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揪心,最近在網路上關注了很多關於寶寶情緒的主播,有這麼一個說法:就是當孩子哭鬧發脾氣的時候,其實是控制和要挾大人,一旦理會他就會慣壞他。其實但凡有一點,兒童發展行為心理學的知識的人都不會這樣去說!!!
這是一種錯誤的說法。
其實在孩子哭的時候要延遲滿足他,讓孩子自己哭,這種做法專業上叫行為主義!這種做法在短期內是有效果的。孩子會因為害怕父母的冷漠而很快停止哭泣,但是,當孩子長大以後很可能會成為一個在情緒方面不健康的人。更容易焦慮衝動。或者過度壓抑自己的情緒。甚至會出現嚴重的情緒障礙。其實我們很多做父母的,都是見不得小孩子哭鬧的。恨不得馬上就讓哭鬧的孩子停住堵住他的哭鬧,
其實根源也在這裡自己曾經有情緒的時候。往往也是被折法或者冷漠對待的。孩子的哭鬧把曾經的焦慮不安就激活了,那這種情緒記憶其實會伴隨終身的。需要很多的覺察和時間才能去改變。所以大人不需要想當然的去解讀孩子的情緒,這些只是看到了他們的行為表現完全忽視了他們的感受和心理需求。
六歲以前的孩子著重發展的是情緒的,理解你表達力和調節力。這些能力都還不成熟。所以你會發現很多孩子一哭鬧就會倒地耍混撒潑,大眼的也會發脾氣,或者哭鬧,甚至會摔東西打人,這是小孩子需要大人去幫她們調節情緒。
小孩子有時候不得當的要求不需要滿足他,但是一定要共情他的感受。比如說可以抱抱他或者用語言去描述出來。小孩子就會慢慢學會,用語言去代替行為表達出來。如果你還是不知道怎麼做的話,你可以想一想,你是孩子的話你希望別人怎麼對你呢?要相信自己的本能和直覺多想一想,你的孩子在情感上更需要什麼呢?在這個科技發達的社會,茫然地使用一些方式方法,而忽視情感的關注,很多方式方法都是枉然的。
歡迎各位寶媽一起關注寶寶的發育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