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被貧窮包圍的人,有太多血與淚的掙扎!”
不得不承認,貧窮的家庭真的不好過。
但比起窮,易怒的父母才是整個家庭的悲哀。
《沉默的病人》一書中,心理治療師西奧說,小時候父親總會驟然大怒。
一句無傷大雅的話,一個稍有不同的見解,都能瞬間點起一把怒火。
西奧感覺“整個房間都在顫抖”,於是,他便“嚇得一頭鑽到床底,躲到牆邊”,希望“磚牆把我吞噬,好讓我瞬間消失。”
西奧的描繪,讓我這個成年人的心瞬間揪起。
賈蘭華曾說:
“壞脾氣是教育的死敵,家長髮三分脾氣,會對孩子形成七分損害。僅是物質上貧寒不會帶來教育失敗,但精神虐待一定會製造一個問題兒童。”
當最愛的父母發火,無助的孩子只能顫抖。
這種精神折磨帶來的傷害,遠比家庭貧乏,要深得多。
01 那些易怒的父母:殺掉了安全感
心理學家曾指出,安全感並不是天生的,它建立在孩子幼年時期。
安全感,看不見摸不著,卻是在父母點滴陪伴中建立的。
情緒穩定的父母,是孩子抵禦外敵的戰友;
而易怒的父母,卻是殺人於無形的劊子手。
陳喬恩曾多次提到,小時候對媽媽懼怕到極點。在媽媽易怒情緒中長大的她,媽媽的腳步聲便是“魔鬼的聲音”。
這讓她曾一度孤僻和抑鬱,寧願獨自跑到墓地裡,看著那些陰森孤寂的墓誌銘,也不願回家。
而長大後的陳喬恩,卻明確表示自己:缺乏安全感。
她還自稱,不喜歡驚喜,喜歡獨居生活,容易煩躁。連好友安以軒,也曾吐槽她太宅,而且只跟家裡的貓講心事。
正如喬恩所說:“人內心都是溫暖的,只是有時候必須武裝自己,或者忽略一些自己的感受。
母親的易怒,恐懼的童年,或多或少,殺掉了她太多彌足珍貴的安全感。為了保護自己,長大後,她便躲於殼中。”
而最終讓她破防的,正是因為這個叫Alan的人:“能看透我的殼,感受到我內心。”
是啊,沒有安全感的人,往往會隱藏甚至忽略自己的感受,甚至連展示脆弱的勇氣都沒有。
他們輕則自卑、敏感,討好;重則焦慮、交際障礙,甚至抑鬱。
所以,請別讓你的易怒,殺死孩子的安全感。
因為他們懷揣的那顆心,不是鑽石,而是玻璃:簡單至純,卻又敏感易碎。
02 你的大吼大叫,比想象的更可怕
曾有一育兒節目,講了個叫浩浩的3歲孩子,媽媽反映,他經常無理取鬧大哭:能刷牙卻偏不,能走路卻偏要抱。
媽媽覺得:就是孩子太懶,是在利用她。
然而,育兒師卻在觀察中發現,浩浩其實完全有能力獨立,而家庭的真正問題,是出自浩浩媽。
她一不順心,就會大吼大叫:
孩子乖乖玩小汽車,媽媽嫌他“吵死了!”;
孩子對路邊攤上肉的種類好奇,媽媽直言“不許問,不要再煩我!”。
育兒師評論:
這個家庭給她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尖叫。
最後節目組讓媽媽做了場聲音體驗,將日常家中聲音放出。當刺耳的訓斥聲撲面而來,媽媽開始恐懼害怕,最終捂耳蹲下痛哭。
當成為局中人,她終於體會到了易吼易叫給人的感受,說:“根本不想在這樣的家待著”。
在我看來,浩浩媽媽是愛孩子的,也許她只是在“教育”孩子,也許只是被疲憊的生活磨滅了耐心。
可是,孩子的成長需要科學的規律,孩子的哭泣與“不聽話”背後,藏的正是需求與無助。我們不能把孩子框在——大人們自以為對的準則裡,一不符合,就埋怨拒絕。
正如育兒師所說,低齡的孩子,特別需要三件事:
安全感、好奇心的滿足,以及情緒的釋放。
大吼大叫,一點一滴扼殺了孩子歸屬感,更是將孩子的求知慾與好奇心,也扼殺個精光,這是在掠奪他們探索與學習的機會。
最可怕的是,易怒的我們,對這一些,竟並不自知。
03 你的語言,藏著殺人的刀子
