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專家認為動物之所以能夠被馴化,是因為動物本身就具有很強的社會性。這些與生俱來的社會性促使它們和人類交流並最終接受人類的馴養和管理。對於狗,我們很熟悉這個由狼變為狗的過程,這在拆書記第一季裡面有詳細講述。而實際上,這種高階形態的社會性,在所有家畜身上都存在並延續至今。
這種動物之間的社會性,是一種動物之間的愛,是友誼,是對夥伴關係的需求,是就像食物和水一樣,是家畜的基本需要之一。
我們都知道動物寶寶和動物媽媽分開都會發出求救的尖叫,這種分離會造成巨大的不安形成焦慮。狗這麼做,人類嬰兒這麼做,牛、豬都會這麼做。
有一個案例,是講一個偷豬賊,在展銷會上從各個豬場偷一隻豬,集合放在自己的一塊場地裡。人們發現這塊場地裡面的豬都分開不接觸,和其他豬場的豬都擠在一起休息,整體行為取向非常不同,於是才發現這些豬都是偷來的,屬於不同豬場的豬。因為彼此不熟悉,所以才分散開不接觸。所以,豬和熟悉的夥伴在一起時,表現出的行為和與陌生的豬在一起時,是完全不同的。
牛犢和母牛分開時,也會焦慮不安。在斷奶期間,母牛見不到小牛,就瘋了一樣地哞哞叫,想要跳過圍欄,去找自己的牛犢。所以,現在牧場是把母牛和小牛用欄杆隔開,小牛吃不到奶,但是彼此能看見,能觸碰鼻子,這樣母牛的反應就會好很多。自然界裡,小牛會一生和母牛生活在一起。
狗對主人的依戀,就和動物寶寶對動物媽媽的依戀一樣。我們對於狗來說,是牠們的偽父母,所以很多狗的分離焦慮也就源於此。這其實和人類小孩依戀父母一樣。有實驗在陌生環境下測試狗和人類小孩和父母分離的反應。實驗發現,只要有媽媽在,人類小孩都會在陌生環境下探索,但一旦母親離開,小孩都會停止探索,不安地等待。在對51只狗測試中,只要主人離開,狗也停止探索,開始焦慮不安。
實際,經過腦的電刺激實驗證實,這種對同伴的依戀,這種分離的焦慮根植於大腦內部的三個古老的原始系統,它們是:(1)痛苦反應;(2)地點依賴;(3)體溫調節。
聽起來好像比較難理解,我來嘗試說明一下。
比如在原始的自然界社會,氣候惡劣,幼崽的生存,取暖是一個關鍵,所以,幼崽之間,幼崽與母親一起擠在一起,陪伴,是保持體溫很重要的一個手段。所以,一生下來,大腦就告訴幼崽需要跟同伴在一起,要跟母親在一起。這種簡單的生理反應和行為選擇,讓幼崽得以生存。
而熟悉的地點也至關重要,呆在自家的窩裡,是保證避開天敵,得以存活,躲避自然侵害的保證。熟悉的地點都是自身精心選擇,經過驗證,已經建立了足夠安全感的地方。一旦是去到陌生的地點,就意味著未知,意味著風險,意味著安全感的喪失。
而體溫維持的需要,熟悉地點安全感的需要,都本能地形成依戀的感覺,而一旦分離,失去這兩個重要的條件,那麼焦慮,痛苦的產生,激發個體迴歸到之前的狀態和環境,也就成了一種機制,去保證生存的機制了。
說到這裡,我們來談談狗。
很多將幼犬1個月斷奶就接回家(當然,黑心狗販是罪魁),很多幼犬接回家,自己又要上班,將狗孤零零關在家裡10多個小時。這些都是和社交的依賴相背離的。所以,這些幼犬會吠叫,會產生多種人眼中的“不良行為”表現。但現在你應該知道,這是牠們生存機制在作用。不是個簡單的“狗狗有壞習慣”的問題。
而成年的狗狗,同樣也因應不同的生活安排和訴求,有著不同程度的分離焦慮的情況。當然,成熟程度、幼齡延長的遞減度、生活安排、生活心智輔導,是其中重要的原因。而難免,情緒和生理都是相關的,在動物體內也有很多化學物質,會加重或舒緩這種痛苦的情緒,下一篇,我們就來講這個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