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善初
這裡談及的僅限於胃及十二指腸漬瘍病,它是一種慢性疾病,屬於祖國醫學胃脘痛的範疇。已故秦伯未老先生認為:本病的發生與發展,自始至終都存在著木乘土的因果交替。
肝屬木主情志,脾胃屬土主運化飲食。不少病例證明:潰瘍病發生前,病人追憶常有情志波動和飲食失調史,臨病時,常由情志或飲食不節誘發疾病;在發病過程中,病變輕重程度又常與情志、飲食的波動成正相比的關係。
因此,本病的發生發展與轉歸,和情志異常及飲食所傷有著密切關係。胃脘部(上腹部)是胃及十二指腸的投射部位。各種病邪導致胃及十二指腸腑氣不通,必然在胃脘部引起疼痛。由於胃和十二指腸部位有上下之分,脘痛發生也有先後之別,胃連線食道, 下按十二指腸,食後飲食人胃,胃內充實,胃氣不通,出現食人即反;十二指腸在胃下方,食後飲食入胃,經胃腐熟消磨,排放才能進入十二指腸,導致胃虛腸實,腸氣不通,疼痛才能發生,出現空腹或飢餓性疼痛。
更由於胃及十二指腸的病因性質不同,其疼痛性質亦各有差異:氣滯者脹痛,熱鬱或陰虛者灼痛,虛寒者隱痛,血瘀者刺痛。胃脘疼痛一症,僅是胃及十二腸潰瘍病的病位反映,而病因性質引起整體反映的症候更多,更具有綜合診斷的價值。
如胃腸腑氣不通,腑氣失其和降而上逆,便可出現噁心、曖氣、嘔吐、流涎、失眠等症狀;脾胃溼熱內蘊,或肝鬱化熱,或脾不運化,溼油內生,則見吐酸、嘈染等;胃熱熾盛、迫血妄行,或脾虛不能統血,或脈絡疥滯,血溢脈外,均可見吐血、黑便等出血症狀。
理氣止痛為潰瘍病的常規治法,常用方劑為柴胡疏肝散。服用劑型以丸藥、片劑或散劑為佳,這是為減輕胃腸充盈、緩解脘痛的緣故。
臨證時須審證求因、辨證施治、靈活加減:氣滯無寒熱者, .全方進治;氣部化熱者,去陳皮、木香,加黃連、知母等以洩熱和胃;腫胃虛寒者,加白朮、黨參、於姜以溫中散寒;吐血黑便者,加桃仁、紅花、三七等以止血化瘀,陰虛內熱者,改用一貫煎加減治療。前面談到,本病的主要誘因為情志與飲食,在上述藥物治療中,必須配合情志與飲食療法,使病人情志安定,心情舒暢,飲食調勻,才能縮短療程,提高療效,治癒病人。
紀東濤醫師按:潰瘍病出現,多是氣滯血瘀,痰食鬱積而化熱腐蝕胃腸壁,嚴重者出血,便血,理氣,化瘀,化痰,消食積是必須的臨證手段,但是,氣血不會無緣無故的鬱滯,痰食也不會平白無故的停留,治療本病的重點是辨證,比如脈弦,說明病位在肝,要疏肝理氣,可用逍遙散,四逆散等;脈滑,說明病位在脾胃,要健脾化食積,可用健脾散,保和湯等;脈澀而硬,說明肝鬱而氣血鬱滯,理氣化瘀兼揉肝止痛,可用柴芍六君子湯;脈沉細,胃冷反酸,說明脾陽不振,腰冷腿涼說明脾腎陽虛,內寒則血凝,凝則不暢,不暢則生鬱熱,標冷而本寒,不可因舌黃,苔幹而亂用涼藥。慎用止血生肌藥,一味的止血生肌,不去調理身體的矛盾,那就是西方人的思維,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