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今年年初,濮存昕朗讀白居易《琵琶行》的影片在網上火了,重新喚起人們對文學、文字的聲音美、音樂性的敏感。其實,濮存昕自創的文化品牌“濮哥讀美文”已經進行了6個年頭,儘管工作繁忙,他堅持抽出時間走入錄音棚,為觀眾朗誦富於美感的文字。
“濮哥讀美文”積累了數萬聽眾。在已經制作的100多期內容裡,濮存昕挑選出50餘位作家的100期經典美文誦讀內容,彙編成紙質圖書《濮哥讀美文》,自己擔任主編。該書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開啟耳朵,聽見美——《濮哥讀美文》新書首發式暨詩歌朗誦分享會”,在北京人藝新落成的曹禺劇場舉行。
這是濮存昕的首部音訊書,涵蓋古典詩詞、中外現代詩、散文等,涉及的作家古代有屈原、曹操、李白、蘇軾等文豪,現當代作家有魯迅、聞一多、豐子愷、老舍、戴望舒、郭小川、席慕蓉、食指、馮驥才等,國外有普希金、里爾克、葉芝等。
其中,古典詩詞(文學)佔近一半比例,收錄有屈原的《離騷》、曹操的《觀滄海》《龜雖壽》、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李白的《靜夜思》《將進酒》、白居易的《琵琶行》、蘇軾的《水調歌頭》、岳飛的《滿江紅》等經典代表作。除原文外,本書還邀請專業人士撰寫對應註釋、作家小傳、作品賞析,並配音訊朗讀二維碼,掃碼即聽。
濮存昕說:“文學給予我們的美的境界,使我們在一瞬間的表達有了文學心理的支撐。文學應該是藝術之母。我們的審美眼光、思想的睿智、品格的獨立和挺拔,都需要用美來支撐、用文學來滋養。這也就是魯迅先生所說的——文藝是國民精神所發的火光。”
《濮哥讀美文》精裝版隨書附贈一幅濮存昕手寫的宋代禪師釋可勳的詩句——“天曉不因鐘鼓動,月明豈為夜行人”
《濮哥讀美文》收錄了詩人食指的4首作品——《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魚兒三部曲》《相信未來》《在你出發的時候》。在分享會上,食指和濮存昕在舞臺上合作完成了《魚兒三部曲》片段的朗讀。
3年前,濮存昕拜訪食指,在家中聽食指親自朗讀自己的作品。“食指大哥讓我坐在沙發上,他坐在對面的小板凳上。聽食指大哥讀詩,他對文字的珍惜,讓我突然意識到我們應該尊重文字本身,不要過多地個人表演。我們應該懂得自省,懂得回到原點,返璞歸真。”
外界對食指有“先行者”的評價,食指在現場回應:“我不是先行者,我只是無意中記下了。”食指的詩作影響了幾代人,他本人又十分低調,很少參加公眾活動。在濮存昕看來,“文學大家到了一定境界,是孤獨的,這種孤獨需要我們呵護和尊重”。
繁忙之餘堅持美文朗讀,一定程度上源於濮存昕對文學誦讀傳統的體認。“我們的傳統文化中特別重視的一個環節,在當今是缺失的,那就是誦讀。”濮存昕認為,誦讀能加深記憶,對錶達能力、引經據典、思想的觸類旁通是有幫助的。閱讀和朗誦,二者不可偏廢。用語言說出來,會幫助大家加深對文學的理解,比光看白紙黑字要好。
同時,朗誦也是為了實現朗讀者與聽者之間靈魂的對話。濮存昕認為,朗讀一定要跟聽眾有互動,而不是朗讀者自己獨享。“古時候有‘吟’,只是為自己。而詩歌朗誦是表達文學,需要聽眾,聽眾感興趣了也會成為朗讀者。‘全民朗誦’並非一句漂亮空話,我希望透過‘濮哥讀美文’的平臺,向這個方向推進。希望定期舉辦朗誦會,邀請普通人參與進來,在朗誦中,與打動心靈的時刻相逢。”
本次活動由作家出版社、北京悅寧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攝影:史春陽)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