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半年前,我還曾經怒斥過如今國產青春片全靠“觀眾哭了”來營銷的奇怪風氣。
當時以為隨著大眾的心理閾值越來越高,這種宣發方式很快就會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直到最近刷到《關於我媽的一切》鋪天蓋地的物料,才知道自己有多麼天真——
苦情戲式宣發,已然出現了“片傳片”的現象。
如果說青春電影戳中還只能仍能想得起初戀的年輕人,影響力有限;
那麼導演編劇們一旦打起“父母牌”來,狙擊的可是全年齡段人群。
昨天甚至有影院老闆打出了“不哭退錢”的口號,並聲稱“還沒有人挑戰成功過”;
且不說事件本身有多少營銷的成分,反正“催淚”——幾乎已經成了近幾年國產親情片的唯一解法。
01
國產片新型“催淚神器”,
不是懷念前任了
其實《關於我媽的一切》出預告片的時候,很多人就看到了這樣的苗頭。
“為一家人操勞的媽媽突然得了絕症”,這劇情擺明就是衝著觀眾們的淚腺去的。
之前各大社交平臺上流傳最廣的片段,也是徐帆頭上戴著毛線帽子,用哭腔說“媽媽等不了了”。
就算你完全不知道前因後果,大概都能猜到這是病重媽媽向女兒袒露真心的時刻。
後來上網一搜,發現宣發環節的物料也都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電影正式上映之前的一個星期,點映場觀眾們淚水橫飛的reaction版本已經上線了。
在短影片裡,但凡是走進了電影院的年輕男女,個個都哭得比桃金娘還慘;
然後片方再把這些痛哭流涕的鏡頭剪到一起,標題大筆一揮“觀眾感同身受特輯”。
當然,相比於大多數無病呻吟的青春悸動,跟爸媽的感情還是要更加觸動人心的。
畢竟看到二十大幾的成年人還為熒幕裡的高中愛情流淚,多數人都會心懷疑慮地問一句:“至於嗎?”
換成父母就不同了,尤其是劇情本身還有著絕症、和解這樣傳統的“催淚劇情殺器”;
就好像是上了一層防矯情保險,“感人小電影”的劇情也就越來越肆無忌憚。
青春片的觀眾通常是獨自痛哭的,畢竟那個被懷念的前任通常早就消失在生活裡了,跟現任去看也不太合適。
但在親情催淚片的世界裡,花式哭泣只是最簡單的形式,升級版本是帶著媽媽,在電影院上演現實版的母女情深。
電影裡的母親拖著病重的身體,也要為已經成年的女兒操心一切;
座位上的媽媽則適時地眼含熱淚,“緊緊摟住了女兒”。
在片方釋出的另一段影片中,還出現了一對來自重組家庭的母女觀眾。
女兒深情回憶了繼母在她初中做手術時的焦急和照料,旁邊的媽媽則在最後點睛,“很高興老天給了我這樣的女兒”。
後面是片子大幅海報,精確地露出了電影的上映時間和徐帆的半張臉;
真正實現了劇情與現實之間的沉浸互動式體驗。
當然,在整個過程中最賣力氣的還是演員。
飾演女兒的張婧儀,最近拍的“母女主題”短影片,簡直快比電影裡的戲份還要多了。
時而是一人孤身打拼的小白領,前腳收到房東催房租的微信,後腳又被男朋友分手;
突然接到了媽媽打來的電話,隨著一聲“媽”字出口,整個畫面變成了溫暖的昏黃色調,背景音樂也適時響起。
在另一個版本中,她又化身了剛剛畢業找工作的職場新人;
投遞簡歷總是失敗,被對面粗魯地扔回來。
這時徐帆突然出現,怒氣衝衝地擋掉了扔到女兒身上的紙張;
然後以保護者的姿態轉身抱住女兒,兩個人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在電影結尾,女兒李小美對著媽媽的微信對話方塊發語音的劇情,也被拿出來演繹了一番;
最後畫面中心打出一行字幕:“媽媽要是還在就好了。”
有網友開玩笑說,現在就連親情片的演員們都需要“售後服務”了。
而這一切宣傳都似乎在對你說:“媽媽的愛是多麼感人啊,怎麼能不哭呢?”
02
“中國式親情片”,
哭最好用?
之所以這麼大張旗鼓地宣傳“母女親情”,首先當然是因為效果好。
不同於青春片最被詬病的“貨不對版”,親情片通常在催淚效果方面是合格的。
有觀眾說:“這就是母女版的《藍色生死戀》,但我還是哭掉了半包紙巾。”
當然,至於電影本身的質量如何,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關於我媽的一切》其實並非原創,而是翻拍自韓國十年前的電影《世界上最美的離別》。
兩者主線劇情幾乎完全相同,為了家庭操勞一生的媽媽突然得了絕症,給全家人的生活都帶來了極大的衝擊。
但對比之下就會發現很明顯的視角差異——
韓國版是以母親作為主體,而國內版本的重心則是母女關係。
韓版的女兒並沒有太多戲份,只是女主角在生命盡頭“需要安頓的親人之一”,角色的衝突感還不如丈夫角色來的多。
但國內版本則不然,前半段花大量的筆墨描繪這個控制慾強的母親,如何跟長大成人的女兒進行情感撕扯。
看完韓版,觀眾討論的是東亞社會中家庭婦女的生存狀況;
而《關於我媽的一切》的影評中,出現最多的是“張婧儀這個擋手機攝像頭的細節,真是太像我和我媽了”。
倒也不是想評價孰優孰劣。眾所周知,如今大半個影視圈都是靠“中國式親情”養活的。
隨便數一數,但凡有點水花的作品,主題多少都和“原生家庭”沾點關係。
第一種是“控訴”流派,最典型是《都挺好》裡懦弱自私的蘇大強。
當時批評的聲音佔據最主流,編劇最後安排了一個和解的結局,還引發了不少觀眾的強烈不滿。
前一陣被罵慘的《盛夏未來》,郝蕾演的那個媽媽也是那種傳統的“中國式媽媽”。
全心全意撲在女兒的前途之上,連離婚的訊息也要瞞著,就怕耽誤高考。
但又對自己的付出耿耿於懷,動不動就要埋怨孩子不懂自己的良苦用心;
吵架時還會搬出殺傷力最大的武器:“你和你爸天天出去玩,我只能悶在家裡,我這是為了誰啊?”
