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論封建帝王的文治武功,漢武帝無疑在頭幾把交椅裡有個位置。
在靠譜的爺爺和老子“休養生息”的國策下,武帝即位沒幾年就已經——
“民則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皆滿,而府庫餘貨財。京師之錢累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慄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腐敗不可食”。
國庫在鹽鐵酒專賣的政策下,無比充盈。
難得的是武帝非但有錢,還有“拳”。
僅就文治來看武帝已然算是成功人士了,每一位成功男士的背後都有一位能幹的女士,武帝不僅有這樣的一個女人(衛子夫),還有一個能幹的小舅子(衛青),甚至他的小舅子還有一個更能幹的外甥(霍去病),在此二位的幫助下,大漢得以吊打匈奴,使漢匈之間攻守易形,開創不世功勳。
霍去病,西漢名將、民族英雄。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元狩六年,霍去病病逝,時年二十四歲。
巴頓說:“一個將軍最好的歸宿就是在最後一場戰鬥中被最後一顆子彈打死。”如果武帝的生命終結在此時,也許後人對之評價會更高,但遺憾的是他沒有。
武帝晚年的尷尬
1.橫徵暴斂下的社會
打仗是一件很費錢的事,你找人給你拔創完事兒還得請人吃頓燒烤呢,何況是找人給你賣命。武帝可好,抗匈奴、打閩越、伐朝鮮,仗是一場接著一場打。前期還好,省吃儉用的文帝、景帝給武帝留下的家底兒還算殷實,外加小夥兒也比較能幹,這才有前文提到的穿錢的繩子爛了錢多到數不清這一幕。
但錢再多也是有數的,打仗有多“燒錢”大家心裡也是有數的,在生產力有限的前提下,誰也扛不住連年征戰這麼造啊。
武帝覺得他的大漢扛得住。
非但如此,當昔日的小夥成長為大叔乃至大爺之後,好大喜功,開始大興土木。男人要是放肆地花起錢來也就沒女人什麼事了。這還不算,武帝為求長生不老,還花巨資請方士找不死之藥,生活也是奢侈腐化,久而久之,錢就不夠花了。
錢不夠花就只能徵稅了,可在一定範圍內的叫徵稅,武帝這個已經算是搜刮了。榷酒沽、莞鹽鐵、鑄白金、造皮幣、算舟車,租及六畜,大漢的臣民也是怨聲載道,流民四起,盜寇叢生。
2.統治階級的矛盾
階級矛盾比較尖銳,統治集團內部矛盾也很難調和。
因為武帝的小舅子太能打,在漢匈之間和戰戰戰戰的過程中平步青雲。衛青官封大司馬大將軍,霍去病也受封大司馬驃騎將軍。儘管霍去病英年早逝,衛氏家族的勢力已然很龐大了。
此外,雖然經過“削藩”和“推恩令”後,諸侯國的勢力已經大不如前,但武帝統治時期仍有淮南王叛亂與衡山王謀反,兩次叛亂也是在給武帝提醒:隊伍總之是不好帶的。
武帝還有一個問題是太子劉據,因為這個嫡親的兒子在政見上和自己有很大的不同。《資治通鑑》中徵和二年載“上用法嚴,多用深刻吏;太子寬厚,多所平反。”
這就麻煩了,這簡直就是“兩條路線鬥爭”啊!對於大臣來說,做這個選擇就跟女朋友和老媽掉水裡要先救誰一樣,搞不好就是一道送命題。自覺不自覺的,朝廷上意見已經起了分歧。
3.武帝的迷信
作為帝國的最高決策者,還有一件事值得關注。
就是劉氏似乎對無稽之事毫無抵抗力,武帝的爺爺文帝“不問蒼生問鬼神”,孫子輩的劉徹也是對這種迷信樂此不疲。
司馬遷評價武帝“尤敬鬼神”,司馬光則說其“信惑神怪”。武帝在位54年,用了12個年號,如此頻繁改元就與他迷信符瑞有關,“元狩”、“元鼎”等等皆是如此。
為求長生,武帝瘋狂地迷信神仙,甚至對“巫蠱”也有迷信,最終致使方士、女巫聚集京師,出入宮廷。
後宮之人為了求福避災,甚至為了爭寵,也都紛紛加入到這種帶有玄幻色彩的“木偶大戰”中,一時間長安城甚至是皇宮之內都烏煙瘴氣。
漢武帝,漢朝第七位皇帝,其母為關隴人孝景王皇后。他於7歲被冊立為儲君,16歲登基,在位達54年。
帝王家事無小事
1.武帝朝的外戚勢力
在姐夫看來小舅子是需要提防的,因為他們可能會跟自己老婆親,可能會跟自己兒子親,唯獨不會跟自己親。
更可怕的是他們往往不是一個人,沾不沾親戚不管,只要利益訴求一致都能湊成“孃家人”,放歸政治來講,這一派勢力我們稱之為“外戚”。
武帝統治後期最強的外戚勢力毫無疑問就是衛氏。除衛青、霍去病外,衛氏支屬封候者也有多人,衛子夫的姐夫公孫賀還是朝中宰相。
一時間“生男無喜,生女無怒,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傳唱京城,衛氏的強盛可見一斑。不管衛青、霍去病多麼順從武帝,也不管衛子夫如何小心謹慎,這麼龐大的衛氏勢力終歸不是武帝所願意看到的。
2.武帝對太子的態度
外戚不可輕信,自己兒子總值得託付吧?
