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在一百年的非凡奮鬥歷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鬥,湧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鬥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範,構築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
這些寶貴精神財富跨越時空、歷久彌新,集中體現了黨的堅定信念、根本宗旨、優良作風,凝聚著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奮鬥、犧牲奉獻、開拓進取的偉大品格。為了幫助全國廣大青年加強對黨史的學習和理解,中國青年雜誌新媒體集中選取在我黨歷史上產生了重要影響、作出過突出貢獻的100位優秀共產黨員的英雄故事,展現四個時期青年共產黨人的壯麗青春,以此共勉奮進:中國共產黨是拼出來的,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新時代是奮鬥出來的。這些優秀共產黨員中,很多與《中國青年》雜誌關聯密切。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1949-1978年)的共產黨人 。
鄧稼先:隱秘而偉大
@文/ 本刊記者 朱玉芳
1950年8月,鄧稼先在美國普渡大學完成博士學業,在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的9天后,他謝絕了恩師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決定回國。那一年,鄧稼先26歲。
那時新中國剛成立,百廢待興。回國後,鄧稼先來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員。20世紀50年代,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和軍備競賽的發展趨勢,為保衛國家安全,國家啟動了以“兩彈一星”為代表的國防尖端科研試驗工程,鄧稼先成為從事這項事業的眾多科技人才中的一員。
1958年,原國家二機部在北京成立核武器研究所,設立兩個研究室,由鄧稼先擔任理論研究室的主任,領導開展原子彈、氫彈的基礎理論研究。
這是一項特殊的任務。鄧稼先的夫人許鹿希曾回憶道:
“我問他,調哪兒去?他說,不能說。去幹什麼?不能說。我說,你到了那地方把信箱的號碼給我。他說,不能寫信,不能通訊。”
在秘密科研院所,鄧稼先率領團隊對原子彈的物理過程進行了大量模擬計算和分析,邁出了中國獨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
一沒技術二沒錢,原子彈研究難度之大不言而喻,可他們能夠利用的科研裝置極其簡陋——電子管計算機、手搖計算機、計算尺甚至算盤……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最早輪廓,就來源於那些無窮無盡的計算。
1962年底,鄧稼先領導起草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前的爆轟模擬試驗。他經常深入實驗現場,與實驗人員研討實驗方案和測試結果,指導理論部工作人員做好實驗預估和結果分析。
1964年10月,中國成功爆炸的第一顆原子彈,由鄧稼先最後簽字確定了設計方案,他還率領研究人員在試驗後迅速進入爆炸現場取樣,以證實效果。隨後他又同於敏等人投入對氫彈的研究。1967年6月,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掌握氫彈技術的國家,創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研製“兩彈一星”是在我國物質技術基礎十分薄弱的條件下進行的,隨著那朵“蘑菇雲”在羅布泊升騰而起,中國人民的腰桿也挺起來了。
從1958年至1986年,28年間,我國共進行了32次核試驗,其中有15次是鄧稼先指揮的,全部成功。在飛沙走石的戈壁試驗場,鄧稼先總是身先士卒。1979年航投試驗時,原子彈沒有爆炸,墜地被摔裂。身為核武器總設計師,鄧稼先命令所有人退後,而他自己不顧阻攔,跳上吉普車,衝入茫茫戈壁……回京檢查時醫生髮現,鄧稼先的尿液中具有很強的放射性。
1985年,鄧稼先回到北京,確診罹患直腸癌,他無力地倒在病床上,平靜地說:“我知道這一天會來的,但沒想到它來得這樣快。”
如履薄冰的任務壓力、夜以繼日的工作、因陋就簡的生活條件,鄧稼先和他的戰友們長期處於高危健康風險之下,這一切,沒有人比他們自己更清楚。
對鄧稼先來說,這是隱姓埋名、夙興夜寐的28年。因為保密的緣故,他沒有公開發表過一篇論文,不能說自己在哪裡工作,更不能說在做什麼。如今,幾乎人人都知道他是“兩彈元勳”、中國核武器研製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然而,在當年,直到他去世前一個月,許多人才第一次聽說他的名字。
或許他的經歷太過傳奇,超出世人的想象,有些紀念走向了“戲劇”,甚至偏離了真實。
“對鄧稼先並不是所有人都理解的,而他是應該被很正確地表達的。”許鹿希曾在接受採訪時這麼說,在她眼中,“稼先是個很莊嚴的知識分子形象。”
鄧稼先出生於1924年,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經歷過中華民族任人宰割的時代,經歷過落後就要捱打的時代,他的人生選擇遵從了那一代知識分子內心對祖國最本真的情感。直到臨終前,他想的仍是:“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他會後悔嗎?知己莫若友,正如他的摯友楊振寧在《鄧稼先傳》中所說:“如果稼先再次選擇他的人生的話,他仍會走他已走過的道路。這是他的性格與品質。”
“百年英雄:共產黨人,永遠年輕”系列報道
李大釗:青春無盡,自我無盡
青年毛澤東:能耐艱苦勞頓,不惜己身而為國
青年瞿秋白:闢一條光明的路
青年向警予:無產階級永遠的愛人
青年夏明翰:拋頭顱,灑熱血,視等閒
青年惲代英:務實的理想主義者
青年蕭楚女:東風飄蕩志未酬,慷慨長嘯幾度秋
青年鄧中夏:清操厲冰雪,赤手縛龍蛇
青年張太雷:為天下人謀永遠的幸福
青年楊靖宇:不管遇到多大困難,革命總會勝利的!
青年林育南:風吹起燭焰
青年周恩來:想人世成敗繁枯,心無礙著
青年任弼時:“我輩青年將來造成大福家世界”
青年周逸群:詩書拋卻,志躍八荒
青年趙一曼:“白山黑水”民族魂
青年陸定一:敵人皆是 “紙老虎”,何懼之有
葉挺:半生戎馬,一葉千古
冼星海:“一曲大合唱,可頂十萬毛瑟槍”
張思德:“為人民服務”的光輝典範
江竹筠:學霸,革命者,母親
青年梁軍:巴莎,安格墨娜與保爾
金秀蘭:治淮女傑,誰說女子不如男!
黃繼光:一身硬骨頭,滿腔赤誠血
邱少雲:紀律重於生命
向秀麗:她在烈火中永生
王進喜:“鐵人”這樣煉成
雷鋒:一滴水,滋潤了無數心田
歐陽海:捨身勇擋驚馬
龍梅與玉榮:草原上,風雪夜奔
焦裕祿: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
錢學森:一代學術男神的愛國心
監製:皮鈞
終審:藺玉紅
審校:陳敏 劉曉 劉博文
責編:申西