今年年初《你好,李煥英》成為票房黑馬,似乎又開啟了另一個流派。
人物結構通常為完美父母+不爭氣的孩子,因為雙方沒有大的衝突,於是情感高潮全靠生離死別。
比如網劇《機智的上半場》中,倪虹潔飾演的皇甫媽媽嬌憨又活潑。
她會熱情地歡迎女兒回家,撿女兒不要的新裙子穿,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過度寵溺。
就連自己時日不長了,也要拜託女兒的男朋友“如果有一天不喜歡她了,也不要傷害她”。
後來這個角色去世,女兒在葬禮上演講“最疼愛我的人今天離開了”。配上“皇甫和媽媽太好哭了”的關鍵詞,果然也賺到了不少的眼淚。
從這個角度來說,《關於我媽的一切》可能是一個集大成者。
前期具備“煩人父母”的特點,後期又包攬了完美父母的“生離死別”。
不過無論是哪種,如今在片子裡都只有一個功能——催淚。
無論是吵架還是離別,最終都會以“最好哭細節”的形態,出現在各大社交平臺上。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類似電影甚至在宣發時都會標配幾個“刪減片段”。
通常都是頂級的撕心裂肺情節,單是敘述出來就讓人想哭的那種。
比如張婧儀說,“媽媽去世”這段原本是拍了的,後來考慮到“太滿”就刪掉了
“當時有一句臺詞是’媽媽陪不了你了‘,我一低頭,當時就崩了。”
《盛夏未來》裡最兇的一場母女爭吵,也是透過“刪減片段”的例子放出來的。
無論是母親郝蕾的崩潰,還是女兒張子楓的突然爆發,也都讓不少人表示感同身受。
這些劇情如果出現在電影裡,可能還要考慮情節銜接、觀感問題。但作為“背景知識”放在短影片了,衝擊力反而更強了。
只需要配上一句——“父母給不了你全世界,但她會把能給的最好的都給你”,就足以戳中淚點。
03
當代“親情贖罪券”
不過如果一定要從“催淚神器”當中選一個,我大概還是會選擇親情片。
一方面是年紀越大越覺得愛情不值一提,另一方面是人家打父母牌的,確實比那些營銷前任、初戀的更敬業。
你甚至能刷到這樣的影片——以第一人稱的視角,敘述年輕人如何在被電影感動到痛哭流涕之後,用手機給媽媽發了一句“我愛你”。
手把手教大家如何向父母表達愛意,可以說是把售後服務做到極致了。
但看起來,大多數人應該還是沒聽進去。
網上觀後感隨便翻一翻,很多人前腳剛剛“願爸媽被歲月溫柔以待”,後腳就突然“夢碎了”。
契機可能是爸爸又催自己相親了,也可能是被媽媽吐槽“上邊穿外套下邊穿短褲”。
“原本看電影哭到崩潰,給媽媽打了個電話。結果她突然就數落我工作不不穩定,感覺自己簡直是痴心錯付。”
不過也可以理解,跟前幾年一窩蜂控訴原生家庭風潮比起來,如今螢幕上的父母確實已經沒有那麼面目可憎。
尤其是在“催淚”的硬需求驅使下,劇情越來越極端,淚點設定也越來越密集。
都不說絕症、犧牲自我這種必殺技。
就連那種放在現實中絕對要被譴責的父母,通常也會有某個作為“保護者”的瞬間。
比如徐帆在生病前一直對女兒的職業選擇指手畫腳,兩個人因為這件事吵到不可開交;
但當她在錄製現場怒斥刁難女兒的嘉賓,觀眾罵瞬間就原諒了她。
《機智的上半場》中有個蠻不講理的教師母親,甚至曾經導致女兒在學生時代被全班孤立;
但面對不讓女兒進門的室友,也可以喊出一句“沒人可以欺負我的孩子”。
要我說,年輕觀眾對為這些片子痛哭流涕,其實有點像是一種“親情贖罪券”;
或者說是啤酒杯裡泡枸杞——只圖個心理安慰。
雖然根據我貧瘠的生活經驗推斷,大城市的年輕人很少會經歷這種“被父母撐腰”的情節。
但正是因為少,這種“無條件保護我”的情節才能讓很多人熱淚盈眶了。
只不過現實中沒有那麼多激烈的衝突,也少有如此戲劇性的生離死別。
多得是說不清道不明的撕扯,和雞毛蒜皮的衝突。
平時對爸媽的各種毛病不厭其煩,在催婚、原生家庭話題下抱怨;
也只有看這些催淚親情片的時候,才能短暫想起家庭的好。
不過片方大概也不在乎,反正轉瞬即逝的感動也是感動,也能帶來熱度。
聽說最近還要上一部親情片,講的是一位再婚生子的父親如何獲得女兒的諒解。
至於年輕觀眾們,在短暫的感動後又重歸對家人的抱怨當中。
什麼時候能再次感受到親情的可貴?等下次走進電影院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