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商業模式,平臺模式,是有規律的,是有一個具有普遍性規律的商業模板去套的,我們這十年來的研究結果就是,這個規律如果用最簡短直白的語言來概括的話,就是四個字——撮合交易,即運用各種技術手段、創新各種交易制度,從而撮合協作鏈條上一系列交易的多邊市場。
在經濟學界,對於平臺的認識,基本達成了一個共識,就是平臺是一個多邊市場,學術說法叫多邊市場,在網際網路業界,這就叫產業融合。但是這一定義,沒說清楚平臺有哪幾邊,這幾邊是怎麼融合的。對於如何設計平臺這種商業模式來說,重要的不是多邊不多邊,重要的是到底有哪幾邊,是怎麼融合的?
所以,我在這裡所給出的平臺定義,只是借用了大家都熟知的這一概念,其實我並不認為多邊市場這一表述是準確直接的。如果只說平臺是一個多邊市場,那隻能算是一句正確的廢話,重要的是要說清楚到底有哪幾邊,這幾邊都是怎麼融合的:
下面就結合我給出的平臺定義——平臺就是撮合交易,即運用各種技術手段、創新各種交易制度,從而撮合協作鏈條上一系列交易的多邊市場。看一看平臺這一多邊市場,是怎麼協作鏈條的,是怎麼一系列交易的,是怎麼撮合的。如果有人真能理解了下面這三段話,也就能搞明白如何設計網際網路商業模式了,尤其是如何設計產業網際網路、工業網際網路的商業模式了,至於消費網際網路,因為協作鏈條太簡單太短了,所以即使沒有理論指導,只靠靈感去創新,也是沒什麼問題的。
第一段話:一個平臺融合有幾邊市場,說準確些,就是在平臺所在這個行業的協作鏈條上,有幾個不同型別的生產環節,這個行業的平臺模式就需要構建出幾邊市場。
比如服裝產業有設計、打版、裁剪、印染、加工等不同環節,這些生產環節有幾種不同型別就會形成幾邊市場,每一邊市場都相應地會形成網際網路化的新行業;再如,在上下游生產環節之間,通常都需要有運輸環節,不管這個運輸環節是叫流水線,還是叫物流、快遞,抑或是叫外賣,未來則是無人化的智慧物流車,總之都有這麼一個運輸型別的環節,會在協作鏈條上多次出現,可以說是每兩個生產環節之間都需要有一個運輸環節連線起來,只是這個運輸環節所運輸的貨物有大小、多少、遠近的區別,運輸的裝置有區別而已;
第二段話:一個型別的生產環節,有的在傳統經濟中是有一個產業來對應的,如物流業,有的在傳統經濟中只是企業中的一類工作崗位,如服裝業中的版型設計、縫紉加工。當傳統產業經網際網路平臺改造之後,怎樣分工不見得會變得更細,但怎樣協作會發生鉅變,反過來改變了個人的分工意願,從資本主義的自然分工變革為共產主義的自願分工。原來的協作鏈條是多個協作環節組合在一起的一段一段的企業級架構,未來的協作鏈條是的一人一環節的個體級架構。但是,不管網際網路化的協作鏈條怎麼變,原來,這個協作鏈條是怎樣順序協作的,網際網路化後的這個協作鏈條還是怎樣順序協作的,這是不會變的,除非技術進步改變了協作過程。所以我們只要考察一下,網際網路要改造的這個行業,它的協作鏈條是怎樣順序協作的,那麼我們就能知道這個平臺需要融合幾個產業,是怎樣融合的了;
第三段話:融合方式是交易的方式。商品生產需要怎樣的一個協作鏈條,平臺在接到消費者的訂單之後,這個協作鏈條有幾個環節,平臺就先把消費訂單拆分成幾個子訂單,再按照這個協作鏈條的生產順序,以交易的方式把子訂單分配下去,一個順序完成的協作鏈條,對應的就是應當順序完成的一系列交易,這種交易的方式就把多個產業融合在一起了。撮合交易的平臺就是要利用各種最新的技術手段,根據公平原則創新各種交易制度,來撮合這些順序完成的一系列交易。
這種鏈條式系列交易中的多邊交易主體,就是網際網路業界常說的產業融合。交易主體中的一邊,就是協作過程中的一個工作崗位,因可以自由進出,這個工作崗位就可以演化成一個新行業;所謂融合,就是系列交易的順序完成。雖然消費者只面對消費品的最終交易,但在送達消費者之前,卻是需要多邊工作崗位來協作的,而以交易的方式組織起這一多邊協作,在順序完成協作過程的同時,也讓這個協作過程變得自由了。任何人都可以自由進出協作過程的某一邊工作崗位,這種自由進出就讓多邊崗位變成了多個行業,多邊交易的順序完成就是多個行業的產業融合。