不好意思,還真不一定。早期武帝對太子劉據的培養是很上心的,《漢書·武五子傳》中提到,武帝為了教太子習《穀梁傳》,安排的是瑕丘江公來教授,這位仁兄是與董仲舒齊名的博雅之士。
太子及冠後,武帝又為之修博望苑。武帝在覺察出皇后、太子的“不自安”之後,還特意詔衛青入宮,表示“太子敦重好靜,必能安天下,不使朕憂。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賢於太子者乎!”
此時的態度很明顯,武帝並沒有對太子有任何猜忌,甚至是寄予厚望。但事情後續的發展證明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劉據,漢武帝劉徹嫡長子。在巫蠱之亂中被奸臣迫害,舉兵反抗,兵敗逃亡,後來自殺。
“巫蠱之禍”
1.禍起,公孫賀父子的悲哀
由於方士們太不靠譜,始終沒找到長生之方,年老體邁的漢武帝也變得愈發敏感多疑。在處理“家庭內部矛盾”時,一個分寸沒把握好,西漢一場株連萬人的冤案誕生了。
衛皇后的姐夫,當朝宰相公孫賀有一個不成器的兒子,在軍費上不乾淨,被抓了起來。公孫賀救子心切,表示願意去抓武帝早就想抓的朱安世,武帝也應允了。
都說人逼急了可以激發無限的潛能,公孫賀就是這麼一個人,武帝下詔緝拿多年而不得的朱安世,很快就被公孫賀抓到交付武帝。
出乎公孫賀意料的是,武帝並沒有放出他的兒子,因為朱安世在大牢裡控告了公孫賀父子。這下麻煩了,本想救兒子的,結果連老子也牽連進去了。
如果公孫賀知道一來一回會牽扯這麼多人的話,我想他會直接掐死自己那不爭氣的兒子。因為針對朱安世的控告,武帝下令有司徹查,結果是公孫賀父子死獄中,族滅,牽連衛子夫所生諸邑公主、衛青長子衛伉被殺,衛氏遭受重大打擊。
2.投機者江充
也許武帝此時對太子並無不滿,依舊寄予厚望,只是借這一機會狠狠敲打一下衛氏的勢力,也為太子執政剪除可能的外戚阻力。但是年老的武帝可能錯誤估計此舉所釋放的政治訊號,尤其是他無法估計手下人是如何解讀這一訊號的,“巫蠱之禍”裡的關鍵人物——江充,閃亮登場了。
江充原本就是個政治投機者,政治上的幾次表現都很合武帝心意,短短几年已經官至水衡都尉。在江充看來,太子日後是肯定會針對自己的,而自己的靠山武帝已然是行將就木,搞不好哪天太子登基了第一個要找的就是自己。
當看到公孫賀父子的案子愈演愈烈之時,相信江充內心是狂喜的,連衛伉都處死了,這一訊號讓江充看到了光明。“先下後為強,後下手遭殃”——我先收拾了你們,好過你們針對我,後面的江充如同開掛了一般,儘管自己沒能笑到最後。
3.太子的結局
徵和二年,武帝到甘泉宮養病,一日做夢夢到被數千木人持杖擊,皇帝被打這還了得!做夢被打也不行!查!誰在夢裡打的我!
江充一看時機來了,“皇上,這是巫蠱在作祟啊!”
武帝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鑑於江充昔日的政治表現,武帝任命江充成立特別行動小組,專司調查巫蠱事件。
江充以及小夥伴們積極挖地,把皇宮大概翻了一遍,只為找那些巫蠱娃娃。當真收穫不小,數量有多少呢?擺地攤賣的話能發家致富的樣子。
江充上報武帝時說,這些娃娃大部分發現於太子宮中。這下太子麻煩了,舅舅那邊的依靠沒了,老媽那邊也不怎麼受寵,這邊江充殺機已經很明顯了,更可怕的是自己老子猜忌懷疑心理已經到了極點,判斷力也隨之下降,自己肯定是百口莫辯。
沒辦法,太子先捕殺了江充,接著發動兵變,與丞相劉屈犛所率的三輔附近兵馬在長安城大戰五日,死傷數萬,最終兵敗逃走,於湖縣自縊,皇后衛子夫自殺,顯赫一時的衛氏至此落幕。
衛子夫,漢武帝劉徹第二任皇后,在皇后位38年,是歷史上第一位擁有獨立諡號的皇后。
迷信的代價與教訓
1.人才的損失
劉據是否有意謀反真相得很快大白,武帝感到自己被結結實實玩弄了一把。
怒不可遏的武帝反手就把搬弄是非的江充滿門抄斬,又在湖縣為太子修思子宮、歸來望思之臺以表一位父親的哀思。
在此之後,又將巫蠱之亂中參與謀害太子的人以各種理由處理,丞相劉屈氂等或被殺或自殺,一場清算下來又牽連進去諸多大臣。
巫蠱之禍自起,上至太子、丞相,中有將軍大臣,下到黎民百姓,牽連達數萬人之多,對西漢朝廷造成極大的損失。
2.輪臺詔與武帝行政重心的轉變
在武帝的清算名單裡還有長安李家,這邊一清算直接影響到了李家的當家的——李廣利,此時他正在前線和匈奴作戰。
後院起火導致李廣利倉促進攻,兵敗投降。
而李廣利的重要性在於他是武帝后期最主要的統兵大將,自此邊塞無人可堪大用。
接連的打擊使年逾古稀的武帝心灰意冷,徵和四年,在武帝第三次封禪泰山後,對群臣表示“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
對於桑弘羊等在輪臺屯田的建議,武帝也下詔表明的態度,即《輪臺詔》(或稱為《輪臺罪己詔》)。
漢武帝在詔書中否定了屯田的建議,指出“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修馬復令,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
自此,武帝的政治重心由對外戰爭轉變為對內發展經濟,並一直影響到昭帝、宣帝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