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項資料顯示,在2017時,我國的肥胖人口數量就已經趕超美國,肥胖率高達12%,位居全球首位。所以,在我們的身邊,“減肥”成為了大家常唸叨的詞兒,但是呢,成功的人卻少之又少。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也許有人會說,減肥有什麼難的?無非是管住嘴,邁開腿罷了!對此深信不疑的有書君一直自愧自己沒有自控力,真是怎麼都減不下去。
直到我看了這本《我們為什麼會發胖》,才驚然發現,不是有書君太懶啊,而是我們很多人對於減肥的理解都出現了偏差。
說起減肥,很多人都能提出自己的方法,比如:過午不食、不吃晚飯、每天跑五公里,簡而言之就是“少吃”和“多動”。
可這樣真的就能成功減肥了嗎?彆著急,咱一個一個來看,首先是少吃。
根據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國家衛生院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連續節食8年,每天少攝入360卡路里的20000名女性中,平均每人只減掉了1千克體重。而且,但是,她們腰圍卻顯著增加了!
也就是說,調查參與者們歷經了節食,減掉的只是自身的肌肉,而不是脂肪。所以光靠節食來減肥,結果可不盡如人意。
說完了“少吃”,讓我們來看看“多動”。
根據我們以往的理解,根據能量守恆定律,在保持飲食量不變的情況下,增大運動消耗,就可以減肥。然而事實上,這種方法在現實中有兩點不能實現:第一點是,它要求我們每天的攝入相對均衡,這種要求對於人類來講很難實現;
第二點是,通常我們在經過一次大汗淋漓的運動之後,會感到更餓,更想大吃一頓。自然會不自覺地加大飯量。也就是說運動消耗量大,吃飯時會不由自主地提高攝入量。
在現實中,人們會把減肥失敗歸因於自身“吃的多”和“意志力薄弱”,顯然不夠準確。因為大家忽略了影響人們的肥胖的關鍵因素,那就是每個人身體裡的基因和胰島素。德國內科醫生古斯塔夫·馮·伯格曼曾經開創性地提出,“肥胖是多餘脂肪代謝的失調。”他認為,我們身體中的有些組織有明顯的“親脂性”。體質不是親脂性的人就會比較瘦,反之,則比較胖。
所以,一個人胖還是瘦,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決定的。富態的父母,更容易生出體型偏胖的孩子;就好比同一物種,因為型別不同,含脂量也會不同,比如:含肉量豐富的肉牛,比較清瘦的奶牛。
不過,人體為什麼會儲存過多的脂肪呢?答案就在胰島素身上。
我們都知道,胰島素的核心功能就是控制血糖。當我們想要吃飯,以及開始吃飯的時候,體內的胰島素就會增加。它會向全身細胞發出訊號,要求獲取葡萄糖。當食物變成葡萄糖進入身體,一部分會轉化為直接能量,另一部分會轉化為脂肪,待人體需要時候取用。
此外,胰島素還有一種功能,就是當脂肪細胞滿載的情況下,它會下令創造新的脂肪細胞。讓人腦命令我們多吃東西,於是乎,就造成了下一輪增肥迴圈,讓我們的身體變胖。想要控制這種增肥的無限迴圈,就需要我們有效地控制胰島素的含量。根據科學驗證,人體內的胰島素水平是由糖類決定的。糖類越高,則胰島素水平越高。因此,我們可以說是糖類決定了我們脂肪的含量。
所以,本書最重要的結論出現了,那就是堅持低糖飲食到底。但是,如果我們要透過控制攝入糖類達到減肥的效果,重點要避開哪些食物呢?作者重點介紹了三類:
首先是澱粉,澱粉中含有大量糖份,它們是最廉價卡路里供給者。像什麼麵包、麵餅、義大利麵,土豆、大米、穀物等等,都含有高澱粉,它們可以讓血液迴圈中快速充滿葡萄糖,很容易讓人發胖。
其次,水果中的果糖。果糖會讓水果很好吃,但是它們和澱粉一樣,特別容易讓人發胖。
最後,糖類。其中,最糟糕的就是果葡糖漿。我們平常喝的果汁、汽水、果味酸奶中都含有果葡糖漿。它會造成脂肪肝生,並讓肌肉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從而,加劇了肥胖。
與此同時,我們可以多吃蔬菜。因為它們會幫助胰島素產生合理的工作反應,控制肥胖迴圈的產生。
最後,這本書需要說明的是,控制糖類的攝入,一定可以瘦,但是並不保證能瘦到理想程度。
畢竟,像我們之前說的,除了糖類之外,肥胖還會受到基因的影響,像有書君這樣無論吃啥吸收都特別好的,可就難上加難了。
因此,在戒糖上,有的人只要少吃兩頓麵食就可以,而有的人則要完全控制糖分攝入。
按照本書的這種控糖減肥法,我們並不需要限制食量,而且可以放心、大膽地食用脂肪和蛋白質,讓它們取代糖份來轉化能量。
這個轉換過程,一開始可能會讓我們感到不適應。
但是從長期來看,這種替換方法,將會讓我們更苗條、更健康、更加充滿能量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