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距離蒙古幾千公里的雲南,750多年前,這些蒙古人的祖先跟隨蒙古薛禪汗來征服雲南,他們一路勢如破竹,不久便征服了大理國,在那時候,他們驕傲的相信只要一跨上戰馬,就是最優秀的戰士,可天命覆滅,大元帝國不過90餘年,變放棄了中原領土,他們在洪武13年還遙放大元為正統,多次拒絕了明朝的招降,不久,雲南淪陷,他們不像某些民族那樣,佔領中原後,即使失去江山,也不想再回老家。當地蒙古人曾多次試圖回到蒙古草原,但一路被明朝夾擊,最終放棄了北歸。明軍大肆屠殺蒙古人,他們隱姓埋名,不敢說蒙古語,不敢說自己是蒙古人,為了活命,我們稱自己為卡卓人,但世世代代,老人總會說我們是蒙古人,以前,戰馬所到之處就是他們的牧場,他們的祖先是蒙古人,是驕傲的蒙古人!就這樣,他們得以保留了自己的民族,有人說雲南蒙古人不是純種蒙古人,錯了,他們是祖先要求只敢與同族結婚!他們身上還是留著蒙古人的血,他們的祖先仍是成吉思汗,他們永遠知道世世代代保佑我們的是騰格里!
雲南玉溪通海縣的一支蒙古族被稱之喀卓人又譯卡卓人,人口主要集中在興濛濛古族鄉。 13世紀時,蒙古可汗蒙哥在位時發兵大理國(今中國雲南),忽必烈建國後則正式將雲南併入元朝版圖。雲南隨即成為元梁王屬地,也是蒙古出兵中南半島的地方。喀卓人先人即為13世紀蒙古軍隊征戰至雲南時所留下的基層官兵。新中國將卡卓人識別認定為蒙古族,人口約13000多人。雲南多年的生活使得這支蒙古族的文化風俗與當地民族融合,形成獨特的卡卓文化。通用卡卓語,一種蒙語與白語和彝語的混合語言。
雲南的蒙古族是元朝隨軍至滇後落籍通海的。公元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10萬大軍自寧夏六盤山出發,經甘肅,進入四川。渡金沙江入滇,結束了大理國在雲南的統治, 統一了雲南。 1254年,忽必烈班師回朝,留大將兀良合臺鎮守雲南,繼續征服其餘未降部落。1255年,兀良合臺先後攻取了滇東北不花合國、阿合因、滇東、滇北及通海、建水一帶。元朝統一後,留下了眾多蒙兵屯守,一部分官兵就居住在今天的白閣村後鳳凰山上。 1283年在通海境內曲陀關建立了“臨安、廣西、元江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在河西鎮的曲陀關、大寨及今九街鄉的韃靼營成了蒙古軍的主要駐 扎地。元朝中後期,蒙古族中的一部分人遷到河西城等地居住,一部分人則遷居鳳山腳下。
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徵西大軍進入雲南,元朝政權徹底潰敗,住在雲南的蒙古軍被擊潰,四散各地,紛紛隱姓埋名,變服從俗,融入其他民族中。唯有鎮守通海曲陀關的部分蒙古族官兵想盡辦法逐步會聚在杞麓湖西岸,成為一個蒙古族聚居區,繁衍生息到現在。散居的蒙古人多改為漢族,逐漸融合於漢族和其他民族之中,住在河西城、韃靼營等地的蒙古族居民則搬遷到鳳山腳下,漁戶村(今興蒙鄉)成為雲南蒙古族最大的聚居地。
