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大蔥栽培過程中,葉片經常會出現白點、幹尖的症狀 ,這讓蔥農很是頭疼。這主要是由一些病害引起的,如果不仔細辨別,容易出現誤判的情形,用藥不對症, 在延誤治療時機的同時,給大蔥造成減產。在大蔥的生長髮育過程中,出現白點、幹尖的現象,有病害引起的、也有生理性幹尖等。
病害的引起的大蔥白點、幹尖及防治方法
病害引起的大蔥白點、幹尖,主要有霜黴病、疫病、灰黴病等。
1.霜黴病引起的大蔥白點、幹尖
表現症狀:霜黴病主要為害大蔥的葉片和花莖。大蔥被侵染後,葉片呈現略微的扭曲畸形,在葉片或花莖上產生卵圓形、橢圓形白色或淺黃色病斑,病斑邊緣不明顯且大小不一。在空氣潮溼時,表面著生絨毛狀黴層,乾燥時變為枯斑。如果在葉片尖端發病,則整個葉片變白枯死,如果在葉片中端發病,則葉片上方下垂並乾枯。後期在病部出現黑色腐生性真菌黴層。
發生規律:大蔥霜黴病是典型的低溫、高溼病害。病菌在田間殘體或假莖上越冬,第二年當條件適宜時,隨風雨或昆蟲傳播,接觸葉片後在葉片的水滴中萌芽並由氣孔入侵,形成感染,在成株期至採收期發病較重。
華北大蔥種植區一般在4月中旬~5月上旬以及9~10月份發病較重,而東北地區5~10月在出現陰雨天氣時,都有可能引發病害的大流行。
防治方法:農業措施主要有減少與蔥蒜類作物連作、選用抗病品種種植、收穫後清理田間病殘體,並帶出田塊銷燬。發病後也要及時用藥防治,可用的藥劑有霜黴威鹽酸鹽、甲霜靈·錳鋅、甲霜靈、惡霜·錳鋅、霜脲·錳鋅、烯醯嗎啉、百菌清等藥劑,視病情5~7天噴施1次,連噴2~3次。
2.灰黴病引起的大蔥白點、幹尖
表現症狀:大蔥灰黴病主要為害大蔥葉片。最常見的是白點型,葉片在發病初期,出現白色至淺褐色斑點,隨著發病持續,病斑逐漸擴大並融合成梭形至長橢圓形大斑。遇到潮溼空氣時,病斑上生有灰褐色絨毛狀黴層,發病後期病斑連結成片並使得半葉枯死,枯斑表面密生灰黴。
還有一種型別是幹尖型,主要症狀是葉尖乾枯,同時發病部位也有灰色黴層。
發生規律:灰黴病病菌在病殘體或土壤中越冬或越夏,第二年在條件適宜時,隨氣流、雨水、灌溉水等進行傳播,病菌由氣孔或傷口、甚至是葉片表皮直接入侵,從而引發病害的發生。
灰黴病是一種中溫病害,發病適宜的溫度為18~23℃,但在低溫狀態下病菌仍然表現活躍。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下,降雨較多或溼度過大都容易引起病害的流行。
防治方法:農業措施有合理輪作,清除田間病殘體等。病害發生後可選用甲基嘧菌胺、腐黴利、異菌脲·環乙鋅、嘧黴胺、甲基硫菌靈等藥劑進行防治,視病情5~7天噴施1次。
3.疫病引起的大蔥白點、幹尖
發病症狀:疫病主要危害大蔥葉片和花莖。發病初期病部出現青白色不明顯斑點,病斑逐漸擴大並連結成灰白色病斑,最終葉片從上而下枯萎,田間出現大片“幹尖”現象。在連陰雨天氣溼度大時發病部位有白色棉毛狀黴層,天氣乾燥時黴層消失。
發生規律:病菌在田間病殘體越冬,借風雨、灌溉水傳播,高溫、高溼是疫病發生的主要原因,溫度在12℃~36℃,空氣相對溼度90%以上容易發病。
防治方法:農業措施有合理輪作,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殘體。發病初期可用烯醯嗎啉·丙森鋅、錳鋅·霜脲、霜·代·乙磷鋁等藥劑進行防治;普遍發病時可用霜黴威鹽酸鹽+百菌清、錳鋅·烯醯可溼性粉劑、霜黴威·氟吡菌胺等藥劑,視病情7~10天防治1次,連噴2~3次。
生理性病害引起的大蔥幹尖
生理性幹尖主要有土壤酸鹼不適宜種植、中微量元素缺乏、高溫乾旱等。
1.土壤酸鹼性不適宜
適宜大蔥種植的土壤PH值為7~7.4,在有機肥施用較少而大量施用硫銨、過磷酸鈣等容易引起土壤酸化,導致蔥葉生長緩慢、細弱,枯黃。
防治方法:儘可能在底肥中施入有機肥,同時每畝可施用氧化鈣150斤左右。
2.中微量元素缺乏
大蔥在缺鈣時葉幹尖黃化,發育受阻,缺鎂外部葉尖黃化。
防治方法:可透過葉片噴施硝酸鈣或氯化鎂進行補充。
3.高溫乾旱
在土壤乾旱或當溫度超過35℃時,植株易因高溫或缺水引起葉尖變白。
防治方法:加強水肥管理,適量澆水,苗期適當控水,一般15~20天澆水一次;營養生長期應保證充足水肥供應,保持田間持水量在65%左右;收穫前10~15天澆水一次,保持田間持水量在75%左右。
引起大蔥白點、幹尖的原因有很多,但由於表現症狀各不不同,只要我們仔細辨別,就能夠分辨出引起白點、幹尖的原因,然後選擇正確的方法進行防治,大蔥白點、幹尖的症狀就能夠得到緩解或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