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13時34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安全順利出艙,身體狀態良好,空間站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為全面保障航天員回家安全,中國電科配置了多型統一測控系統以及陸海空系列搜救裝備,為飛船平安回家打造明亮“眼睛”,確保返回搜救任務的圓滿完成。
統一測控系統,精準定軌捕獲目標。統一測控裝置在返回艙返回過程中具備指引返回艙著陸方向,為著陸場裝置提供目標的引導資料,為準確定位著陸位置提供精準資料。在主著陸場,中國電科佈設了機載站、車載站、便攜站、固定站等站型及多型號測控系統,保障排程指令、資料傳輸和影象傳輸的實時性、穩定性和清晰度。其中,新研製的首套車載機動測控裝置,採用先進的數字化體制,具有時延小、相位穩定的特點,可以保證返回艙出黑障後快速捕獲目標。
多型測控雷達,排排列隊攬神舟。在此次任務中,中國電科自主研製多部雷達沿神舟十二號的回家路依次部署,擔負著返回區首點截獲、黑障區連續跟蹤等任務,為返回艙的安全著陸和快速搜救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先進通訊手段,實時傳輸現場畫面。飛船返回著陸場,搜救通訊是重中之重。中國電科自主研製的“直升機衛星通訊終端”作為主用通訊裝置,以飛行狀態中的直升機為平臺進行工作,充分發揮傳輸距離長、頻寬寬、機動性強等優勢,保證著陸現場音訊、影片訊號流暢、遠距離傳輸。三維綜合立體顯示系統依據真實資料,直觀展現航天器艙體在軌飛行狀態、返回艙運動過程等流程,該介面被實時投放到北京飛行控制中心大廳的主屏上,輔助現場工作人員對此次“撤離繞飛、返回搜救”的全過程進行監控,並透過央視轉播呈現給全國觀眾。
系列定向儀,為航天員生命安全拴上“保險繩”。在此次返回艙著陸回收任務中,中國電科從實戰出發,建立起一張近、中、遠端搭配,海、陸、空協同的立體化搜尋定向網路,確保航天員安全健康返回。此外,中國電科還為本次返回艙搜救研發出空中搜救態勢系統,大大提高搜尋精度與效率。
此外,在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環繞及側向垂直交會試驗過程中,中國電科研製的鐳射雷達作為主測量敏感器,在整個環繞及對接過程中準確發現目標並實施精準定位,為空間站未來組合執行形式多樣化提供堅技術保障。
2021年6月17日,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搭乘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飛向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
太空漫步,科技支撐。
三個月來,中國電科始終發揮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單位作用,用電子資訊科技全面保障航天員的工作生活。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組合體交會對接過程中,中國電科根據載人飛船總體繞飛任務需求,為鐳射交會對接雷達增加了前向、徑向、後向三組合作目標的識別與切換功能,該功能也是系統新增的最為重要功能。
航天員與地面實時通話,中國電科承擔了天地通監控中心、各測控站點、天鏈衛星、北京航天飛控中心計算機系統等主體裝置研製任務,在天與地之間架起一座完整、清晰、流暢的寬頻通訊大橋,並提供多條通訊鏈路,確保天地通話穩定可靠。
實施出艙活動期間,中國電科為機械臂配套了七個關節運動驅動元件及高精度位置感測器、三個末端執行器等關鍵裝置,助力航天員靈活操縱機械臂。同時,為讓航天員在空間站“大房子”裡住得安心,中國電科配套了壓力感測器等十餘種上百件感測器及多款電機產品,可實現對艙內環境、食物、航天員生理指標等的精確檢測。
整個任務期間,中國電科配備的統一測控系統遍佈陸海空天、國內外各測控站點,透過遙測、外測,對飛船始終進行測控,觀測分析飛行器位置、速度、飛行姿態,實時調節飛行姿態、軌跡、速度,實現精確定軌。
在神舟十二號飛船上,還配套了中國電科研發的剛性太陽電池陣和軌道艙母線調理器,電池電路在對力學環境和熱環境的適應性方面,均有良好適應性,發電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