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女築墳,山洞懸棺。一個地下,一個洞中。
九女築墳雖在耕耘之地,但歷經數百年而沒有消失;洞內懸棺雖在人跡罕至之處,卻早已沒了蹤跡,不知何故?
這源於一個傳說故事,這個故事與一個文物古蹟——“九女築墳”遺址有關。
白露時節,秋收大忙。田野裡,農民正在地裡搶收花生、玉米、稻穀等農作物。在鄒城市看莊鎮王看村東的一片花生地裡,有一座高約兩米,直徑近十米的大墓,此處就是 “王看九女築墳”遺址。
遠遠望去,一處高高矗立的土堆十分醒目,土堆的周遭被青青的野草和綠樹環繞著,看不清它本來的面目,像是一個少女蒙上了面紗。隨著一個美麗的傳說故事的講述,這座大墓也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
傳說在明朝時期,村裡有家地主,家財萬貫,夫妻恩愛。可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正所謂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這對夫妻一直有個心病,就是妻子接連生下九個女兒,始終未得一子。夫婦倆十分鬱悶。在那個重男輕女的時代,沒有兒子,就是後繼無人,斷了香火,是被人瞧不起的。地主家又是富貴人家,更渴望有兒子傳宗接代。夫妻倆年年盼兒卻只盼來九個閨女,認為這是上天的懲罰,終日鬱鬱寡歡,不久便撒手人寰。
生前,九個女兒無微不至地照顧他們;他們死後,九個女兒非常傷心,想要給父母辦喪禮,可是按照當時的風俗禮節,她們不能像男子一樣盡孝禮。九個女兒商量之後,決定用最隆重的儀式安葬父母。便用雙手挖土,用衣襟兜土,築起一個大墓將父母合葬。九個女兒是在用她們的實際行動向世俗挑戰。她們雖然不能像男兒那樣為家族延續香火,卻用自己的孝心感動了一方百姓。這座大墓歷經數百年的歲月洗禮,甚至戰火動亂,仍沒有被毀壞,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王看九女築墳”遺址曾兩次被盜,可謂命運多舛。村民武福全老人的耕地就在墳墓附近。一天,他看見自家地裡有新鮮的泥土,順著泥土望去,發現墓地邊上被挖了個一米多深的坑。老人猜測可能是盜墓賊受到驚擾,害怕事情敗露便匆匆逃離,這次盜墓賊沒有得手。然而時隔一年後,盜墓賊又來了。這一次,他們在墓地的偏下方挖了一個3米深的坑。據老人回憶,墓地第二次被盜後,他去現場檢視,發現大坑內遺留一盞長明燈和一個瓦罐,其他古物均被盜走。至於盜墓者挖的大坑,久經雨打風吹,已漸漸被坍塌下來的泥土掩埋了。現在九女墳上草木葳蕤,已經看不出被盜的痕跡。
為加強對文物的保護,當地政府分別於1978年和2016年將“王看九女築墳”遺址列為縣級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與之相關的另外一個傳說故事,卻發人深省,令人深思。
傳說在王看村幾里外的嶧山附近也有個地主,也是萬貫家財,不同的是,這家只有一個獨子。地主自然對他萬分寵愛,從小錦衣玉食,就算是“攬月撈星”的非分要求,地主也依著他。有道是溺愛無孝子,地主的兒子從小就不孝順,從來不聽從父母的話,地主說向東他偏向西,地主讓他念書,他整日遊手好閒,不學無術。地主畢竟只有這麼一個兒子,想到家大業大也不是一輩子可以揮霍光的,也就隨他去了。
等到地主老了,奄奄一息時,兒子來到床前,問道:“父親,您想讓我把您埋在哪兒呢?”
地主心想,這逆子一輩子不聽我的話,我要說把我埋在地裡,入土為安,他肯定不按照我說的辦。地主靈機一動,便對兒子說,兒啊,我死後,你不要將我安葬,就把我吊在村子後邊黃山的山洞裡就行了。
地主心想,兒子肯定又要反著來,一定會讓自己入土為安的,便含笑九泉了。可他這次失算了。地主死後,兒子果真將屍體裝殮入棺後吊在了黃山洞裡。再後來,地主的家業也被敗光了。
地主的悲慘遭遇也淪為笑柄,人們都說,這不孝的兒子,一輩子只聽了父親一句話,就是將父親的屍骨吊起來。
這真是:九女築墳傳孝心,歷經百年今猶存;洞內懸棺誡後人,有兒不孝空遺恨。
王看村的九個女兒,雖然她們的姓名都被遺忘在了漫長的歲月裡,可她們用細嫩的雙手和炙熱的孝心築起的這六尺高的墳墓,卻歷經百年儲存下來,永遠存在於王看村的土地上,她們的孝行也世世代代被傳頌著,教育著後人,溫暖著人心。而那洞中的懸棺,早已不知去向,但洞中主人的悲慘經歷,也在昭示著後人。至於天地之間,又會發生多少類似九女築墳和山洞懸棺的故事和傳說?那就無人知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