易怒的父母,通常不可避免地伴隨著——語言暴力,即用謾罵、詆譭、蔑視、嘲笑等侮辱歧視性語言。
兒童學家阿黛爾·法伯說:“永遠都不要低估你的話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力。”
有一影片,叫《語言暴力會給孩子造成多大的影響》,講的是瀋陽看守所少年犯的故事。
馬俊,小時常被罵“豬腦子”,後因債主罵其“豬腦子”,持槍殺人。
唐亮,小時常被罵“丟面子”“丟人”。後因競爭對手罵其“丟人”,持斧砍人。
曹夕,小時常被罵“怎麼不去死”,後因店主罵其“怎麼不去死”,持刀捅人。
……
這些少年犯,都曾在童年,遭受過語言暴力。這種精神虐待就像毒瘤,在體內紮了根,威力一點也不弱。
克羅斯博士曾做過實驗:
“當一個人受到語言攻擊,他的情緒疼痛在大腦區域反應,和身體疼痛極為相似,神經系統能體驗到了幾乎相同級別的疼痛。”
孩子們的內心都是敏感的,當自尊或人格傷害,積累到一定程度,相似的語言,便勾起了痛苦不堪的回憶。一旦爆發,便如洪水猛獸一般。
《傅雷家書》中說:“世界上最有力的論證莫如實際行動,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則。”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也是鏡子。
所以,親愛的父母們,請別再逞一時的口舌之快,孩子不是我們的情緒垃圾桶。
04 五個小建議
馬克思說:“為了孩子,我的舉動必須非常溫和而慎重。”
而我們內心吶喊:“道理我都懂,可就是控 制不住!”
如果你總在「發怒-後悔--失敗-繼續後悔」的怪圈中,週而復始的迴圈。
那以下幾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① 發火,不如愛自己
生氣的原因很多:工作繁忙、精神焦慮、與人攀比、夫妻矛盾等等,而很多時候,孩子只是導火索。大多數的脾氣,其實都在表達:我缺愛了。
與其遷怒孩子,不妨多去思考,如何愛自己,去提高自身情緒的基準線。
② 不壓抑,不淡定
身為父母,本就不易。壓抑自己,只會傷身又傷心,不如對孩子坦誠大喊:我的怒火快噴出來了!我要發脾氣了!你快逃!
③ 不用你,而用我
明明是擔憂和關心,卻總把溫和變成責備。生氣時,請默數15秒後再開口,並把“你”改成“我”開頭,比如,“我擔心你……”。
④ 對不起,我愛你
如果還是發生了,請及時溝通致歉,並坦誠生氣的真實原因。如果孩子做錯了事,要一起商量解決辦法。最重要的是告訴孩子,愛他的事實,從未改變。
⑤ 看書很累,覺察很貴
不管是情緒還是親子問題,都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平時多讀書,是價效比最佳方式:比如《非暴力溝通》會提醒你看到孩子背後的需求,《遊戲力》會教你如何做親子聯結,《終身成長》會讓你換個思維看待問題,等等。
曾經看過一句話,“讀書最大的好處,在於覺察。”
哪怕我們不能立刻改變,其實只要我們開始覺察情緒,就是成功的一大步。
05 寫在最後
希望我們不壓抑不放棄,在不斷探索與嘗試後,用真正平和的心態感染孩子。
穩定的情緒,就是我們可以給的“富養”。
《少年派》中,林妙妙曾問隨和的江天昊:“你知道你爸媽身上最可貴的地方是什麼嗎?”
——答案是,情緒穩定。
真期待有一天,別人也會這樣羨慕你的孩子。
穩定的情緒,就是我們可以給孩子的富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