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把《大空頭》、《大而不倒》、《監守自盜》、《商海通牒》等一系列反映2008年次貸危機的電影又看了一下。
《大空頭》是從做空機構角度,《大而不倒》是從美國財政部、美聯儲、金管局角度,《監守自盜》是從官商勾結角度,《商海通牒》是從投行角度,演繹了危機中不同人群的反應。
這場危機是由房地產過熱引起的泡沫破裂釀成的金融海嘯,大到幾乎可以摧毀整個美國經濟體系的地步。
從這幾部電影中我們獲知的資訊是與一些大V宣揚的不同,美國人民也是喜歡炒房的,而且炒房的玩法更深更廣,房貸證券化,把幾乎世界上所有銀行牽扯其中,造成全世界範圍內的經濟大蕭條。最後美國不得不再次用羅斯福新政的做法,透過國有化的共產主義做法來拯救世界,恢復信心。
過度的自由主義要不得,不搞到一地雞毛是收不得場的。
我們對比一下次貸危機給我們的警示,才有可能更深切理解現在為什麼對房地產進行高密度調控。有統計說2021年以來,我國各城市已經發布房地產調控超320次,涉及土地出讓、房地產開發、貸款、限購、二手房、物業管理等各個層面,貫徹房住不炒,限制房地產過熱的意圖非常明顯。
美國次貸危機第一跟美國的國策引導有關。上個世紀90年代美國網際網路泡沫破滅,經濟衰退風險係數非常高,又加上911恐怖襲擊等意外因素,美國國內是哀鴻遍野。小布什上臺後,為了刺激經濟,決定將房地產這個夜壺拿出來,一方面給富人大面積減稅,另一方面就是給低收入人群吹泡泡,要讓居者有其屋,人人可以實現所謂的美國夢。
第二就是低利率政策。小布什要實現美國夢用的是房地產,那美聯儲就要配套實行低利率政策。在2003年7月到2004年6月,為了刺激經濟,當時的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將利率定在1%。低利率有利於房地產的飛速發展,再加上當時美國剛經歷了網際網路泡沫,投資也沒有什麼好的渠道,脫實向虛,幹房地產才是大買賣。美國房地產市場呈現一片繁榮景象,人人都在談房地產,就像我們現在一樣。
在2004年後美聯儲以鈍刀割肉一般,每次利率加25基點,前後加息13次,在2006年8月利率提升至5.25%,利率提高了4倍多,相應購房者需要支付的利息也大幅提升。
為了刺激房地產,美國實行的是低首付政策,而且格林斯潘推行非固定利率,購房初期成本是非常低的。美國銀行為了吸引買房人貸款,在利率優惠階段,買房人只要付出少部分錢就可以擁有房子。據披露出的的資料,美國人房貸比例是99.7%,基本上是0首付,所以不少美國人擁有幾套房子。但是在2007年後選擇非浮動利率貸款的借款人很有可能因為利率上調而面臨還貸困難,買房人發現自己每月需要償還的貸款翻了兩三倍,自己根本無力支付,最終只能斷供。
第三是放鬆監管。美國大印鈔票由來已久,貨幣寬鬆政策下監管也寬鬆。從里根開始,老布什、克林頓、小布什,所實行的政策一直趨於寬鬆。之前投行與銀行是兩個體系,在投行工作還需要兼職才能養活家庭。監管寬鬆之後,金融冒險家一改往日之面目,成為左右經濟的巨鱷。貪婪讓他們無視風險,包裝出有毒的次級貸款出售給投資人,而且在交易中不斷放大槓桿,5000億的美金CDO撬動的是10億美金,放大了20倍。華爾街的投行們在其中賺取了大筆手續費,交易員年收益1000萬元,銀行家年收益2500-5000萬元,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投行的CEO們還能在政府中出任財政部長,直接被人稱為高盛政府,執經濟政策權柄。
第四是房地產供過於求造成房價大跌。只要能拿到便宜的錢,房地產就會紅火起來。短期內的供不應求,必然導致房價飆升。如果2年房價可以翻兩倍,販夫走卒、引車賣漿者流必不能免俗,下場投資進一步助推房價上漲。
美國次貸危機之前的幾年,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房價是不可能下跌的。政府喊話風險可控,銀行根本不經審查,給一條狗貸款,評級機構推波助瀾,把狗屎評為與國債一樣級別的AAA級,投行為了賺佣金不遺餘力推銷毒垃圾,所以當有人願意花錢買空房地產的話,基本被視為傻子,白白扔錢進去。
有人借馬克思的嘴說: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如果動亂和紛爭能帶來利潤,它就會鼓勵動亂和紛爭。走私和販賣奴隸就是證明。
現在有人將次貸危機的源頭直指格林斯潘的貨幣政策,認為責格林斯潘過去任美聯儲主席的時候,提供了太多的流動性,將全球資產泡沫吹得過大,時間維繫得過長。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曾任美國前總統克林頓首席經濟顧問的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用“斯人已去,遺害猶在”為其“蓋棺定論”。
這位輔佐了四任美國總統的老人,儘管運用其對經濟波動非凡的“占卜力”,透過爐火純青的利率手段未雨綢繆,成功熨平了一系列金融危機,以至於有這樣的說法:“誰當美國總統都無所謂,只要格林斯潘還是美聯儲主席。”
但是次貸危機卻將“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聯儲主席”的光環無情粉碎。
有人士認為,次貸危機的發生,很大程度上在於投資者們預期在資產泡沫破裂的時候,美聯儲會出手救助,因此在沒有足夠的風險補償的情況下也願意承擔風險。
華爾街的資本家被慣壞了。
危機反而讓這些金融資本體量越來越大。
好心辦壞事的事例也屢見不鮮。
比如現在的集中供地政策,由於限制條件過高,利潤被壓縮得過低,導致開發商拍地積極性不高,所以第二次集中供地不得不停下來修改要求,在控制地價的前提下,讓開發商有利可圖。
但是這種對於時間的延遲,必將會對未來市場的供應造成負面影響。本意是讓開發商集中獲取土地,集中時間產品面市,在區域性時間內改變供求狀況,而實際上的影響卻是現有庫存不斷消耗,出清週期越來越短,市場上會出現嚴重供不應求,新房一房難求,會反過來推高二手房的價格,這將帶來的整個市場價格的走高。估計明年熱點城市二手房出臺指導價政策會大量湧現。
希望這只是危言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