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獻說:“抱怨是往鞋子裡倒水,越抱怨自己越難受。”
的確如此,抱怨猶如毒藥,在不知不覺中會摧毀人的意志,消減其對生活的熱情。
愛抱怨的父母,更是在潛移默化中,把這種消極思維傳遞給孩子,影響孩子的內心,乃至一生。
在一檔真人秀綜藝節目中,全職帶娃的媽媽因為情緒煩躁而遇事習慣性抱怨:
兒子邀請媽媽一起做手工,媽媽卻抱怨“做手工太辛苦了”、“這個太難了”。
爸爸陪孩子做好了手工,媽媽卻依然抱怨“你什麼都滿足他”、“走開,不要來煩我”。
在這無休止的抱怨中,不僅夫妻關係緊張,孩子亦變得膽小、敏感。
而這只是抱怨帶來的冰山一角。
父母抱怨的樣子,在時光的打磨下,最終會成為孩子性格的一部分。就如義大利教育學家瑪利亞•蒙臺梭利所說:
“兒童是一個熱情的觀察者,他特別容易被成人的行為所吸引,進而模仿他們。”
父母習慣抱怨,孩子更易自卑
墨子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五入必而已則為五色,故染不可不慎也!”
一塊潔白的絲,放進青色的染料中便會變成青色,放進黃色的染料中便會變成黃色。
養育孩子也是如此,每一個新生的孩子都潔白如紙,家庭的氛圍決定為孩子的性格添上什麼底色。
抱怨型的父母,會讓孩子陷入負面的環境中,習慣性產生消極的情緒,最終變得自卑起來。
民國才女林徽因的童年,便充斥在抱怨聲中。
因為文化的限制,林徽因的母親何雪媛與丈夫並沒有共同語言。
何雪媛也沒有積極面對這一差距,只是一味抱怨,直到丈夫再娶她人,搬到後院的何雪媛更是變本加厲,怨丈夫、怨命運,怨蒼天。
其用抱怨裝滿了林徽因的童年,回憶起這段日子,林徽因說:“我自己的媽媽把我趕進了地獄,這搞得我筋疲力盡並深受傷害。”
幸運的是,在林徽因長大後,跟隨父親走出後院,看到了更遼闊的天地,思維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這才脫離了抱怨帶來的傷害。
然而並非人人如此幸運,生活在被抱怨環繞的家庭中,耳邊充斥著各種負面的聲音,孩子的內心必然接受到消極的暗示,從而導致自我認知低下,遠離自信,深深的“不配得”感。
甚至,耳濡目染下,孩子還會繼承這種思維方式,也變成一個愛抱怨的人,讓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受到影響。
父母習慣抱怨,孩子更易抑鬱
曾有心理學家歸納整理過十種不健康的家庭,其中位居榜首的,便是有一個過度抱怨的媽媽。
父母的抱怨,不是暴力,有明顯的傷害痕跡。抱怨更像是慢性毒藥,日復一日的蠶食,讓孩子的心理發生巨大的變化。
如誘發抑鬱症。
抑鬱症的爆發,可能是由於外部的鉅變引起的,如家庭變故、感情受挫、壓力過大等,但也可能是平靜生活下一場暗湧,如家庭環境、教養方式、人際關係等。
愛抱怨的父母,教給孩子的,也是一種充滿負能量、病態的思維方式,在如此思維的驅使下,孩子會把目光放在更多所謂“不公”的事情上。
如電視劇《理想之城》中的吳紅枚,父母的抱怨與偏心,讓她在壓抑自己想法之下,也學會了抱怨:
職場受到不公待遇,她選擇忍氣吞聲,然後回家抱怨;
被領導呵斥兩句,就忘記職責所在,輕易妥協,然後打電話抱怨;
在看到好朋友蘇筱連連升級後,亦忍不住抱怨:一樣的學歷,為什麼自己會過得這麼慘。
凡事都有兩面性,所有的光鮮背後,都有負重前行。負面思維重的人,容易被侷限目光,只看世界的其中一面。
久而久之,內心會越來越壓抑。最終不是在沉默中爆發,就是在沉默中滅亡。
有人會選擇走向偏離軌道的路線,傷害自己、傷害他人,如吳紅枚;有人會選擇走向內心的黑暗,陷入無盡的掙扎,進行自我傷害,如抑鬱症。
心理學家布魯爾∙卡特說:“孩子健康心理的培養比對孩子身體的關心更為重要,孩子只有具備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挑戰未來,走向成功。”