平臺是網際網路經濟的虛擬融合,物流是網際網路經濟的實體融合,所以物流怎樣變革,事關平臺經濟的根本,這就是“5G+新基建”的重要性之所在了。
這三段話不太容易理解,摻雜了許多經濟學理論。不過,如果有想網際網路商業模式創新的網友,尤其是想搞明白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網際網路、第四次工業革命怎麼做,5G技術怎麼用的話,還是可以參考一下的。
我解釋網際網路平臺經濟的這一協作鏈條、順序生產的邏輯框架,源自於馬克思《資本論》的商品生產總過程理論。我是以商品生產總過程正規化來重新解讀《資本論》的,馬經學界通常是以蘇聯正規化解讀《資本論》的,是以生產關係批判的邏輯來解讀《資本論》的。
在現實世界裡,生產協作的過程,是縱橫交錯的協作鏈條,它是順序完成的,是有運動方向的。每一件商品生產的過程,都有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學過經濟學的網友,想必都知道有這麼一篇論文《我,鉛筆》,描述了鉛筆的完整生產過程,從在森林裡砍伐一顆松樹開始,經過一個不可思議的奇妙之旅,再加上石墨、黏土、鐵皮、油漆、橡皮等環節,才能生產出一支極其平凡的鉛筆,但是它的生產過程卻是如此的不平凡。我認為在這篇論文中,論述鉛筆生產過程的前半部分寫得太好了,如果能把這一協作過程再理論性地深入概括一下,就可以自成一派了,是具有開創性的,有可能將西方經濟學引入到正道上來。然而可惜的是,這篇論文的後半部分,所得出的結論,卻是在論證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格局就降下來了,就只能淪為一篇優秀論文了。
這是頭條上一張調侃比亞迪 秦PLUS DMI訂單進度資訊的截圖,從巴西鐵礦石開始,運到上海寶鋼冶煉,生產出汽車用鋼板,再運到西安比亞迪工廠軋製汽車車架,最後組裝整車發貨。既然有車架的生產過程了,那輪胎的生產過程是不是也公開一下呢?橡膠要從哪兒的橡膠樹開始割膠呢?儘管此頭條作者是在調侃吐槽比亞迪的交車進度,但是這裡面卻隱含著深奧的經濟學理論,隱含著馬克思所揭示的經濟運動規律,隱含著《資本論》的邏輯,隱含著商品在其生產總過程中有著怎樣一個運動過程的理論邏輯。
最後,我們再用馬克思經濟學來解釋平臺模式,就是在商品生產總過程中,因平臺撮合交易而讓市場交易費用降低,從而在商品生產總過程的縱橫交錯的協作鏈條上,原來的協作方式是僱傭勞動的計劃命令方式,現在將被自由勞動的市場交易方式所替代,從而物件化勞動同活勞動變得可以直接交換了,勞動方式從強制性的僱傭勞動變成自願分工的自由勞動,從而才能更進一步,廢除僱傭勞動基礎上的資本主義價值規律。
然而,由於這種新勞動方式脫胎於傳統經濟中,因而傳統經濟的舊制度就會束縛著這種新勞動方式的自願分工與自由協作的本質特徵,這種制度上的束縛,實際上是思想觀念被僱傭勞動的邏輯所束縛住了,這時就需要在認識新經濟規律的基礎上,加以對舊制度的批判,從而才能以人民為中心來運用網際網路經濟的新規律,才能徹底釋放出新生產方式中的分工的自願本質與協作的自由本質。
但是,從邏輯上來說,鉛筆的完整生產過程的邏輯,不就是鉛筆這一特殊商品的生產總過程嗎?不就是商品生產總過程的邏輯嗎?馬克思的《資本論》就是在分析考察了商品生產的總過程之後,寫出來的。當然,馬克思的《資本論》,並不侷限於鉛筆這一單一商品的完整生產過程,而是將所有商品都抽象化後,研究的是抽象商品的生產總過程,再在時間上收窄一些,就是主要研究資本主義經濟時代的商品生產總過程。