據歷史學者雲南會澤包世福儲存的清朝康熙至民國年間的《包姓族譜》記載:雲南省昆明市、宣威市、昭通市、東川市、曲靖市 會澤縣等地的一萬多蒙古族裔包姓,祖籍蒙古歸化城土默特,是元太祖子孫俺答汗後裔,明末清初土默特部長,奇源(明朝人侮辱貶稱為乞顏)部,包姓(蒙語讀包羅特)包爾熾君(明朝人侮辱貶稱為孛兒只斤)氏,包·俄木布長子包羅皇臺吉,於清朝順治元年,從山西大同邊外隨伊拜所率清軍追擊李自成大順軍,順治二年鎮守西安,包羅次子包承祚在康熙十二年隨西安將軍瓦爾喀平三藩入四川阻擊吳三桂,後與趙良棟徵雲南,康熙二十年克昆明,後屯田曲靖鎮守宣威,後人分佈於曲靖宣威。包承祚長孫包振德雍正八年至雲南省東川府會澤縣者家海平定夷亂,改土歸流進行軍屯,開拓包堡地,在南銀崖採辦銀礦,富甲一方,後裔世居雲南省會澤縣者海鎮,蒙古族裔包姓為避免民族壓迫被孤立歧視,隱瞞蒙古族籍,與漢人世代通婚,宣威曲靖等地的包姓族人受包公文化影響,崇敬包拯,有的冒稱是包公後人,與包拯後裔宣威一支聯宗修譜,融入包拯後裔漢族支系,近代蒙古族裔包姓,生活習慣與漢族一樣,解放後政府沒有調查,直接登記為漢族,時至今日,大多數人已不知道自己是蒙古族裔了。
雲南普洱鎮沅縣振太鄉有個叫鐵家坡的蒙古族村寨。他們是西南“鐵改餘”姓蒙古族中較為獨特的一支,早在清末民國初,鎮源縣開山始祖餘振太第六代,“天”字輩又全族“餘改鐵”,恢復“鐵”姓。居住地也以“鐵”姓命名,稱鐵家山(坡)。建國以來,他們的戶籍一直登記為蒙古族。1368元順帝退出大都(今北京)到了應昌(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西達諾爾附近)。鐵氏不願隨元順帝北還,取道四川前來投奔雲南的梁王。途中遇到紅巾軍追捕,逃到大渡河瀘定橋附近,追兵緊逼、形勢危急,於是決定更名易姓、分散逃避,但一時又想不出適合的姓氏。後來看到河裡不少游魚,認為是吉祥之兆,便改姓為“魚”,為區分主僕關係,把嫡系改為“余姓”,把女婿家由金姓改為“俞”姓,奴婢則改為“於”姓,並統一把籍貫由應昌府改為應天府,全家渡過瀘定橋分散逃難不久,明朝軍隊就尾追到大渡河邊,盤問河邊種地的人是否見過一群姓鐵的人過河,種地人說,只見拿魚的,沒有姓鐵的,明軍沒有再繼續追趕。 這個大家族分散逃難後,有一部分潛留四川,有一部分逃到大理,後又從大理遷到今景東縣景福鄉烏木山,這一部分人中有的定居在接近沙坑河的冷窩,一部分人暫住在景東城東面的龍箐,一直住了十代人,當傣族土知府陶府家的莊戶,看管倉庫。清咸豐以後,陶府衰敗才又遷到鎮沅振泰鄉草皮街。初逃難來沒有田地,生活困難,只得四處乞討。因受不了別人恥笑,再次遷到山溝裡棲身,先是遷到界牌山頭,後又遷到河邊定居,迄今已10代人。因為都姓餘,人們就把寨名取為餘家坡。
曲靖市宣威市余姓蒙古族。元朝蒙古欽察部玉里伯牙吾氏燕鐵木兒後裔。
紅河州建水縣虎姓、夥姓蒙古族。始祖虎都帖木兒,本籍青海一帶,元亡降明,後跟隨傅有德、沐英入滇作戰。因戰功被任命為臨安衛(建水)千戶,後定居當地,子孫遍佈紅河州、文山州。
昆明市富民縣完家村完姓蒙古族。元雲南臨安宣慰司都元帥府(今建水縣)都元帥完者都後裔。
保山市騰衝縣和順鄉李姓蒙古族。元將裡黑斯波後裔。著名哲學家艾思奇是其後代。
據2000年雲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蒙古族有2.811萬人,主要居住在玉溪市通海縣興濛濛古族鄉,少量分散在其他地區。 融入其他民族的蒙古族裔約數十萬。興蒙是雲南唯一的蒙古鄉。興濛濛古族在與其他民族的交往中,不斷吸收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優良傳統,進而形成了具有南方蒙古族特色的僅有的民族語言、文化、服飾和風俗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