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2月23日,正是正月初四,山東曲阜孔府的產房外圍,北洋政府計程車兵們嚴陣以待,生怕裡面出了什麼事故。當時不少重量級的人物也在現場,有山東省省長屈映光、孟氏奉祀官孟慶棠、顏氏奉祀官顏世鏞以及曾氏奉祀官曾繁山。孔府的廂房中坐滿了族老,重光門上掛起了弓箭。直到孔府內鳴鑼十三響,眾人才終於鬆了一口氣。
北洋政府響起十三聲禮炮,迎接第三十二任,也是最後一任衍聖公孔德成的誕生。
在中國,論數歷代王朝,體面的家族並不少。而在其中最為特殊也是最為體面的,當論孔子後裔。自西漢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學說一直是我國古代擺上檯面的正統思想。在這之前,有諸多認同孔子學說的朝代。在戰國時期,魏安僖王就封孔子的後人為文信君,之後類似這樣的稱號有很多。到北宋,宋仁宗想封孔子後人為文宣王,好巧不巧,唐朝的時候封孔子就是文宣王。於是祖無擇就給皇帝上了一本摺子說,你把祖先的諡號封給他的後代,這是無禮。宋仁宗採納了祖無擇的意見,就改封號為衍聖公。
從宋仁宗開始的“衍聖公”封號就這樣綿延浩蕩封了八百多年,中間或有更名,或有分宗,但最後還是延續了下來。一直到第三十一代衍聖公孔令貽,到四十幾歲依然無所出。原配孫氏早已過世,小妾豐氏亦無所出,續絃陶氏早年有一子卻不幸夭折,後來孔令貽就收了陶氏的丫鬟王氏為側室,先後生下兩個女兒。
但是衍聖公的繼承問題還是沒有解決。直到1919年,王氏終於又懷孕了。但是到懷孕五個月的時候,遠在北京的孔令貽突然病重,時日無多。這一年的十一月八日,第三十一代衍聖公孔令儀在北京的衍聖公府過世,死前仍未知道衍聖公之位到底傳下去了沒有。
那麼衍聖公的位置怎麼辦?孔族給出了一個預備方案:如果王氏生下的仍是女兒,那就把封號傳給近枝孔德岡。當然,最後這個預備方案也沒用上,孔德成順利降生,整個曲阜城都放起了鞭炮,祝賀聖火不輟。王氏在孔德成出世後的第十七天就因產褥熱去世了,年僅26歲。等到這年6月6日,孔德成滿百日之後,大總統令就下到了孔府,孔德成正式成為了第32代衍聖公。
王氏去世之後,孔德成就由其嫡母陶氏撫養。他作為貴族之後,從小就肩負重任,在教育資源方面可以說是頂尖的。孔德成五歲讀書,著名教育家吳伯簫教他英文,詹澄秋教他學琴,莊陔蘭教他學經史;十歲嫡母亦去世,由太師王毓華照顧,同年他開始管理孔府事務,並主持大修《孔子世家譜》。
《孔子世家譜》一修就修了七年,在這本世家譜完成的前一年,十六歲的孔德成與孫琪芳結婚了。女方也是名門之後,孫琪芳是安徽亳州人,她的祖父孫家鼐是清代的狀元,先後做過工、吏、禮三部尚書,與翁同龢同為帝師。據他的學生回憶,孫琪芳是個溫婉賢淑的女人,兩人的婚姻生活十分愉快。兩人結婚亦是曲阜的大事。衍聖公結婚,整個曲阜的人都來吃流水席,一直吃到了半夜一兩點還沒結束。
1928年,受到新文化新思想的衝擊,孔府以孔德成的名義向當時的山東省主席請求取消衍聖公的封號,直到1935年國民政府正式下令改衍聖公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享受特任官待遇,此外連帶著四哲後人一併為相應的奉祀官,享受簡任官待遇。
這年的6月,孔德成與四哲後裔前往南京。7月,他在國民政府大禮堂前宣誓就職,在之後又前往夫子廟舉行告廟典禮。
1936年西安事變爆發,在這前一年日本曾多次派人請孔德成去東京。孔子族人的身份非同小可,溥儀成立偽滿洲國都能讓整個中華民族無比難受,代表中華正統傳承2000多年的孔子後人被控制了,對中華民族的自尊心傷害更是不可預估。孔德成由此怕自己被日本人挾持對抗戰不利,就讓族人代之出席。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孔德成開始協助轉運山東圖書館的書籍,當年十二月,山東告急,蔣介石就派孫桐萱連夜帶孔德成夫婦離鄉。