所以,愛抱怨的父母要心中警惕,孩子不是你的出氣筒,家也不是隨意發洩負能量的地方。你永遠不會知道,你無意中的一句話,在經年發酵後,在孩子的內心,會溢位什麼樣的氣泡。
減少抱怨,從“心”做起
為了讓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未來,避開負面情緒,是為人父母首當其衝要做的。遠離抱怨,則是重中之重。
如果你也是一個忍不住會抱怨的人,可以試試從“心”改變。
1、抱怨前,學會“三思而言”
蘇格拉底說:“上天賜給每個人兩隻耳朵,而只有一張嘴巴,就是要求人們多聽,少說話。”
所以,我們用人生中最初始的幾年,學習如何說話,卻需要用一輩子的時光,練習如何閉嘴。
尤其是抱怨之言,想要說出口的時候,我們也停下來,“三思”之後,再決定說不說。
一思:對這件事的抱怨,除了情緒的宣洩,還有別的作用嗎?
二思:抱怨的話說出後,聽到的人會產生什麼樣的情緒?
三思:如果換個方式溝通,這件事能不能得到解決?
當我們的心中對於自己將要說出的抱怨有了明確的認識,躁動的情緒便也能緩解一二,換個積極的話術,說不定還會讓事情得到好的進展,何樂而不為呢?
2、抱怨時,喚醒“未來的自己”
大多數時候,我們會覺得生活不順,往往是因為認知侷限了我們的思維。一個有歲月沉澱、見識廣博的人,很少會去抱怨命運的不公,因為他知道,把每個人的人生慢放,都不是一場純粹的喜劇。
所以,當我們忍不住抱怨過去的自己、過去的事情時,不妨喚醒“未來的自己”,跳出自己的認知,站在旁觀者的立場,去看待抱怨與事情本身的聯絡。
就如威爾∙鮑溫在《不抱怨的世界》中說:“如果不喜歡一件事,就改變那件事;如果無法改變,就改變自己的態度,不要抱怨。”
當你的內心不再去關注那些不能改變的地方,而把眼光放在可以改變的事物上時,抱怨自然而然會停止。
3、抱怨後,不要忽略善後工作
網上有這樣一句話:“我只是成為了媽媽,並沒有成佛。”
深以為然,父母非聖人,出現情緒波瀾也是正常的。如果在某一天因為到達情緒臨界點而忍不住抱怨了,善後比自責更重要。
中國式父母的愛大多是含蓄的,對於錯誤的表達更是如此。對於大多數父母來說,抱怨之後,即使會自責,也不願意直接在孩子面前承認錯誤。
其實,積極溝通適用於任何關係,親子關係也不例外。
兒童教育專家錢志亮說:“親子關係大於教育,父母若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把親子關係建立好。”
抱怨之後,孩子莫名承受了情緒,那就主動點,幫助孩子修復情緒:
先承認錯誤,說出自己不應該抱怨宣洩情緒;
再客觀說出事情原委,讓孩子感受到共情;
最後示弱,詢問孩子的建議。
這一方式不僅適合大點的孩子,年齡小的孩子也同樣適合。他也許給不了真正能解決問題的答案,但卻一定能給出治癒你內心的答案。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
“父母自身的行為對孩子有重大影響。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同孩子談話和教導孩子、吩咐孩子的時候,才是在教育孩子。你生活中的每一瞬間,甚至當你不在家的生活,都是在教育孩子。”
所以,為人父母,我們不要求自己成為滿分父母,但也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那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的走向。
歡迎關注昭德心理,我們陪您一起:做明白的父母,帶快樂的孩子!
-END-
策劃:M T
作者:問心淺笑
編輯:雪梨
設計:多納
(文中部分圖片均來源網路,侵權可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