膠東黃金工作委員會還積極動員群眾的力量,鼓勵群眾們捐獻和售賣黃金。當地的群眾對日本人恨之入骨,紛紛響應黨的號召,為籌集黃金做出了很多的貢獻。
在與日本人的鬥爭中,在軍民的不懈努力下,中國共產黨籌集了大量的黃金。雖然在這個過程中,無數人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但仍然沒有人退縮。可以說,這場艱難的酬金行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日本人的力量,壯大了我們自身。
危機重重的運金之旅
籌集到金子僅僅是第一道難關,運送金子才是更難的。
隨著抗日戰爭進入到相持階段,日軍對敵後根據地的封鎖和掃蕩進一步加劇。1942年,註定是個艱難的時期。日軍在這一年對敵後根據地進行了多次掃蕩,每過一處,都要採取三光政策,日本人還在各處都設立了哨所和碉堡,使得我黨在山東地區的活動範圍被壓縮在很小的一片區域。而且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從膠東到延安的黃金運輸線,也被切斷。
少了這條黃金運輸線,延安完全陷入了捉襟見肘的境地,即使黨中央積極組織軍民們開展生產運動,也沒有辦法在一時半會之內解決問題。當時正在山東視察和指導工作的劉少奇,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在解決山東根據地發展的一些問題之後,他決定親自運送這1萬兩黃金到延安。
而在沿途互送劉少奇和這批黃金的,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鐵道游擊隊。鐵道游擊隊成立之初只有寥寥十幾人,而且組成這支鐵道游擊隊的,也都是來自底層各行各業的人民群眾,他們大多是工人、礦工、小攤販,甚至還有一些無家可歸的流浪者。正是這支非正規的小隊,在長期和日本人的鬥智鬥勇中積攢了許多寶貴的經驗,給予了日本人多次打擊。
鐵道游擊隊在接到這次任務後,不敢有半點掉以輕心,每個人都十分慎重。因為不管是劉少奇,還是那一萬兩黃金,都是共產黨不可或缺的財富。
他們對路線的制定十分慎重,最終決定分為兩段走才最保險。鐵道游擊隊的兩位負責人劉金山和王志勝,更是連夜趕往劉少奇所在的司令部商討細節。
雖然鐵道游擊隊制定的路線已經是當時的最優路線了,但仍然不能保證萬無一失,甚至有一段路程的風險還很大,因此他們十分擔心劉少奇的安全。但劉少奇卻十分從容,還出言安撫他們,這也為鐵道游擊隊無形之中增添了很多信心。
在這兩位負責人後來回憶起當時的互送任務時,仍然感到驚心動魄。雖然每個細節,他們都考慮和推演了無數遍,但真正身臨其境的時候,還是會緊張。因為在實施的時候,有太多突發情況是難以預料的,這才是運送任務最困難的地方,而恰恰他們就遇到了很危險的突發情況。
在計劃施行的當天下午,剛開始的一切都很順利,當時其中一位鐵道游擊隊的負責人,順利買通了偽軍,替換他成了站崗的人,這讓劉少奇可以順利透過偽軍設定的關卡。但就在徐志勝用探照燈為劉少奇等人照路時,騾子卻受到了驚嚇,將劉少奇撞到了旁邊的溝裡。
要是平時可能沒什麼事兒,但是這時正巧有日本巡邏車經過,這邊的動靜還被一名日本兵注意到了,這名日本兵二話不說就走上來要進行一番盤問。幸好王志勝做事膽大有魄力,他看到這一幕,就當機立斷跑過來,向這個日本兵比劃著做解釋,日本人看他一副偽軍打扮,便沒有盤問就走開了。就這樣,劉少奇一行人終於有驚無險地通過了日本人的崗哨。
後來好不容易到達第二段路程時,日本人又突然在周圍增加了兵力,為了謹慎起見,一行人在落腳點一呆就是半個多月。在這半個多月的時間裡,劉少奇也沒浪費時間,他積極對鐵道游擊隊的成員展開了思想教育,使得這些人更加認同中國共產黨,對黨更加嚮往。
後來敵人終於撤退,劉少奇這才繼續啟程趕往延安,幸好在之後的行程中,再沒有遇到什麼意外情況,終於順利抵達延安。他帶往延安的一萬兩金子,更是解決了燃眉之急。
劉少奇成功到達延安之後,還特地發電報嘉獎了鐵道游擊隊的功勞,對他們的工作進行了高度的肯定,向他們表達了自己的謝意。
13萬兩黃金的運輸線
劉少奇運到延安的黃金解決了一時之急,但延安後續的發展,仍然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援,從膠東向延安運送黃金這條線根本不能斷。
由於從膠東到延安的路途遙遠,途中又有日本人和國民黨的雙重封鎖,所以運送工作極其艱難。考慮到安全問題,具體的線路是高度保密的,而且運送的路線十分靈活,由多段交通線路組成,必要時還可以隨時調整。
一旦遇到日本人的“大掃蕩”,運輸工作就不得不停下來。最開始為了安全,都是透過“渤海走廊”同敵人兜圈子,巧妙避開敵人的各種崗哨碉堡,後來為了縮短時間,又費盡千辛萬苦打通了“濱海通道”。即便如此,運金隊也必須長途跋涉經過山東、太行、陝甘寧等多個抗日根據地,最後才能成功到達延安地區,堪稱是“運送黃金版長征”。
儘管當時出於保密的需要,再加上戰火的摧殘,從膠東運往延安的黃金數量已經無法精確計算,但是僅就目前的可查資料記載,就多達13萬兩。這些黃金為當時黨中央的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正因為有了這些黃金,中國共產黨才能在抗戰中堅持下來。
小結
在抗日戰爭中,無數形形色色的人都為抗戰的勝利做出了許多貢獻。當我們享受著他們用生命換來的和平與幸福時,應該常懷著一顆感恩和敬畏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