單一商品的生產總過程,它就像是一棵逆生長的樹,樹葉從自然界中獲取各類自然資源,每一節樹枝就是一個生產環節,每一個樹叉上的多個分枝就是相應生產環節所需的多個原材料,零部件的每一次組裝就像是從孫分叉樹枝向子分叉樹枝的前進,最終匯聚到主樹幹上組裝成一件完整的可消費的最終商品,這件最終商品還要經過流通部門的協同,再順著流通部門的協作鏈條向著樹根前進,到達樹根之後才是送達到消費者面前的可消費的最終商品。消費之後,再開啟下一輪的再生產過程,跟著再消費,這一週而復始的過程就是商品生產總過程。
商品生產總過程,是所有商品生產的完整產業鏈,其實就是一個沒有缺門,可以自我迴圈的完整經濟體系。現在是工業時代的完整經濟體系,其核心骨幹就是完整工業體系,中國是唯一擁有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所以中國將成為經濟研究的典型地點。
現在人們常說的全產業鏈,是單一商品生產的完整產業鏈。咱們通常所說的產業鏈,只是與這個產業直接相關的產業鏈條,是全產業鏈的一部分,更是商品生產總過程中的一小部分。
比如手機要用到金屬外殼,只有直接精密機械加工手機外殼的這個環節算做是手機產業鏈的一部分,但是金屬外殼在這之前,還需經歷冶金、採礦等行業的產業鏈,這最多算做是供應鏈,而處於最初始環節的採礦業,間接得就有些遠了,哪怕是算做供應鏈都很勉強。再如,手機要用到晶片,但晶片的生產鏈條並不是手機產業鏈的一部分,它是手機的供應鏈,晶片生產有自己的產業鏈條。其中,晶片生產要用到光刻機,但光刻機本身只算做是晶片生產的供應鏈,光刻機的生產是有光刻機自己的生產鏈條的。
剛才說過了,這種鏈條式順序協作過程的邏輯框架,不是源自於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體系,而是源自於馬克思《資本論》的邏輯,我是以商品生產總過程正規化重新解讀《資本論》的,鏈條式順序協作過程的邏輯框架就是商品生產總過程正規化的邏輯框架,但是用馬克思經濟學的術語解釋網際網路,用重新解讀《資本論》的商品生產總過程正規化來解讀網際網路,我擔心怕是解釋了,許多人也理解不了,畢竟能理解馬克思經濟學話語體系的網友還是太少了,而瞭解西方經濟學話語體系的網友就相對多一些了。
再如,用科斯的交易費用理論來解釋網際網路,平臺就是一個撮合交易的市場,因平臺撮合交易而降低了市場費用,從而原來可交易的變得範圍更廣、程度更深了,原來不可交易的也就變得可交易了,進而生產協作可以透過市場交易的方式組織起來了。
最後,我們再用馬克思經濟學來解釋平臺模式,就是在商品生產總過程中,因平臺撮合交易而讓市場交易費用降低,從而在商品生產總過程的縱橫交錯的協作鏈條上,原來的協作方式是僱傭勞動的計劃命令方式,現在將被自由勞動的市場交易方式所替代,從而物件化勞動同活勞動變得可以直接交換了,勞動方式從強制性的僱傭勞動變成自願分工的自由勞動,從而才能更進一步,廢除僱傭勞動基礎上的資本主義價值規律。
然而,由於這種新勞動方式脫胎於傳統經濟中,因而傳統經濟的舊制度就會束縛著這種新勞動方式的自願分工與自由協作的本質特徵,這種制度上的束縛,實際上是思想觀念被僱傭勞動的邏輯所束縛住了,這時就需要在認識新經濟規律的基礎上,加以對舊制度的批判,從而才能以人民為中心來運用網際網路經濟的新規律,才能徹底釋放出新生產方式中的分工的自願本質與協作的自由本質。
好,這期影片就先講到這裡,這期影片只是從理論上探討了網際網路經濟的一般規律,平臺模式的一般規律,至於用一這規律怎麼解釋現有的網際網路商業模式,會在其它影片中繼續分析的,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更希望能與網友們就此探討交流,互相學習進步。我們只做有思想有內容的影片,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