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剛生下來,對明暗相間的地方感興趣。
有一名小男孩的眼睛十分奇怪,眼科大夫多次會診的結論都相同:從生理上看,這是一隻完全正常的眼睛,但它卻是失明的。一隻完全正常的眼睛為何失明瞭呢?
原來,小男孩剛出生時,這隻眼睛因輕度感染被繃帶纏了兩個星期。正是這種對常人來說幾乎沒有副作用的治療,對剛剛出生、大腦正處於發育關鍵期的嬰兒造成了極大的傷害。由於長時間無法透過這隻眼睛接收任何外界資訊,原先為這隻眼睛工作的大腦神經組織也隨之衰退了。
這名小男孩的遭遇並非偶然。後來研究人員在動物身上做了很多類似的試驗,結果都一樣——生命的器官嚴格執行著“用進廢退”的原則。
小男孩的悲劇在於錯過了眼睛受光的敏感期。
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是怎樣感覺光的呢?在黑暗的隧道盡頭,一個光點出現了。因為在黑暗中,這個光點顯得格外奇妙、明亮和有意義。光點逐漸變大,但它依然在黑暗中,強烈的光明與黑暗的對比,使得這一點光充滿了意義。直到光明完全吞噬黑暗,就好像一下子撲進光的懷抱中,光明包圍了嬰兒。嬰兒撲到了光裡,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剛出生的嬰兒,會到處尋找淡淡的陰影和陰影的邊界,隨著時間的發展,嬰兒很快就能尋找到生活中那些明暗相交的地方:一幅畫、窗簾或者書櫃裡的書產生的那些明暗相交的地方,嬰兒會高度投入地一直注視著那些地方,直到疲倦為止。這不同於人們想當然認為的綵球對嬰兒更具有吸引力。
羅曼·羅蘭在他的鉅著《約翰·克里斯朵夫》中也有描述從黑暗牆壁上高高的窗戶射進來的光線,給嬰兒帶來了第一個驚喜和歡樂。
人在早年的某個特定階段,腦內的神經元需要適宜的環境條件,以便使其和其他的神經元發生聯絡。否則,大的發育會受到永久性的影響。嬰兒的視覺敏感期在出生時喚醒腦內神經元的工作,或者說,這是一種腦內完全的建構工作,所以這個時候,兒童的視覺從不會偏離在生活環境中的明暗相交的地方。
經驗證明,在各個敏感期,如果兒童受到干擾和阻礙,不能正常使用他們的身體的各種功能,相關的功能就會喪失。不使用鼻子,鼻子就會失嗅;不使用耳朵,耳朵就會失聰;不使用眼睛,眼睛就會失明。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當嬰兒開始使用口和手時,成人的干涉就開始了。這種干涉剛開始還於一些老人、低齡保姆和少數無知的父母,隨著幼兒的活動越來越頻繁,成人的干涉就越越多。當兒童開始使用他自己的意志和思維時,成人的干涉會更厲害。
當嬰兒暢通無阻地度過一個敏感期時,他就走過了一個發展的臺階。這給嬰兒帶來了愉悅和持續性的滿足,也釋放了嬰兒生命中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