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音容昨日筆難書,但我心裡仍希望,世人對外公的記憶再多一些、久一些。
一個最炎熱的盛夏午後,像兒時一樣,我將自己的手放進外公的掌心,它仍然粗糙、寬厚,但已經不再溫暖了。我近乎貪婪地看著外公的遺容,他雙目緊閉、神情安詳,只是嘴一直沒能合上。旁人都說,這是有話沒能囑咐完。
舅母說:“你外公堅持到今天才走,就是在等你回家。”我欣慰,外公一直在等我,並且他等到了,我們雙方都沒留下遺憾;我難過,緊趕慢趕,還是沒能在外公陷入昏迷前見上一面。
我終究是沒能聽到他最後一句叮嚀。
外公排行老三,六七歲時就進全市最好的小學唸書。學校是兩層的小樓,門口兩個石獅子。那時,外公每天有空就爬上石獅子遙望家的方向,一坐就是半晌。
外曾祖父每次進城賣木柴,都會先來看看外公,有時帶根兒糖人,有時買倆包子,這也是外公兒時記憶裡最幸福的時刻。後來,外公考上了鄆城一中,距家140多里。戀家的他每逢週五,就去食堂要倆窩窩頭,中午一放學就開始往家趕,一直走到後半夜才到家,週日再返回學校,幾年裡都是如此往返。但家裡同時供幾個孩子讀書負擔確實太重,他便主動輟學參軍。8年的軍旅生涯,將外公從稚嫩少年打磨成一個有擔當的青年,每年評的五好戰士裡都有他。
因為是共產黨員又是軍轉幹部,甫一回鄉,外公便當上了民兵連長。他口才好威望也高,前幾年還有村民回憶起他當年演講時的盛況:“裡三層外三層的人呦,聽三哥(外公)講得熱血沸騰,群眾呼聲可高了!”
後來城裡棉廠招工人,村委班子主動幫他報了名。起初,外公被派去幹打包之類的重活兒,加上他飯量大常吃不飽,一段時間下來,瘦得幾乎是皮包骨頭,但外公心態平和,有前輩見他品行出眾便好心舉薦他去了炊事班。
不過,炊事班的工作對外公來說比車間還難。他燒火火滅、麵湯煮成麵疙瘩,偏偏幹活還踏實主動,炊事班簡直拿他沒辦法。轉機出現在當年年底,上級要求各部門寫賀信,整個炊事班連識字的都沒幾個,更別提寫信了。外公聽說後,當場將紅紙貼在牆上,毛筆揮舞間,一篇龍飛鳳舞、文采飛揚的新年賀信就出現在眾人面前。
一時間全廠轟動,領導調他到辦公室做秘書,後來還讓外公手書棉廠全名,做成巨大的金色匾額懸掛在廠子正門上。
職位逐漸升高,但外公的善良寬厚始終如一,他以身作則,一直都是子女們的榜樣。有件事母親記了很久,現在也經常講來告誡自己的學生,事關她兒時一直在探索的一個秘密——外公的口袋。母親曾無數次看到外公往兩個口袋裡都放了錢,但每次帶她買東西時,從來只掏左邊口袋裡的錢。母親困惑許久,直到外婆無意中說起,她才知道,因為外公當時管賬,便把公家的錢放在右邊口袋,而左邊口袋裡才是自己的錢。
莊上曾有幾個遊手好閒的年輕人,整天無事生非、招貓逗狗,被村民暗罵“二流子”,鬧得全村人心惶惶。外公考慮到莊子的安寧,又不捨身強力壯的後生混日子,便主動幫他們找工作、教他們學技術,還操心幫著娶媳婦。起初,所有人都覺得外公是“多管閒事”“傻到有力氣沒處使”,但後來幾人都有了一技之長,也陸續掙了錢、安了家,現在都成長為一家之主了。這次外公的葬禮也多虧了他們幫忙。
外公和外婆是真正白手起家,兩人吃再多苦也從沒向父母要過一分錢,白天上班、夜裡種田就是他的日常。地瓜是當時家裡的重要口糧,為了在變天前完成搶收,外公晚上下班回到家,放下公文包、脫下中山裝,穿上汗衫和黑布鞋,扛起農具就往地裡跑。
夜裡幹農活兒,外公琢磨出了不少經驗。比如白天在地瓜地裡放下標誌物,晚上藉著微弱的月光,他可以迅速判斷大致範圍,再用手去摸,圓潤沒有稜角的肯定是地瓜,四四方方或有稜有角的肯定是“土坷垃”。就這樣摸索著幹一夜,天一亮立馬趕去單位上班。
在我的兒時記憶裡,外公一直就是這樣強悍穩健、被家人依賴著的“鐵塔”形象。我和表哥同年出生,兩個調皮鬼從小“打”著長大。上小學前都是外公騎車接送我倆,有次明知他沒帶錢,兩個熊孩子還一前一後拖著他,逼著外公憑藉自己的良好信譽在小販那裡賒了兩個粽子。但即使我們這麼不懂事,外公也從未紅過臉。
16歲那年,我去省外讀大學,寒假回家,忽然發現外公真的老了,他開始坐輪椅,記憶也混亂了。許多人的名字他都不記得,但每次都能一眼就認出我。在他混亂的記憶碎片裡,一直都有我的最新情況,畢業、工作……好像關於我的記憶,是他思維中唯一一條跟隨時間軸展開的單行軌道。
外婆曾開玩笑地說,外公每天必做一件事就是“數孩子”,將表哥、我還有表妹的名字輪番點上幾遍。或許,在我們為自身前途選擇遠方的時候,外公每日坐在輪椅中,失去自由行動,失去記憶,在他所感知到的、當下那個陌生的環境裡,他的世界只有這三個名字。
跪在外公棺前的幾天時間裡,我總忍不住想,現在、將來,還有多少人知道他是怎樣一位有血有肉的好戰士、好丈夫、好父親呢?他曾意氣風發、哭過笑過,經歷過無數的風霜雨雪,擁有過數不清的往事回憶,而如今,這些故事都隨他一起消散了。
我算是個以文字謀生的人,第一次決心借文字為家人留下些什麼,然而,外公的故事,卻不是寥寥幾筆就能寫盡。
責任編輯:謝宛霏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