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資訊碎片化時代,看百度如何做知識管理
作為一個合格的網際網路居民,你的一天可能是這樣的:早上起床習慣看一眼手機的滿屏推送,然後點開一條條新聞;坐地鐵上班的時候,在各個社交媒體軟體中輾轉切換;看到同事在群裡發了業務相關的文章,先一鍵收藏;中午吃飯的間隙,倍速看看自己訂閱的博主最新發布的影片,順便轉評贊一下;下班後癱在沙發上不停上滑短影片軟體,迎接這一天的尾聲…
雖然我們已經時時刻刻在接受資訊、併產出資訊,然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晚吃一天瓜,就看不懂熱搜了、刷影片不開彈幕,就不知道當下的流行梗是什麼了…明明5G在加速普及,卻總覺得自己在用2G衝浪。
這主要是因為,碎片化的資訊正在成為主流,人的注意力不斷被分割成更小的片段。此外,我們接受資訊起來更加被動、噪聲更大的現象,也成為網際網路不斷迭代和發展的附屬品,極大改變了我們所身處的資訊環境。
那麼面對“爆炸”的資訊量,如何讓繁雜的資訊轉化為有效的知識?
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管理體系,能有助於我們不在網際網路中迷路,做一個“明白人”。從個人角度來講,無論是搭建筆記管理體系、還是用思維導圖或腦圖的方式來搭建不同領域知識的邏輯關係,能夠不再讓知識成為“一盤散沙”。
知識管理不僅僅在個人學習工作中能提升效率,對於一個更加龐大、複雜的企業來說,知識管理也能透過滲透進組織,讓各員工都能在企業的通訊資訊、資料、經驗所構成的知識系統中自由穿梭,在不造成任何企業浪費的同時,不斷給予員工知識養分。這樣視知識為生產資料、注重系統性打造知識地基的企業,也擁有了打造智慧化組織的基本特質。
以百度為例,作為一家AI生態型公司,自帶“科技”buff,打造了成熟的知識管理體系。百度創始人李彥宏不光將“知識管理”列入未來人工智慧領域的八項關鍵技術,也在組織內部多次強調“知識流動”的重要性,表示“作為高科技與知識密集型公司,我們積累的經驗和知識資訊,如果能高效流動,一定會讓創新速度有大幅度提升。”
在百度內部,知識的管理具體以資訊流的形式為載體,其智慧辦公系統“如流”讓企業的知識、經驗等資訊得以線上化,並透過智慧分發演算法把相關的知識經驗推送給可能需要的人,實現知識在企業內部的高效流動。知識就像一條運轉不停的創新流水線,每一個人都是起點,負責知識的產出與輸送,同時也是終點,讓知識裝配在創新機器中,並透過分享、記錄、反饋等流程過後,成為新知識的動能,形成良性迴圈。
除了知識分發,知識的流動還需要不斷“開源”,李彥宏也強調企業需要有好的內部知識生產機制,鼓勵大家把討論出來的東西、獲得的經驗、教訓沉澱下來,變成知識。他提出要求,三年之內,百度的工作效率要因為知識管理提升一倍。正是基於此,百度鼓勵員工對知識資訊進行主動分享,成為知識的創造者。
知識管理技術是屬於智慧時代的大機會,而百度已經在做這樣的工作。當然,知識管理也只是一個方面,百度智慧組織在外界看來,還體現在AI驅動的智慧化基礎設施、雲化開放的組織形式、高質量發展可進化的組織成長等等。這些共同作用成為支撐百度智慧組織的骨骼,讓一個萬人大廠成為“智慧”的有機體,帶動創新能力和效率指數級提升。
數字化時代,智慧組織已成為未來組織的發展方向,而依託於百度的AI基礎設施、流動的知識體系和開放透明的組織結構,百度的智慧組織為技術企業邁出了組織形態創新一大步。(張銘陽)
來源: 中國網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