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9月18日報道,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計算機系助理教授桑吉莎·阿卜杜·喬蒂在一篇題為《太陽超級磁暴:準備迎接網際網路末日》的論文中警告稱,假如發生強烈的太陽磁暴,受威脅的不僅僅是人造衛星和地面電網,國際網際網路也會陷入長期癱瘓。
喬蒂指出,當前並沒有針對強烈太陽磁暴對國際網際網路的基礎設施進行預防性設計。
她說:“我們對太陽磁暴造成損害的瞭解還很有限。缺乏保護的衛星通訊、每隔50至150公里設定的海底電纜中繼裝置將面臨特別的威脅。”
報道稱,這名科學家還模擬了強烈磁暴導致網際網路徹底癱瘓的場景:網際網路每癱瘓一天,僅美國就會蒙受7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報道指出,太陽磁暴發生時,太陽會對外拋射出大量的質子和電子。短則幾小時、多則幾天後,這些帶電粒子將抵達地球,屆時會和地球磁場產生相互作用。高緯度地區常見的極光就是這樣產生的。而當強烈太陽磁暴發生時,在地球低緯度地區也能看見極光。
1843年,德國天文學家薩穆埃爾·海因裡希·施瓦貝宣稱自己發現,太陽黑子數量呈現一定的週期性,其週期約為10年(後經精確計算應為11年——本網注)。迄今為止人類觀測到的最大強度太陽磁暴發生在1859年,它不僅導致當時剛剛在歐美地區興起的電報通訊中斷,還在低緯度的羅馬甚至夏威夷引發了極光。
1989年,一場強烈的太陽磁暴導致加拿大魁北克省電網癱瘓,停電9小時令600萬民眾飽受困擾。
2012年,又一場劇烈的太陽磁暴發生,所幸當時帶電粒子的噴射方向並沒有直接指向地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假如這場磁暴早一個星期發生,就會正好射向地球。”
喬蒂指出,地球如果受到嚴重的太陽磁暴影響,國際網際網路的基礎設施將在短短几分鐘內癱瘓,在之後幾個月甚至幾年時間裡,大片地區都將無法恢復供電和通訊。
她建議採取多項措施來提高國際網際網路的抗打擊能力。這些措施包括:將網際網路的關鍵基礎設施轉移到拉美等低緯度地區;縮短各個節點之間的距離;增加地面光纜的數量,不過度依賴需要大量中繼裝置的海底光纜。
此外報道指出,讓社會各界對網際網路的脆弱性提高警惕也十分重要。通訊運營商、電網運營方需制訂完備的應急預案以應對網際網路癱瘓的情況,這類情況不僅可以由磁暴引發,也可以由其他自然災害或人為攻擊造成。
來源:參考訊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