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敏樂
讓她請假陪玩,我們過意不去;她不請假陪我們,她過意不去,還不如各自安好
上個月,侄女中考前,哥哥給我打電話。讓我做好準備,如果考場在我家附近的那所高中,那他們開考前一天就入住我家,三天兩夜。我立馬問了一句:“如果考場離我家比較遠呢?”我哥靜默了一下,說那他就另找地方,還有兩個親戚家可以投奔。
於是,掛了電話,我偷偷地祈禱:“考場千萬不要在我家這邊呀。”按理說,哥嫂侄女都是親人,關鍵時刻來我家無可厚非,可是我就是有點上火,不由得想起小時候自己投親的那些事。
記事起,但凡暑假,都要去親戚家躲夏。現在想來,親戚家的夏天也熱,但親戚對待別人家的熊孩子要比自家熊孩子客氣,連重話都不會說,更別說動手打了。很多時候,考慮到小客人們的存在,還會調高一下伙食標準,全家跟著沾光。
那時候,沒想過我們的吵鬧和無底洞般的腸胃讓親戚多辛苦,反正他們家孩子也會來我家住幾天。“神獸”輪流飼養,讓家長們也有個喘息的時間。暑假養孩子的苦就那些,區別只在於是密集短暫地來,還是鬆散漫長地熬而已。
我最愛去的是舅爺家,他家在縣城火車站附近,家裡有很多書可以看,也有很多好吃的。他家總有很多人,除了九個家人外,就是或遠或近的親戚與老鄉了。趕火車的、看病的拿舅爺家當中轉站;有來城裡辦事,來舅爺家不是蹭飯就是蹭住;還有專門找舅爺辦事的。有的人我認識,有的人我不認識,不認識的暫時認識之後,我也不強求自己記住,可能幾年內都沒有再見的機會。
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太姥還活著時,大清早,送鮮羊奶的人過來,於是,客廳裡挨挨擠擠地坐了八個老太太(太姥、奶奶、六姨奶、七姨奶、舅奶……)捧著白瓷碗,低頭喝滾燙的羊奶。那場面現在想想都仍覺震撼。舅爺不愧是有大格局大能量的人,我自愧弗如。
成家之後,我也不願打擾別人。我們三口人去北京玩了五天,回家才透口風。小表姐打電話過來,嗔怪我怎麼沒去她家。我覺得她也不是特別想我,情感沒到那個地步;但被老一輩投親的思想影響,面子上要客氣一下的。我的理由是不想影響她家孩子學習,打破她的生活節奏。讓她請假陪玩,我們過意不去;她不請假陪我們,她過意不去,還不如各自安好。
現代版投親故事是同事的,她愛人的侄女上中學時,在她家吃住了三年。愛人侄女考上中專後,攻讀了法律專業,後來在大連開了一家大型的律師事務所。同事認為,愛人侄女的成功都是有賴於他們兩口子在那三年裡,貪黑起早地栽培和管教。於是,等同事家孩子去大連工作時,愛人侄女邀請小表弟住在家裡,同事也沒拒絕。但大小夥子在表姐家一住就是半年,彼此心裡都有了些委屈和嫌隙。
爆發點是同事休假去大連看孩子,也住在侄女家。同事買了很多禮物,請侄女一家出去吃了一頓豪華大餐,早晚還殷勤地幫幹些拖地擦灰的活兒。然而,侄女的六歲小女兒問她:“你們怎麼老在我家呀?你們到底什麼時候走呀?”雖說童言無忌,可大庭廣眾之下,兩家人面子上都很難看。之後,同事倉促地幫孩子租了房子,兩家再無往來。她說,一進一出,微薄的感情就耗光了。
就連在聊天群裡,好幾個網友吐槽,都因為親戚投宿,產生各種矛盾。有的跟婆家有了怨懟,有的差點離了婚,有的憋屈生了病。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也許關係至近則無親戚吧。我現在跟閨蜜都約在外面見了,畢竟我倆可以穿著睡衣蓬頭垢面地談笑風生,她家人沒辦法做到這個份上。
我給家人們各購買了一套新的家居服後,給家裡做了一個徹底大掃除,買了新床單被罩備用,積極試驗著肉菜的烹飪方法。覺得不那麼害怕未來時,哥哥再次致電:考場在別處。他要去另外一個親戚家投宿了。我的祈禱靈驗,心裡的那顆石頭飛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