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醫學歷來重視睡眠養生,認為“眠食二者為養生之要務”;“能眠者,能食,能長生”。清代李漁《笠翁文集》中有云:“養生之訣,當以睡眠居先。睡能還精、養氣、健脾益胃、壯骨強筋。”美國有兩位學者,對7 000人進行了長達5年半的研究,認為有7種原因可影響人的壽命,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睡眠。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良好的睡眠可以重新積聚起能量,把一天活動所消耗的能量補償回來,為次日活動儲備新的能量;良好的睡眠能消除全身疲勞,使腦神經、內分泌、物質代謝、心血管活動、消化功能、呼吸功能等能得到休整,促使身體組織生長髮育和自我修補,增強免疫功能,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因此,良好的睡眠對養生至關重要。
子時入睡最養陰
歷代養生專家都建議在每晚亥時(9~11點)休息,子時(11~12點)入睡。中醫認為陰氣盛則寐(入眠),陽氣盛則寤(醒來)。而子時是一天中陽氣最弱、陰氣最盛之時,此時睡眠最能養陰,睡眠質量也最佳。早晨最好5點起床,有助於生髮陽氣。如果前一晚睡晚了,早晨5點前也要起床,可以在白天增加午睡。這就是中醫養生提倡的“子午覺”。
身睡如弓效果好
俗話說“站如松,坐如鐘,睡如弓”。睡如弓能夠減少地心對人體的作用力,讓人感覺輕鬆舒適。由於人體的心臟多在身體左側,向右側臥可以減輕心臟承受的壓力。睡覺時愛打鼾的人也適合弓形睡姿,因為打鼾時容易出現呼吸暫停,如果採用仰臥的姿勢,小舌頭會後墜,很容易引起氣道塌陷,從而導致氣道流通不暢,加重打鼾症狀。
臥室小能聚陽氣
在選擇居住房屋的朝向時,應儘量挑選南向的房屋居住,房屋的陽光不被前方樓宇遮擋,儘量避免陰冷潮溼的房間,以利於關節健康。另外,對老年人來說,建議睡覺的房間不宜太大,主要是為聚集陽氣。傳統養生講究睡覺時一定要關好門窗,因為人睡著了身體表面會形成陽氣保護層,夜間通風容易把陽氣吹散。建議睡前沖涼,或提前開空調將臥室吹涼,但睡覺時要關上窗子,並穿睡衣。
睡覺方位有講究
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到:“凡人臥,春夏向東,秋冬向西”。即認為春夏屬陽,頭宜朝東臥;秋冬屬陰,頭宜朝西臥,以合“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
吃飯太飽睡不好
晚飯吃得過飽,耗氣就多,耗氣就要動氣,會擾動陽氣。晚上陽氣不足,可能會導致消化不良;食物積存在胃內,鬱久就化熱,容易產生胃熱,就會影響睡眠質量。另外,晚餐過飽會造成胃腸負擔加重,其緊張工作的資訊不斷傳向大腦,致使人失眠、多夢,久而久之,易引起神經衰弱等疾病。
中老年人如果長期晚餐過飽,反覆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往往會造成胰島素B細胞負擔加重,進而衰竭,誘發糖尿病。
附:教你幾招睡醒減肥法
- 床上翻身
每天早上鬧鐘響過後,你是否還會賴上幾分鐘?那就把賴床的時間利用起來,在床上翻翻身,活動休息了一晚的肌肉。側臥,兩手臂從背後伸出,張開手掌,屈膝翻身。翻身時頭與膝蓋要朝相反方向,而且頭、手臂也要一起轉。一邊重複10次。然後換邊再做。
- 扭動脊椎
仰臥床上,膝蓋彎曲,雙臂在身體兩側伸開。把膝蓋靠向左邊,眼睛望向右邊,肩膀貼在床上。最後保持這個動作5秒,換邊再做。兩邊各做3次。
- 貓式伸展
跪在床上,雙手撐著床板。收腹,頭往下,身體形成圓形後停住,做3次深呼吸。然後放鬆身體,弓起背,抬頭望向天花板,保持這個姿勢做3次深呼吸。重複做3遍。躺了一晚,腰背可能會變得僵硬,這個動作就能讓腰部得到很好的緩解。
- 膝靠胸前
仰臥床上,雙腿伸直,抬起左腿,用雙手從後面抓住大腿。接著慢慢地把膝蓋拉向胸前,直到感覺到腿部有拉伸感,保持這個動作8秒鐘;然後換做右腿。這個動作熟練後可以提高一點難度,在這個動作的基礎上,抬起頭,前額向膝蓋靠攏。
- 踮起腳跟
做完上面的動作後,下床做一個小動作減去大腿的肥肉。雙腳站立,與臀部同寬,腳尖向前。然後慢慢地踮起腳跟,開始往下蹲,感覺就像是坐在椅子上一樣。保持這個姿勢3秒。每天重複做10次。
文/張揆一 教授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關注公眾號《家庭醫學》,瞭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