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似乎都是喜歡磨蹭,做任何事都是慢吞吞的,而每個慢性子的小孩子似乎都有一個急脾氣的家長。家長總是兩次、三次的催促這個慢吞吞的小孩子快一點,再快一點,從起床開始,催促這個小孩子,上學不要遲到了,一直到晚上睡覺,催促這個孩子快點睡覺,明天要起不來了,小孩子好像整天都活在家長的催促中。時間長了,孩子就從一開始的惶恐不安到最後的煩躁不耐煩,對父母產生厭惡反感的情緒。
一個孩子成長中最大的壓力不是學業的壓力,也不是同學的壓力,而是來自家庭的壓力,強勢的父母是孩子壓力的來源。鵬鵬有一對強勢的父母,沒上幼兒園時就已經給孩子報了早教班,從上學開始,學英語,學奧數,各種興趣班補課班接踵而來,鵬鵬大了一點之後又要考級考證,只要是父母覺得是對鵬鵬好的,鵬鵬就必須要做,沒有一點說不的權力,面對父母的說一不二,鵬鵬苦不堪言,只想快快長大,好早點擺脫父母的控制。
在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下,教育已經缺少了靈魂,只剩下一味地填鴨,不論孩子接不接受,是否接受,只要把東西灌輸給孩子就算大功告成。這樣家長和老師累,孩子更累。教育是一種慢功夫,不要急,也不要催。給孩子體驗的時間,他才能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喜歡催促孩子的家長就是怕孩子做不好,他們怕孩子一旦失去了監督就會一事無成。其實這種擔憂實在是多慮了,孩子會將事情弄得一團糟,但不會一直糟糕下去,在他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後就會調整自己做事情的方法。任何揠苗助長的行為都是對教育很不利的,我們過早的讓孩子學這學那只是在消耗孩子的童真。孩子小時候神經大腦的發育尚不完全,一個神經系統還在漏電的小朋友你怎麼能指望他理解那些遠遠高於他認知範圍的知識呢?萬事萬物都有其發展規律,教育孩子也要遵守他的發展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