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會看見一些很“喪”的小孩:他們覺得自己再努力也沒用,拒絕嘗試,畏縮不前;遇到任何事情總會往最糟糕的結果聯想,並且沉浸在災難性的想象中不能自拔;習慣把挫折和失敗的原因全都歸咎於自己,有深深的沮喪和無助....
悲觀,正在讓孩子的行為越來越退縮,精神越來越不快樂,生命越來越脆弱。
悲觀的人,會覺得自己未來的生活非常艱難,而且經常想象不好的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改變悲觀的最好辦法是保持樂觀,那麼到底什麼決定了孩子是悲觀還是樂觀,如何培養一個積極樂觀向上的孩子呢?
故事一:
小學三年級的安安,因為喜歡機器人,報了課程學習。
每次去上課,天天媽都會說鼓勵的話,希望安安好好學習。
有一天下課後,安安耷拉著腦袋,提著機器人盒子走出來,安安媽問:“我們安安最棒了,今天學得怎麼樣?”
安安沮喪地說:“不知道!我剛拼到一半就下課了,也不知道拼的是什麼!”
媽媽知道安安的動作慢、動手能力差,鼓勵他:“沒關係啊,咱們下節課繼續拼!”
安安看了看媽媽,不開心地說:“沒用的,人家下節課學習新的內容,我還是跟不上。”
安安媽繼續鼓勵:“沒事兒,晚上回家媽媽和你一起拼,我就不信拼不好!”
安安搖頭:“靠你們幫忙還有什麼意思,為啥別人就能拼完,我不行呢?”
整個晚上,安安對照圖紙繼續拼裝機器人,好幾次因為握不住,零件被彈得到處都是。熬到晚上10:30,安安又困又累,紅著眼圈兒說:“機器人課一點兒都不好玩!”
安安媽很想告訴兒子,不是機器人課不好玩,而是你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遲緩,動手能力差。
小時候,安安鋼琴課上了幾節就不學了,樂高課也半途而廢,幼兒園的摺紙作業回回都是媽媽幫忙,媽媽總是對他說:“沒關係,長大你就會了!”
現在,安安長大了,自尊心越來越強,但動手能力卻一如既往地比其他人差,整個人也總是看起來有些“喪”。
分析與策略:
在這個故事中,安安媽的口頭鼓勵固然重要,但是,沒有實際作用。
安安的悲觀是由現實因素造成的,精細動作是他的弱項,每一次嘗試都在打他的自信。
很多時候,孩子的悲觀情緒是在考驗父母的回應方式。很明顯,安安媽的回應重點,在於幫孩子遠離受挫的情境,也就是逃避。
孩子不僅需要精神上的鼓勵,更需要具備良好的實際能力。也就是說,孩子不僅要感覺滿意,更需要表現滿意,即孩子要有信心應對挑戰,對自己的真實表現感到滿意。
那麼,如何從感覺滿意變成表現滿意呢?
首先,要讓孩子在具體事情上看到自己的進步,哪怕是一點點。
孩子遇到困難後,父母可以對孩子說:“這次你拼了一半,我們看看,下一次你會不會拼好更多?”這樣,孩子會開始觀察和記錄自己的行為,下次課程,孩子拼得多一些,或者更明白老師的指令,就會感覺有收穫,感覺自己在進步。
其次,父母面對孩子的弱項時,要強調特別之處而不是比較後的結果。
我們可以和孩子分享:“雖然你只拼了半個機器人,但看起來,這個機器臂很靈活。如果拼好後真能動,一定第一時間讓媽媽看!”這就為孩子創造了展現的機會,他需要看到自己的變化。
另外,要想培養出一個樂觀的孩子,在指導孩子理解事情發生的原因時,要做到現實、積極而靈活。
父母一定要真實地看到孩子在好事中的積極作用,並把它用語言具體地描述出來。比如對孩子說:你的努力很重要,你有很好的理解能力等,幫助孩子看到自己對好事的影響力。
相反,過於浮誇的鼓勵只會剝奪孩子反思的機會,阻礙孩子成長。
清華大學心理系主任彭凱平說,比起成功,樂觀對孩子來說更具有意義、更具有價值。
很多研究表明,樂觀的孩子更容易成功,更有創造力,更容易有幸福的生活,他們總是相信未來會發生好的、令自己滿意的事件。
這是因為,樂觀的人認知更積極、情緒更愉悅,更願意去行動,因而獲得成功的機會相應也大大增加了。
很多心理品質的形成都受先天和後天因素的影響。
現代神經科學研究表明,人的趨近與迴避的動機和大腦額葉皮層的結構和功能有關,也就是說大腦前額葉的活動影響一個人的情緒、認知和行為。比如,研究發現合群的兒童大腦左半球的腦電活動更活躍些,而孤獨和退縮的兒童大腦右半球的腦電活動相對活躍一些。
因此,樂觀的心理品質存在先天差異,有的孩子天生對外部刺激表現出愉快和興趣,行動更積極;而有的孩子對危險線索更敏感,對刺激易產生厭惡和恐懼的消極情緒,從而產生迴避行為。
綜上所述,父母要學會甄別孩子的先天傾向,坦然接納天生有些悲觀和退縮的孩子,正確引導他培養樂觀的思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