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科學家在內蒙古中部發現了一批約2000萬年前的短面蝟化石。經研究發現,這種在地質歷史上只“短暫”存在過的蝟科動物,可能與現生的多種刺蝟一樣有著非凡的擴散能力。相關研究成果近日已線上發表在國際期刊《歷史生物學》上。
論文第一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李錄博士介紹,短面蝟的化石十分稀少,這批化石主要包括準噶爾合短面蝟較為完整的頭骨及其他兩種短面蝟的下頜、牙齒等。
短面蝟,顧名思義,具有奇特的面部短縮的特徵。“短面蝟頭骨尤其是面部按照長寬比例相較其他蝟科動物短了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牙齒數量也更少。這種特殊的形態可能是為了改變食性,從而減少和其他蝟科動物及習性相似動物的競爭。”李錄說,比如短面蝟具有和食肉類動物相似的裂齒,這可能意味著高度的食肉性。蝟科動物是機會主義者,捕食物件以無脊椎動物為主,但短面蝟可能更偏向於捕食脊椎動物。
準噶爾合短面蝟頭骨照片和線條圖(高偉攝、李錄繪,中科院古脊椎所供圖)
據介紹,短面蝟亞科在約3000萬年前出現在蒙古國,在約2100萬年前的早中新世開始在北美洲西部出現,而已知的最晚紀錄是在約900萬年前晚中新世的美國。相比亞洲其他短面蝟,準噶爾合短面蝟與北美洲短面蝟的親緣關係更加密切。據此推測,與準噶爾合短面蝟關係密切的一支短面蝟,可能在早中新世早期和若干食肉類動物一起擴散至北美洲。
蝟亞科大耳蝟(上)與短面蝟亞科準噶爾合短面蝟(下)頭骨對比示意圖(李錄攝,中科院古脊椎所供圖)
而化石的發現地與首次發現準噶爾合短面蝟的新疆富蘊距離超過2000公里,也證實了短面蝟和現生的多種刺蝟一樣具有非凡的擴散能力。3種短面蝟化石的發現表明短面蝟在適宜的環境中具有相當高的分化和多樣性。
儘管有著很強的擴散能力,但相比其他蝟科動物,短面蝟的存在時間卻很“短暫”。李錄解釋,擴散能力不能作為衡量動物生存適應性的唯一指標,滅絕可能是多種因素造成的:短面蝟可能以食肉為主,這導致其食性與其他蝟科動物相比過於單一;非常特化的形態特徵給短面蝟預留的形態變化餘地非常少,這使其很難在短時間內進行調整;而氣候環境變化導致包括短面蝟在內的北美洲所有蝟科動物在晚中新世全部滅絕。
這種奇特的動物究竟長什麼樣?遺憾的是,因為短面蝟化石數量有限,頭後骨骼化石更是從未發現,可供復原的形態學資訊嚴重不足,科學家還沒能繪製出短面蝟的復原圖。而現生蝟科動物的形態差異較大,也讓人們更難想象已經滅絕的短面蝟的樣子。(記者金地、董瑞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