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中庸》說“大德必得其壽”。道德高尚的人,行事光明磊落、性格豁達開朗,如此則神志怡然安寧,氣血和調,生理功能平穩,形與神俱,得以健康長壽。有人分析,道德修養較高的人,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相對穩定,體內的活性物質分泌正常,還能使腦中激素的釋放增多,強化神經活動,可以延緩衰老,有利於健康長壽。因此,修德怡神是養生延年的重要方法,歷來受到養生家的重視,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醫家都將養性修德列為攝生首務。
唐代孫思邈明確指出:“德行不充,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明代王文祿則在《醫先》中說:“養德、養生無二術也。”養生學認為,道德修養與臟腑陰陽協調具有內在聯絡,即《黃帝內經·太素》所說:“修身為德,則陰陽氣和。”《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中也說:“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一是要仁德常駐,愛心永存。
孔子在《論語·雍也》中說“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孟子則指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重視道德修養,長存仁愛之心,樂於助人,能得到美好的回報。永遠保持人與人之間仁愛和諧的關係,自然心神無擾,精神怡悅而有益於健康長壽。正因為孔子、孟子身體力行儒家的仁德思想,所以孔子活到73歲,孟子活到84歲,成為當時了不起的壽星。
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孔子云:“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胸懷坦蕩之人,不幹那些損人利己的事,不貪不義之財,不做傷天害理的勾當。胸懷坦蕩、光明磊落,自然心安理得、心神安寧、吃飯香甜、睡覺安穩,生活在舒心如意的氣氛中,其樂融融,對內心環境是一個良好刺激,有利於健康長壽。
三是要樂善好施,豁達開朗。
孫思邈認為養性就是以“善”為特徵的道德修養,《千金要方·養性序》指出“夫養性者,欲所習以成性,性自為善”“性既自善,內外百病皆悉不生,禍亂災害亦無由作,此養生之大經也”。一個人性善好施,總以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重,而將自身的利益放在次要地位,自然會心態平和、豁達開朗,以奉獻為榮,以助人為樂,不會因計較個人得失而整天愁容滿面。如此,則少有煩惱、憂愁、厭惡等不良情緒刺激,長期保持精神寧靜怡悅的狀態而能健康長壽。
養生家中以德行命世者也不少,其中最為人熟悉的當數唐代著名醫家孫思邈。孫思邈獻身醫道,為大眾解除疾苦,出診從不瞻前顧後,只“一心赴救”。即使面對“臭穢不可瞻視”的病人,也不產生半點厭惡的心情,仍然以十分同情的態度,認真負責地去治療。他身體力行性善好施,活了一百多歲。
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儘管自幼體弱多病,中年親人零落,仕途險惡,但他豁達大度,以“枕上愁吟堪發病,府中歡笑勝尋醫”自勉,自號“樂天”,享年七十有四,詩多壽高;而與他同時代的李賀則不然,孤芳自賞,自我封閉,自尋煩惱,僅活了二十六歲便拂袖而歸。此二人的鮮明對比,更說明了養生必須養德,養德就是養生。
內容來源: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馬烈光養生新悟》
編 著:馬烈光
期待您的
分享
在看
為我們點亮星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