據孔德成回憶,當天夜裡九點,一隊軍人叫開孔府大門,為首的孫桐萱帶著蔣介石的手令,要求必須在兩點之前護送這對夫婦離開曲阜,到袞州坐火車。彼時孔德成也只有十八歲,孫琪芳也懷著孩子,孔府上下有一大堆事情要安排,到凌晨二點還沒整完,急得孫桐萱當場給他跪下,要他趕緊動身。
他坐上袞州的專列之後,輾轉到了武漢,發表了抗日宣言。武漢陷落後又逃到了重慶,暫居在歌樂山。他在歌樂山師從呂今山、丁惟汾、王獻唐,主持成立孔學會,召集四方學者雲集重慶,就孔子學術思想展開激烈論辯。那段時間,孔德成受益良多,亦受到友人傅斯年與屈萬里的影響。史學家吳相湘說,他在那時就決定要做一個純粹的學人,而不以道統自居。
抗戰勝利後,他於1946年遷回南京,隨後在1947年最後一次回到曲阜。1948年,孔德成遊學美國,隨後定居臺灣省,在臺灣省就任多種職位。他在臺灣潛心儒學研究與推廣,曾前往多國訪學,在國際上廣受關注。
孔德成畢生再沒有回到大陸。他拒絕了學生回到曲阜看一看的建議,甚至不願意看曲阜的照片,怕觸景感傷。2008年10月28日,末代衍聖公在臺北去世,享年88歲。
孔德成去世後,他的孫子孔垂長接過了奉祀官的擔子。孔垂長早年從商,後來成立“中華至聖先師孔子協會”,致力於推廣儒學。2011年,孔垂長來到祖地曲阜,帶領族人進行家祭。這位出生自臺灣的孔子第七十九代嫡長子,面對祖父畢生想念但又畢生沒再次踏足的故地,感慨萬千。
縱觀孔德成的一生,他的經歷與他的先祖孔子極為相似。他與孔子都沒有享受過父愛,孔子自幼失父,十七歲喪母,十九為小吏,仕途巔峰時以司寇攝相事,之後周遊列國,廣收門徒,晚年則專注育人與修書。孔德成則生於望族,自幼失怙,十歲接下家族重擔,十八歲顛沛流離,在抗戰期間輾轉多地,他的四個孩子竟出生在四個不同的地方。安頓好之後就教書育人,潛心研究。他用畢生精力治學,除卻儒家學說外,他對書法也頗有研究,書法作品從二王入手,學遍四體,精於甲骨金石文字。
他的學生對他的印象是為人溫和而治學嚴謹。孔德成在上課時經常抽問學生某一段經書的問題,若學生支支吾吾答不上來,他就會說,若是他小時候答不上來就要挨板子,這讓學生非常羞愧。另外就是善飲,孔德成非常喜歡喝酒,有時講課講得高興了,還會拉著學生一起喝,與學生暢談古今,在一些小事上爭得面紅耳赤。他的字很有名,來求取的人很多。但是據他的學生說,唯有和他喝酒的人才能得到真跡。
孔德成雖然是“公爺”,但是他與人交往從不擺架子。晚年的孔德成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耳背的普通老人,因為聽不清,講話的時候聲音很響亮,帶著曲阜的口音,措辭恭敬,為人謙和。他的生活很樸素。雖然身份特殊,“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卻是個無給職,退休之後生活也不是很富裕。從曲阜搶救出的六十箱文物都藏在孔廟之中,也未動絲毫,不可謂不淡泊。
雖然,直到最後,孔德成對大陸的感情也是特殊的。他一生都在思念自己兒時的曲阜,他的後人一直希望他能落葉歸根。在他2008年逝世時,臺灣當局的訃告上的措辭是“暫葬臺灣”。2012年,孔垂長第二次來到曲阜,除了主持家祭外,還為在孔林為孔德成找了一塊墓地,希望這個飄搖在外五十多年的孔子後人,最終能與自己的祖先們共眠一處。
孔德成在酒酣耳熱的時候曾經自我解嘲說,我也曾是個公爵。八百八十年的“衍聖公”傳承在他的手中走入末路,就好像看著一輪太陽終於沉入地平線下面,若說是沒有感慨那是不可能的。可見多多少少光輝的過去也就是歷史,但是唯有精神永不熄滅。
參考資料:
1. 維基百科
2. 我的恩師孔德成先生 曾永義 2019.6
3. 追憶末代衍聖公孔德成先生 宋思偉 2019.1.20
4. 一段不應該忽視的歷史:孔德成差點當了漢奸 許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