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 記者王曉濤 “工業場景燈塔的本意,就是引領眾多數字化轉型中的企業走出試點陷阱,走出轉型黑暗,不再彷徨、迷茫和焦慮。”在近期舉行的2021世界機器人大會新趨勢主題報告會上,麥肯錫資深專家侯文皓以“燈塔照耀:先進自動化點亮未來智造”為主題介紹說,2018年,世界經濟論壇和麥肯錫共同合作,在全球範圍數千個企業中尋找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領先者,並將領先者稱為“燈塔”。
截至今年3月份,全球共有69家燈塔企業。侯文皓從地域、行業和規模的維度為與會者勾勒了一幅全球燈塔的畫像:從國家地域來看,中國先進製造燈塔領先全球,有21家燈塔企業,約佔全球的1/3;從燈塔企業在全球其他國家的分佈情況看,美國有7家,德國有4家,法國有3家,印度有3家。侯文皓認為,相對於其他國家,中國燈塔企業的候選資源很豐富,而且質量越來越高。
從國內地域來看,中國21家燈塔企業半數以上集中在蘇魯粵三省,其中,江蘇有6個最多,山東和廣東分別有3個。
從行業角度來看,中國半數燈塔企業來自半導體和電子、醫療和器械、汽車及零部件、機械製造等領域,這些先進製造企業數字化程度高,不僅轉型早,而且轉型的意願也非常強烈。
從中國燈塔企業年收入的規模來看,12%的企業在100億美元以上,47%在10億~100億美元之間,26%在1億~10億美元之間,15%在1億美元以下,並且都是各行各業的頭部企業。
麥肯錫在對全球15個國家、九大行業的機器人使用者進行問卷調查後發現,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後,使用者買入自動化機器人的驅動因素髮生了明顯變化。侯文皓介紹,疫情前,投資者主要考慮投資回報和高性價比的自動化方案,希望能夠降低不斷上升的勞動力成本,同時提高生產效率、提升質量、增強自動化能力、降低自動化成本。疫情暴發後,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成本導向和風險導向的變化,致力於打造更為有韌性的運營體系,以期能夠從容應對下一次“黑天鵝”“灰犀牛”事件。
“無人接觸、黑燈工廠成為企業的首選,取代了以前的質量和其他因素。”侯文皓認為,這表明企業更願意對智慧化和數字化賦能的自動化進行更多的投入,以期減少不確定性造成的衝擊,行業有望實現從低成本的自動化,向物聯網賦能、高智慧賦能、裝置間協同的自動化轉變。
對於疫情後的機器人市場需求,前面那份問卷調查的結果總體也比較樂觀,77%的受訪者認為,未來3年自動化的增長會超過10%,其中47%的受訪者甚至認為會超過20%。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盟的統計,2016~2019年,全球工業機器人萬人保有量從74臺增至113臺。分國家看,中國從63臺增長至187臺,增長了近2倍,美國從189臺增至228臺,德國從309臺增至346臺,日本從303臺增至364臺,韓國則從631臺增至855臺。燈塔企業表現尤為突出,其工業機器人萬人保有量已超過1000臺,是全球水平的10倍。
機器人創新的原動力從何而來?侯文皓認為主要的驅動因素有三點:市場拉動、內部驅動、科技推動。他說:“總體來講,燈塔之旅是始於燈塔,但不止於燈塔。我們期待更多的製造類企業加速數字化轉型,成為行業的燈塔;期待更多的技術供應商探索未知,成為技術的燈塔。不同的燈塔匯聚在一起,點亮中國智慧製造未來的燈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